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参赛作品社会病CONTENTS酗酒的概念酗酒是一种原发性的慢性疾病,遗传、心理、社会环境影响都会影响其发展和表现,这种疾病常常呈现出进展性和疾病性医学界将酗酒定义为:一次喝5瓶或5瓶以上啤酒,或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高于0.08g/dL,这种定义重点在于酒精对人体的生理影响而非社会影响。狭义上的酗酒通常指的是人体在一定程度上对酒精产生了依耐性,这样的情况往往导致人在社会活动方面产生一定的障碍。小贴士:啤酒一般4度,折算下来就是4º×5瓶×750ml=15000(单位:度*毫升)。折算成13º左右的红酒大概是1瓶半。折算成38º的白酒大概是0.79斤。折算成56º的白酒大概是0.54斤。酗酒的分类酒精滥用:一般而言,如果一个人过度使用酒精而无法自我节制,导致认知上、行为上、身体上、社会功能或人际关系上的障碍或损伤,且明知故犯,无法克制,就达到“酒精滥用”的程度。酒精依赖:若进一步恶化,把饮酒看成比任何其他事都重要,必须花许多时间或精力去喝酒或戒酒,或必须喝酒才感到舒服(心理依赖),或必须增加酒精摄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耐受性),或产生酒精戒断综合症,就达到“酒精依赖”的程度。酗酒的流行现状•1.全世界每年因有害使用酒精导致330万例死亡[1],占所有死亡数的5.9%。•2.有害使用酒精是导致200多种疾病和损伤病症的一个因素。•3.总体而言,用残疾调整生命年来衡量,由酒精导致的全球疾病和损伤负担比例为5.1%。•4.酒精消费在生命相对较早的时期就会导致死亡和残疾。在20至39岁这一年龄组,所有死亡者中约有25%因酒精造成。•5.在酒精相关死亡率、发病率以及酒精消费的程度和方式方面存有性别差异。在男性中间因酒精造成的死亡百分比占到全球总死亡数的7.6%,相对而言妇女则占到总死亡数的4.0%。在全世界男性和女性饮酒者中,2010年人均纯酒精消费总量男性平均为21.2升,女性为8.9升[2]。6.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酒精是司机的头号生命杀手。在全球致命的交通事中,10.9%与酒后驾驶有关。在中国,因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到13.3%。7.从2000年以后,针对我国居民的饮酒状况和饮酒者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随着酒类消费的不断增长以及因为酗酒产生的治安问题、交通问题的不断出现,针对酗酒的社会影响、监管、立法等问题的讨论也不断升温,引申出来的青少年酗酒问题、社会治安管理、酒驾问题处理等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社会决定因素及其他因素酗酒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形式,在当下保持非常活跃的状态与它在该社会体系下所发挥的功能无法取代息息相关。特定的社会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体制的变革带来的问题:●市场冲击●下岗●价值观念迷茫●公权力滥用▆在这些问题存在的基础上,社会个体需要通过酗酒这一形式来达到诸多目的:●酗酒者心理对消极状态的逃避●对社会关系的维护和增进●对权力和利益的获取●满足以酒为生的企业和个体需求●完善因社会体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善造成的权力上下游交流渠道。[4]社会因素1.媒体上华丽的酒水广告无时无刻不在播放,对酗酒危害性只字不提,而是引导年轻人走向酒桌,学会“喝酒”。2.电影、电视剧中对酗酒的美化也相当严重。近些年来,尤其以主旋律电影或电视剧中的正面形象最为严重,要么嗜酒、要么嗜烟,在尚无电影电视剧分级制度的我国,这种环境氛围塑造很不好。荧幕上的正面形象往往搭配着能喝酒或者是很能喝酒的特质,以至于到了不喝酒不主角的地步。3.受各式武侠小说等文学形象的影响。4.用于建构社会认同,建立或维持社会关系的消费,可以统称为“社交消费”。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饮酒”作为一种“灰色技能”,是联结“传统社交”与转型期“新兴社交”的特殊社交方式。托人办事、奉承领导须“以酒先行”;指望升迁、获取名利须“以酒探路”。通过饮酒交流的形式表达出诚意或者维护面子,甚至是流露真情,或者是达成交换。通过这样的方式,个体希望社会体系完善前守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争取其他的权利或者利益。5.不良的社会风气。如今盛行于社会各个角落的“酒文化”早已超越当年的太自遗风。迎送庆贺要“以酒助兴”;摆阔讲排场要“以酒显赫”;结交办事要“以酒为媒”,酒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酒万事“寸步难行”。“不吃不喝感情就薄,没酒没菜关系就赖”;“感情深一口焖,感情浅添一点”。酒消费已成了结交朋友、礼尚往来必不可少的感情投资。[5]•个人心态失衡主要是从个体角度来看酗酒的原因。一部分人认为在酗酒过程中会产生能力幻想,他们希望通过酒精来创造一个能力或权力幻觉(如支配权、进攻能力、性能力、胆量等);意志不坚定者在工作生活中一遇到挫折,特别是在自己的理想破灭、目的不能达到时,容易产生烦闷、忧愁、焦虑、自责以及空虚无聊等不良情绪,从而驱使其过量饮酒,借助酒精的作用来麻痹自己的思想,逃避社会现实和追求快感。但是在酒精作用消失后,往往会感觉到身心更加疲惫,这时候,一些人选择持续性的摄入酒精保持虚幻的快感,形成比较严重的酗酒状态[6]。•基因受损据新华社报道芬兰库奥皮欧大学和图尔库大学的基因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人体内一种基因的变异会导致过量饮酒和酗酒。这种基因的变异可造成人体中枢神经内神经肽蛋白质缺损,从而使人出现压抑的反应,而这种忧郁不快的心情往往使人不得不借助于杯中之物加以发泄。•酒精会改变大脑内化学物质的平衡酒精会影响大脑奖赏中枢内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最终导致人体渴望酒精,以恢复愉悦的感觉,避免消极感受。如果当事人本来就压力很大,或有自卑及抑郁等心理问题,则更容易形成酗酒。•.近期个体基因的研究表明,约有50%左右的酗酒者酗酒原因都主要来自于遗传基因.•口腔性格拥有这种性格的人,所有满足快乐的方式都是依靠口腔来进行的,同时,他们所有发泄也是通过口腔来进行的。拥有口腔性格的人多数会贪吃、酗酒等,他们用嘴来获得一切,用嘴来毁灭一切。•个体成长中起重要榜样作用的长辈对酗酒的危害性言说不清,甚至引导年轻人酗酒,也促使了酗酒问题的产生。对健康及家人不负责的表现危害他人生命滋生腐败惹是生非First.个人Third.社会Forth.国家Second.家庭以及医生帮助1、先在思想深处认识到过量饮酒的危害,有戒除酗酒的强烈意识。2、渐渐减量法:要有计划地戒酒,切忌一次戒掉,以免出现成瘾症状。3、借助药物:由于饮酒是一种成瘾行为,需要相当的努力才能把这种习惯的不良行为改正过来。有时候借助药物的帮助也是必要的,这样能够提高戒酒成功率。First.个人1、家庭成员应帮助患者,让其了解酒精中毒的危害,及树立起戒酒的决心和信心,并与患者签好协约,定时限量给予酒喝,循序渐进地戒除酒瘾。同时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用亲情温情去解除患者的心理症结,使之感受到家庭的温暖。2、为了达到纠正不良习惯的目的,常常结合生物反馈、系统脱敏等辅助方法,以获得满意效果,不过这需要心理医生的指导和帮助。Second.家庭以及医生帮助1、患者成立各种戒酒协会,进行自我教育及互相约束与帮助,达到戒酒目的。为了彻底戒掉饮酒习惯,最重要的是主观认识,只有认识明确才有坚定信念,方可纠正习惯性饮酒行为。2、通过影视、广播、图片、实物、讨论等多种传媒方式,让嗜酒者端正对酒的态度,正确认识酗酒的危害。Third.社会3、社交应酬方面,必须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和待友之道。劝勉人们饮酒要适量,同时,社会各界都要努力制止盛行于酒桌上的不良的劝酒之风。使人们明白,劝酒其实是一种置他人健康于不顾的非常不文明的行为,应当煞住盛行于酒桌上的劝酒风。4、标注“酗酒有害健康”之类的警示语。1、禁止在互联网上刊登任何酒类广告。2、禁止在公共场所饮酒,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精类饮料。3、制定相应法律,严惩酒后驾车,酒后闹事等危险行为。4、将酗酒问题以及危害加入中小学生课本,从小培养良好意识,有正确引导。5、禁止生产高烈度酒。Forth.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如何减轻有害使用酒精造成的负担几点建议:3.制定适当的酒后驾驶政策2.监管和限制酒精的可得性;1.监管酒精饮料的销售(特别是向年轻人销售)4.通过征税和价格机制减少酒精需求5.提高对政策的认识和支持力度6.向酒精使用疾患的患者提供易得和负担得起的治疗7.针对危险和有害使用酒精实施筛查规划和干预措施3.制定适当的酒后驾驶政策2.监管和限制酒精的可得性;1.监管酒精饮料的销售(特别是向年轻人销售)4.通过征税和价格机制减少酒精需求5.提高对政策的认识和支持力度6.向酒精使用疾患的患者提供易得和负担得起的治疗3.制定适当的酒后驾驶政策2.监管和限制酒精的可得性;1.监管酒精饮料的销售(特别是向年轻人销售)4.通过征税和价格机制减少酒精需求3.制定适当的酒后驾驶政策2.监管和限制酒精的可得性;1.监管酒精饮料的销售(特别是向年轻人销售)5.提高对政策的认识和支持力度6.向酒精使用疾患的患者提供易得和负担得起的治疗4.通过征税和价格机制减少酒精需求3.制定适当的酒后驾驶政策2.监管和限制酒精的可得性;1.监管酒精饮料的销售(特别是向年轻人销售)参考文献[1]全球战略仅指酒精消费的公共卫生影响,决不以任何形式损害宗教信仰和文化规范。本文中“有害使用酒精”的概念与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卫组织,1992年)中作为诊断类别的“有害使用酒精”不同[2]根据《2014年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3]世界卫生组织酒精实况报道第349号2015年1月[4]卫生部.2006年中国“饮酒与健康”报告[EB/OL].中新网,2006-05-29.[5]李东.浅析酗酒的危害及治疗.浅析酗酒的危害及治疗[6]彭建明;孤独、酗酒与社会关系研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年01期考研路上追梦的同学们加油!
本文标题:社会病之酗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66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