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福建省漳浦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11月)调研考试试题
-1-漳浦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高一化学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4C-12N-14Cl-35.5Ca-40Fe-56Cu-64Zn-65Ag-108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①气体中微粒数目的多少②气体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某试剂瓶所装物质经元素分析仪确定仅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单质是也可能是混合物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A.Ca2(OH)(PO4)3B.Ca3(OH)(PO4)3C.Ca4(OH)(PO4)3D.Ca5(OH)(PO4)34、农药波尔多液是一种广谱的保护性杀菌剂,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和经济作物。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是因为铁或铝能跟该农药中的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属无机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B.中和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L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个N2分子和m个H2分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则阿伏伽德罗常数NA可近似表示为(m+n)/22.4mol—1B.标准状况下,32gO3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一定为2NAC.等体积、等浓度的磷酸溶液和盐酸溶液,其溶液中含有的氢元素质量之比一定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一定为2:66、在10—9m~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纳米铜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单质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难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相同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7、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其体积一定相等B.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H2、CH4两种气体分别吹出如图所示的两个气球,其中①号气球内气体一定为CH4C.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氮气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原子数不一定相等D.1mol金属镁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金属镁失去的电子数一定是2NA8、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2-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B.32He和42He互为同素异形体C.3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D.4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42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9、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A.用加入适量铁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B.用洗气瓶中的浓硫酸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42-D.先后添加酚酞试液、BaCl2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10、混合气体由CH4和N2组成,测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93g/L,则混合气体中CH4和N2的体积之比为()A.2:1B.1:4C.1:2D.4:111、每次实验焰色反应后都要用试剂清洗铂丝,这种清洗试剂是()A.Na2CO3溶液B.NaOH溶液C.盐酸D.硫酸12、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一种同位素14C具有放射性,14C不可用于考古断代,推算出文物的年代C.一个15N的质量约为2.5×10—25kg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不相同13、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100mL0.5mol•L—1MgCl2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A.50mL1mol•L—1NaCl溶液B.25mL2mol•L—1NH4Cl溶液C.25mL0.5mol•L—1KCl溶液D.25mL1mol•L—1CaCl2溶液14、下列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KCl中的K2CO3可先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再过滤、洗涤,取滤液蒸发即得纯净的KCl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用冷却结晶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C.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Fe粉可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待无气泡产生后过滤烘干即可D.通过点燃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CO气体15、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或区分方法中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存在Ag+或SO42—B.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确定该纤维是否为蛋白质纤维C.两份常温下均为饱和溶液(一份是NaOH溶液,一份是氢氧化钾溶液),上述两份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而鉴别出-3-D.某矿石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根据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证明该矿石一定含有碳酸钙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镁、氢氧化钾、氢氧化铁、氢氧化镁等碱不溶于水,统称为难溶性碱B.科学家合成和分离了超过4500万种物质。尿素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尿素的合成是无机化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和分水岭C.金刚石、食盐、冰都属于晶体,有固定熔沸点,而石蜡、玻璃属于非晶体,一般不具备规则的几何外形D.固体微粒排列紧密,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几乎不能被压缩,而液体微粒可自由移动,易被压缩二、填空题(共42分)17、(8分)现有下列物质:A.水银,B.纯碱,C.豆浆,D.盐酸,E.泥水,F.硫酸,G.氢氧化钠固体,H.水,I.二氧化碳。请将它们的序号或所属类别填充到下列横线上。18.(16分)12.04×1023个Na+约含molNa+,其质量为g;3molCH4约含有个CH4,其质量为g;3.01×1024个SO42-约含molSO42-,其质量为g;98gH2SO4约含有个H,共含有mol原子。19、(11分)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来配制250mL、0.2mol·L-1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容量瓶②药匙③烧杯④托盘天平⑤量筒玻璃棒⑦胶头滴管⑧烧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到的有(填代号)。(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现有①10mL②50mL③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3)将浓H2SO4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mL的容量瓶中,转-4-移时应用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处。改用滴加蒸馏水到瓶颈刻度的地方,使溶液的。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填代号)。①洗涤稀释浓H2SO4后的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③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④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⑤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⑦定容时,仰视标线20、(7分)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2SO4、CuCl2、Ba(NO3)2、KCl、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可证明滤液中含K+,不含Na+。由上述现象推断:(1)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三、计算题21、(10分)生态农业涉及农家废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4.48L(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红热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应为:CH4+4CuO=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9.6g。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吸收,生成沉淀18g。(1)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是多少?(2)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5-漳浦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高一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填空题(共42分}17、(8分)18.(16分)mol,g;,g;molg;个,mol。19、(11分)(1)(填代号)。(2)。(3)mL。次,处。,。(4),(填代号)。20、(7分)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三、计算题21、(10分)(1)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是多少?(2)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
本文标题:福建省漳浦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11月)调研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8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