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种群和群落单元练习及答案
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1.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2.(2012·福建高考·T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3.(2012·广东高考·T4)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4.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5.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25.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A.一个花园里的全部工蜂与全部蜜蜂B.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练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动植物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植物6.如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下图中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A)7.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下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衰退型和①B.增长型和②C.衰退型和③D.增长型和④8.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C.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D.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9.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13、(群落的演替)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下列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0、2010年山东卷8(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11、(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12、(种间关系)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d<b时,M与N竞争激烈D.M、N将呈现“J”型增长14.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D.不同种群出生率的差异主要是种群中处于生殖年龄的个体数试题分析: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A正确;预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B正确;影响人口数量问题的因素有自然生理基础、社会制约因素等,C正确;决定不同种群出生率的差异的因素不仅仅包括处于生殖年龄的个体数,而且还包括一次产子数在内的许多内在因素,D错误。15.2012•江苏二模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A、种群“J”型曲线发生在生存资源、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环境中,则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故A正确;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J型,故B错误;C、从K/2开始出生率在逐渐降低,达到600即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0,故C正确;D、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的因素就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有限性,所以当环境条件有所改善时,K值会增加,环境变恶劣时,K值降低,故D正确.16.若某个鼠种群有亲代成年鼠a只,每只雌鼠一生平均产仔16只。假设各代雌雄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成年,且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鼠应为()A.a×8n-1只B.a×8n+1只C.a×8n只D.a×8n-2只17.下列有关K值的叙述错误的是()A.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种群的最大数量有可能会超过K值C.K值的大小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D.K值是固定不变的18.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C.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b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死亡。所以两个种群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但竞争程度是由弱到强再到弱18.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关系属于()A.捕食和种间互助B.捕食C.竞争D.互利共生19.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20.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1.“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是()A.食物(养料)充足B.没有敌害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2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23.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光照、食物D.湿度、温度2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演替的过程中物种多样化的原因主要是生物进化B.早期群落以物种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等为特征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D.群落演替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人类不能够影响其顶极群落26.为了调查某一地区鼠群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第一次捕获100只,并进行标志,然后放回原地区;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志鼠2只。则可以推断该地区鼠群约为A.200只B.400只C.1000只D.1500只27.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28.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29.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30.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31.下列生物种间竞争最激烈的一组是(A)水稻和稗草(B)老虎和野猪(C)草鱼和鲤鱼(D)野猪和山羊3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的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生物群落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D)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形成的33.右图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组生物(A)水稻和稗草(B)食草昆虫和草(C)兔和鼠(D)衣藻和甲藻34.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35.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36.某一资源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如图所示,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到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A)a(B)b(C)c(D)d37.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B)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38.赤眼蜂将卵产在稻
本文标题:种群和群落单元练习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9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