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这一论断精辟概括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科学阐明了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必须遵循的理论指南。我们要从新的思想高度提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推动理论创新的政党。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任务需要的理论成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突出表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对这种形势,迫切需要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发展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展开,彼此相互联系,用发展这一主线贯穿,形成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完整科学体系。在发展目的上,把以人为本作为促进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贯穿并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强调发展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目标上,主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各社会阶层、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领域和谐发展。在发展路径上,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发展动力上,强调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体制改革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发展的保证力量上,提出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理论内核,作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提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等,使科学发展观融入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这些思想成果表明,我们党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对发展的要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系统,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十六大以来,我们走过很不平坦的道路,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成功应对了危机,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真理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走上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我们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着眼于解决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为突出特征的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2003年至2011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10.7%,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10年来,我国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和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的无穷力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国社会和民生事业长足发展。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络,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跨入人民生活持续显著改善的时期。农民结束了二千多年种田交税的历史。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扶贫标准大幅调高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急剧转型过程中,我们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始终保持稳定,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2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1)理论意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丰富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实践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武器,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具有全局的长远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2、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途径和要求(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三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良好社会环境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发展是和谐的最根本基础,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和谐是发展的条件、目的。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新时期——最鲜明的特色是改革开放;最显著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标志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凝聚改革共识,决定改革决心,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个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搞好五大建设——思想建设(理想信念)、组织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制度建设(民主集中制)、反腐倡廉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开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政治和组织保障。(5)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运用好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先要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科学实质。当前就是要保持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在中国化最新成果。要按此建议落实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生产力实践,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形成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标题: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9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