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科学必然否定创造论吗
科学必然否定创造论吗?刘大卫[信仰之门]科学与基督教信仰真的只能是二选一吗?的确,科学没有办法用任何方式证明有上帝的存在,但是,科学也没有给我们任何方法去否证圣经所说的:「上帝创造」。事实上,科学的进展甚至很可以给我们许多理由去断言:宇宙及生物必有一位智能超绝的创造者。因此,一个企图用科学否证信仰的人背后,往往依据的不是科学,而是其思想前设──不管是无神论的前设、或是「科学主义至上」的前设。这正是东海大学刘大卫老师这篇文章背后的深意。宇宙的特性关于宇宙,至少有三项重要事实指出宇宙有个起始,而这起始无用现知的自然律来解释。一:热力学第二定律这定律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说明了在任何普通过程中,任何封闭系统的熵(entropy)只会增加,最理想的状况是在某些非常特定的过程中,熵近乎不变。这表示混乱不断增加,有规律而可用的能量则不断减少。用统计和机率的术语来说,则是:一个系统的状态倾向于日渐无序、越来越高机率的处境。这原则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我们今天整理、清扫了房间,明天这房间就乱些、脏些。比较科学的例子是:热量总是由高温传向低温,而非低温传向高温。宇宙这系统并不处于完全无条理的状态。宇宙的密度、温度、成份都非常不均匀,有大量能量可资运用。亦即若不是日益混乱的过程在时间上是有限的,就是宇宙的大小是无限的。然而,一个无限大的宇宙无法解释稍后我们将提及的许多事。如果宇宙存在的年日是可推算的,则宇宙必有一个起始,这起始是个有条有理的过程或事件,和我们现在观察到的过程有所不同。这起始可不可以叫作「超自然的」,我们暂且不讨论。我们在这儿只说「起始」就好。二:广义相对论这套方程式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表的。相对论的重点之一是:有一个不等于零的加速度。这表示宇宙不可能永远静止不动。爱因斯坦认为这不可能,因此认定这公式必须另加一项「宇宙常数」来和这加速度抵销。然而,这常数没有物理根据,只以唯物论的哲学观来做根据。爱因斯坦稍后放弃了这常数,且说这是他毕生「最大的失策」,因为在1920年代另有所发现。三:宇宙的膨胀EdwinHubble和一些人在1920年代发现,从遥远星系传来的星光显现出红位移,越远则越大。他推算距离时假设:越微小、越模糊的星系越遥远。截至目前为止,关于红位移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都卜勒位移,指出远方星系有一个远离的速度,一直离我们远去。结论就是,宇宙不断在膨胀,所有的远方星系都渐离渐远。在星系团内有局部运动,所以,一个星系有可能朝邻近那些星系越靠越近。比方说M31(属仙女座)就正冲著我们来。同时,宇宙的膨胀对星系内部星球的运行并没有明显的效应,所以,在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中,我们看得见的半数星球正朝我们靠近,而另外半数则正离我们远去,大致上取决于银河系的运转。这就是说,爱因斯坦的那套方程式起先是对的,宇宙并非静止不动,也不是永恒的,宇宙是有个开始,始于很久以前的远古、这远古却非无限远。设定一段距离和时间,很容易计算出时光之流。要计算星系间的距离还有些误差,而速度随时间递减,因此,宇宙膨胀的时间只能略略估计大约是一百亿到两百亿年之间。也就是说,宇宙是从某种爆炸开始的,此即大爆炸。有好几个重要的论点可以证实大爆炸理论。参照高能物理学,就可解释宇宙的化学成份。宇宙的成份大部份是氢、外加一些氦、及一些非常少量的其它元素。所有较重的元素都在星球核心的核融合反应中产生,并且当这些大型星球爆炸时,这些重元素与星际气体混合在一起。本来还有许多科学家不接受大爆炸理论,因它指出科学家无法解释的一个开始。同时,GeorgeGamow和其他几位在1950年左右指出爆炸所产生的辐射,理应随著宇宙的膨胀而冷却,如今应比绝对零度高不了几度,而且充斥各处。当时,这点尚未获证实。然而在1965年PenziasandWilson终于观察到了这「3K微波背景辐射」(3Kmicrowavebackgroundradiation),从此几乎所有科学家都接受了大爆炸理论。还有些别的证据告诉我们关于宇宙年龄的事。到了晚上,天空是黑的,所以,宇宙可能在空间上并非无限,可能在时间上并非无限,也可能时空皆非无限。我们可以看见距我们约一百亿光年的星系所发出的光,因此这些星光至少旅行了一百亿年才到我们这儿。根据H-R图,星团似乎各有各自的年龄,最高龄可达一百亿年(这得具备一些天文学背景才能明白)。星星的种类很多,有些是从一团不断压缩的气云经过几十亿年渐渐形成的。我们从未发现任何白矮星的年龄超过一百亿年。从所有这些事实,可推算出我们所处的银河系至少有一百亿年的历史。我们看见别的星系彼此不住地碰撞、结合,这过程耗时十亿年之久。我们看见气体喷射和气泡的大小可达一百万光年,这显示出该过程至少已持续了几亿年时间。根据放射性元素测定,地球、月球、和陨石上的石块约有五十亿年之久。计算木星的冷却率,可推算约有四十五亿年之久。在太阳系中,每个行星的固体表面都有撞击口,显示出漫长而复杂的碰撞期至少已进行了数十亿年。地球岩层显示出长期以来的侵蚀和冲刷也至少已有数十亿年之久。由此可知,太阳系的年龄在四十五亿到五十亿之间。用目前所知的自然律来计算,可由现今追溯到起初膨胀后的那一刻。但当时的密度和能量,都超过我们现知的定律所涵盖的范围。可能那就是个起点,也可能尚有我们未知的定律。若是真有我们未知的定律,也只是把起点这问题推得更远,而我们还是可以问那些材料和那些定律哪来的。我们的研究能否查获在那之前发生了什么,这是颇令人怀疑的。为了要逃避这「有一个开始」的结论,一些科学家推测说,宇宙是周期性的,他们假设现在的膨胀将终于要慢下来,一直到停,就会开始缩小,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压小」。他们也假设宇宙可以继续的膨胀、缩小、又弹回来。但热学第二定律表示,每一次的弹回不会一模一样,而只能发生有限的几次而已。所以这样说还是无法逃避「有一个开始」的结论。另外一个问题是,没什么已知的科学原则能够造成那个「弹回」。最后,这也表示那印度教和佛教的永久周期性宇宙的观念没什么科学上的验证。一些理论家提及一个「宇宙鸡蛋」说,当它「变成不稳定」时就爆炸了。这也没什么科学上的验证,而只不过是又另外一个企图逃避「有一个开始」的想法。关于开始的那瞬间,科学不能说什么,而且「开始之前」是毫无科学意义的。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宇宙始于一、两百亿年前,而目前科学无法解释宇宙的起因。这是个很重要的结论。这意谓著唯物论(相信事物和能量的存在,并且都是永恒的或自生的)并没有科学根据,而且事实上和我们观察到的相违背。有些基督徒认为,这肯定了圣经所说的那位神是存在的,且是宇宙的起因。其实,这结论并没有证实那么多。但这结论是说明了:相信圣经所说的「起初神创造天地」并没有违反科学。另一个结论是:和宇宙相比,我们异常地渺小又易逝。在这广袤而亘久的宇宙中,人类和人的寿命似乎微不足道。我们内心某处需要相信:生命必另有价值和目的,不是这一点点短少的时空所能局限的。(附注):圣经和宇宙的年龄基督徒常问的一个问题是:这寿数高达几十亿年的宇宙是否与圣经冲突?在他们看来,圣经在创世记第一章及其他经文里似乎是说,神在不到一万年前,花六天(每天二十四小时)创造了整个宇宙。如果圣经果真这么说,那的确在科学与圣经之间是有冲突。某些基督徒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被造的年龄」,是说神将万物一下子就造得既完整又能各尽其职,并且使这一切看来像是老早就在那儿了。例如,亚当一定是被造为成年人,而非无助的婴孩。这说法有好几个问题,问题之一,这似乎是说神用了些骗人的手法,好让被造物的原貌不会被识破。但圣经中的神不能说谎或欺骗人。问题之二,这些基督徒自己并没有完全接受被造的年龄这观念,如果他们相信神捏造了过去的历史,那么当科学家研究神所造的古代面貌时就不该反对,然而这些基督徒却反对。他们还声称有一大串证据驳斥大爆炸理论、且显示出地球和宇宙没那么古老。然而,这些证据大多不正确或毫不相干,少数证据顶多也只能说无法据此下定论。关于这个大题目,我有不少资料,但在这课程里不宜多做讨论。某些基督徒的另一个错误,是误以为天文学的大爆炸和生物学的进化论是互相衔接的,他们反对进化论,因而也必须反对大爆炸。这是错的。进化论和大爆炸是两码子事,我们将在下个部份讨论进化论。我不认为圣经告诉了我们到底多久以前「神创造天地」。是在最起初的那六天吗?还是在圣经所载的「头一日」以前?那些日子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还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基督徒各持不同的看法,也都能言之成理。其实基督徒应该感到高兴,因为科学看来是肯定了宇宙是有个开始,然而却不该为了什么时候开始而争论不休。有关这主题,有很多基督徒写了不少书,或是接受或是排斥大爆炸及宇宙的几十亿年的年龄。其中大部分有很严重的科学或神学方面的弱点。我看过最好的其中两本是:TheFingerprintofGod,byHughRoss.Orange,California:PromisePublishingCo.,1989.CreationandTime,byHughRoss.ColoradoSprings,Colorado:NavPress,1994.还要看他写的第三本,在下面「宇宙和地球对生命的适宜性」那段会提到。生物的特性大多数的人都以为科学已经证明了没有造我们的神,而且生命是没有任何目的的;但是,许多的事实指出,生物是经过精密设计的结果,这种设计也暗示著有一位设计者。这意味著自然论和唯物论是不被科学支持的。大爆炸的力量和定律的来源不一定是有位格的,但是一位设计者却有。如果我们有一位设计者,无疑旳,他的工作是有目的的,而这目的可能和我们的计划不同,他可能一直在这里,而且关心著会发生什么事。如果是这样,在我们选择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基督徒有时候认为这就证明了那个设计者就是圣经的神,但其实并没有证明那么多。甚至没有证明大爆炸的起因相同于生物的设计者,我们必须先考虑一些其他的事情,才能下这个结论。一:宇宙和地球对生命的适宜性1.物理学的基本常数物理学基本常数不到二十个,其中包括电学和磁学定律中的系数、强和弱的核作用、以及重力等常数。基本常数决定分子和原子的所有性质和相互作用。假如这些常数稍有不同,整个宇宙将完全改观,甚至于根本没有这宇宙存在,而我们这些生物就不可能存在。而且在另外一种宇宙中任何生物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这些例子不胜枚举。在这里要提出几个重要的例子。大爆炸产生了氢、氦和些许其他的轻元素,这些物质和情况有利于恒星的形成。除了最大的以外,众星皆发光数十亿年之久。最大的星在它们的核心处经由核融合反应而产生较重的元素,然后爆炸开来成为在太空中留下能够进一步形成恒星和行星的元素。固体行星能形成并保有一大气层。地球上一切的生命,端赖碳原子能否结合其它原子形成长练。许多其他元素所拥有的特质,也在生命进展中独具意义,例如:氧、氢、铁、钙、磷、锌、氮等(O,H,Fe,Ca,P,Zn,N,etc.)。水是一种不寻常的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其重要性是多方面的。我们的身体大部份是由水构成的,维持我们生命的一切化学反应也都在水溶液中发生。水有大量的比热和潜热,且空气中的水蒸气能强劲地吸收和释放红外线的辐射能,于气候的稳定上功不可没。水结成冰时会膨胀(其他液体结冰则收缩),因此,冰形成了冰山覆盖在南北极海,也不会从湖海的底部开始凝结。2.地球-月球-太阳系统的很多特性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月球-太阳系统中,有好些使我们赖以存活的特性:地球表面的温度、重力、一天的长度、一年的长度、地轴的倾斜、月球的引力与周期、大气的质量与成份、地球表面的成份、以及陆地和水的分布。这些特性都不能出差错,我们才可能活在这儿。这一切同时发生的机率非常渺小,因此,要想在宇宙中找到适宜生存的星球,几乎不可能。认为这是设计出来的、远比认为这是偶然形成的合理得多。HughRoss在他写的书(看下面)有一段是讨论地球的33个特性,来估计这些都刚好适合有生命的机率是多少,结果是10的-42次方。他也估计宇宙中最多有10的22次方个行星。所以在全宇宙有一个适合生命的行星的机率是10的-20次方。关于这方面的书有:TheUniverse:
本文标题:科学必然否定创造论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9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