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通信工程移动通信实习报告姓名xxxx学号201285250xx实习指导老师代玲莉、曹敦、王新、吴志敏、蔡春娥实习地点长沙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实验室实习时间2015年9月28日至2015年10月17日指导老师评语:实习成绩等级:指导老师签名:日期:序言在2015年9月28日至2015年10月17日这一时间段,以指导老师代老师为主,参加了专业必修的移动实习。我们来到云塘校区的新实验楼,这套移动设备是花费300万元打造的。在机房分别对移动通信无线侧部分、移动通信核心侧部分、程控交换等有了初步地了解,并实际对无线接入网、程控交换的小部分应用进行了实践了解,通过这次实习,我知道用户如何通过移动基站台把信息传递给其他用户的流程。第一部分移动通信核心侧一、移动通信核心侧实习目的和要求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习全面了解移动通信设备的组成,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良好基础;2.熟悉移动通信系列设备的构成、性能、作用及运行情况;3.通过现场现场实习实训,了解移动通信设备的基本组成,掌握移动通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4.了解移动通信设备和通信网的组成管理与发展趋势。二、移动通信核心侧实习的主要内容1.认识华为WCDMA3G移动核心侧设备MSoftX3000、UMG8900、HLR9820、SGSN9810、GGSN9811等设备的外观及结构,了解其型号、参数、性能指标和运行情况;2.认识移动核心侧设备的基本组成,认识WCDMA核心网网元设备及各个单板的认识,加深理解移动核心侧设备在整个通信网中的地位;3.学习交换机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常规维护管理;4.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诸如MSOFTX3000数据配置、HLR数据配置和UMG8900数据配置等等多项实训子项目。三、移动通信核心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一)MSoftX3000、MSOFTX3000主要完成位置管理、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控制等功能,可以同时作为MSCServer、TMSCServer、GMSCServer、VLR、SSP等功能实体进行组网。图1-1MSOFTX3000(二)UMG8900图1-2UMG8900结构图OMU单板1.提供控制平面交换功能,完成框内所有单板控制信息交互,完成多框级联情况下的框间控制信息的交互和接口管理;2.完成设备所有单板状态的监控和管理,完成主控框内各单板和其它MGW插框各单板的管理和监控;3.OMU内置BAM,支持MML以及Telnet等接口,实现设备单板的配置管理和维护等,可以存储各种日志和告警信息文件;4.通过专用的维护模块来实现设备的状态查询、监控和上下电管理,通过控制单板上电顺序,可以避免瞬间电流的影响。PPU单板1.提供到MGC的Mc接口;2.从Mc接口接收H.248报文,完成H.248消息的协议栈处理功能,然后将H.248消息转换给CMU单板;3.组装从CMU板接收H.248消息,按照H.248报文格式进行协议适配后送给MGC;处理UMTS接入网信令IP分组侧信令协议栈(三)HLR9820华为HLR9820软件包含SAU(负责信令的接入和发送)、HDU(HLR数据库单元:数据存储和访问接口,以及MAP消息处理)、SMU(用户管理单元)、BAM(提供设备操作维护接口)四个部分。当HDU(HLRDatabaseUnit)采用OSTA(OpenStandardsTelecomArchitecture)2.0平台时,HLR(HomeLocationRegister)9820选用N68E-22机柜。机柜的型号为N68E-22,高2200mm,宽600mm,深800mm。图1-3N68E-22机柜(四)SGSN9810图1-4SGSN结构图基本功能:IP/PPP承载业务:用户可以通过GPRS/UMTS网络实现基于IP、PPP的各类应用。移动性管理:用来控制MS在GPRS/UMTS的接入及跟踪MS当前的位置信息。安全性管理:对操作员的权限进行控制。会话管理:实现分组数据协议PDP(PacketDataProtocol)上下文的管理。计费功能:SGSN、GGSN负责收集每个MS与无线网络及核心网络资源使用相关的计费信息,生成CDR,通过Ga接口发送到CG。QoS和流量管理:保证了对3GPPR99定义的四类QoS的完全支持静态与动态路由:支持多种路由协议,可以实现Gn/Gp接口的灵活组网。SNMP功能:网管。UGFUVLAN功能(R7新增):满足出报文带VLAN标签。特定用户QoS功能(R7新增):对特定用户的QoS进行限制。(五)GGSN9811图1-5GGSN9811结构图图1-6GGSN9811机架和机框图GGSN9811SRU单板功能:路由管理;数据配置;设备管理与维护;整个系统单板间的带外通信;系统时钟;存贮;功能SPU单板功能:GTP_C和GTP_U处强大的路由功能;多CPU支持四、移动通信核心侧实习操作具体内容描述通过这次我对MSOFT3000设备以及UMGB8900设备认识,单板名字,以及其后插板的接口连线。认识标签,学会根据标签找到线所连到的目的地址。对MSOFT3000的脚本进行配置练习。认识实物设备:HLR、SGSN、GGSN。了触设备中各自单板的名称及作用。了解后插板上接口的连线,及线的走向。学习移动传输设备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常规维护管理。(一)MSoftX3000、N68-22机柜:宽600mm,深800mm,高2200mm;插框:基本框:提供时钟、E1、IP、ATM等外部接口,并可以完成完整的业务处理图1-7MSoftX3000的机框和插框结构图1-.8MSOFTX3000机柜、插框MSOFTX3000数据配置图1-9MSOFTX3000数据配置框图MSOFTX3000数据配置脚本ADDSHF:SHN=0,LT=csust,ZN=0,RN=0,CN=0;ADDFRM:FN=0,SHN=0,PN=3;ADDBRD:FN=0,SLN=0,LOC=FRONT,FRBT=WCDB,MN=102,ASS=255;ADDBRD:FN=0,SLN=2,LOC=FRONT,FRBT=WCSU,MN=22,ASS=255;ADDBRD:FN=0,SLN=4,LOC=FRONT,FRBT=WCCU,MN=23,ASS=255;ADDBRD:FN=0,SLN=10,LOC=FRONT,FRBT=WIFM,MN=132,ASS=255;ADDBRD:FN=0,SLN=11,LOC=FRONT,FRBT=WBSG,MN=133,ASS=255;ADDBRD:FN=0,SLN=12,LOC=FRONT,FRBT=WVDB,MN=103,ASS=255;ADDBRD:FN=0,SLN=14,LOC=FRONT,FRBT=WMGC,MN=134,ASS=255;ADDBRD:FN=0,SLN=13,LOC=BACK,BKBT=WCKI;ADDBRD:FN=0,SLN=2,LOC=BACK,BKBT=WEPI;RMVBRD:FN=0,SLN=16,LOC=FRONT;RMVBRD:FN=0,SLN=17,LOC=FRONT;RMVBRD:FN=0,SLN=19,LOC=FRONT;RMVBRD:FN=0,SLN=17,LOC=BACK;RMVBRD:FN=0,SLN=19,LOC=BACK;MSOFTX3000到HLR数据配置图1-10HLR配置框图(二)UMG8900图1-11UMG8900前插板槽位配置图图1-12UMG8900后插板槽位配置图UMG8900Mc接口数据配置图1-13UMG8900Mc接口数据配置框图UMG8900作为通用媒体网关设备,实现了标准的Mc接口,在Mc接口上遵从H.248协议与MGC进行通信。H.248可以采用SCTP、UDP等不同的传输层协议来进行传输,目前在UMTS、GSM组网中应用较多的是采用SCTP协议来传输。UMG8900到RNC数据配置图1-14UMG和RNC之间ATM承载图ATM承载的特点1.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转移模式或异步传送模式,是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技术。ATM是以信元为基本单位进行信息传输、复接和交换的。ATM信元53字节,48个字节是有效载荷。2.基于ATM方式承载时,数据不直接封装为ATM信元,而是通过AAL层适配。UMG8900的ATM承载用户面采用AAL2来实现适配,承载控制面采用Q.AAL2来实现。3.ATM承载的业务数据配置,首先是物理层的配置,然后对传输网络层的两个不同层面(用户面和控制面)的相应数据进行配置。(三)HLR9820SAU包括两种机框:基本框和扩展框图1-15SAU基本框和扩展框图HLR的本局数据配置本局数据需要在以下两个客户端上进行配置:1.在HLR9820LMT(LocalMaintenanceTerminal)终端,设置SAU本局信息(必配)和增加本局信令点编码(可选)。2.在HLR9820SMU终端,配置SMU全局数据和系统资源数据。HLR的信令数据配置1.保证了HLR与其它网元之间的消息通信(四)SGSN9810图1-16SGSN9810机框单板图(五)GGSN9811图1-17GGSN9811单板的配置图图1-18GGSN9811处理过程图五、移动通信核心侧实习过程和认识此次实习过程中,首先由代玲莉老师讲解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结合实验设备,分4个小组带领我们去实地观察并进行结构、连线与功能上的讲解。整个实习过程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实验设备的认识,采用的是老师对着设备给小组长讲解,然后小组长再给组员做解析,老师在一旁作补充说明。另一部分是练习对MSOFT3000的单板脚本的配置。最后老师对我们所学到的和掌握的知识进行了现场考核。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其中。第二部分移动通信无线侧一、移动通信无线侧实习目的和要求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习全面了解移动通信设备的组成,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良好基础;2.熟悉移动通信系列设备的构成、性能、作用及运行情况;3.通过现场现场实习实训,了解移动通信设备的基本组成,掌握移动通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4.了解移动通信设备和通信网的组成管理与发展趋势二、移动通信无线测实习的主要内容1.认识华为WCDMA3G移动通信无线侧设备DBS3900、BSC6810等系列设备的外观及结构,了解相关设备的型号、参数、性能指标和运行情况;2.认识华为DBS3900、BSC6810等设备内各单板的位置和作用,加深理解移动无线侧设备在整个通信网中的地位;3.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诸如BSC6810全局设备配置调试、BSC6810接口调试和DBS3900基站维护操作等实训子项目。三、移动通信无线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移动通信无线侧部分主要由NODEB和RNC两个部分构成,完成的是无线接入部分的功能。无线侧的基本组成拓扑图如下图所示:图2-1无线侧部分拓扑结构NodeB是WCDMA系统的基站(即无线收发信机),通过标准的Iub接口和RNC互连,主要完成Uu接口物理层协议的处理。它的主要功能是扩频、调制、信道编码及解扩、解调、信道解码,还包括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的相互转换等功能。RNC是无线网络控制器,主要完成连接建立和断开、切换、宏分集合并、无线资源管理控制等功能。实验室中,在NODEB部分的设备用的是DBS3900;RNC部分的设备是BSC6810设备。四、移动通信无线侧实习操作具体内容描述认识NODEB实物对应的名称,天线、馈线、RRU、防雷器、BBU、电源设备等,并了解设备间的连线。以及其接口数据流向。了解,信号在NODEB设备中的走向;认识移动通信设备的外观及结构,了解几种实际设备的型号、参数、性能指标和运行情况;了解BNC的逻辑结构,RNC逻辑上由交换子系统、业务处理子系统、传输子系统、时钟同步子系统、操作维护子系统、供电子系统和环境监控子系统组成。其逻辑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图2-2RNC逻辑结构通过系统软件“本地维护系统终端”进入BNC脚本配置
本文标题:移动实习报告格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0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