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一)教案示例之二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一)·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第10课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一)——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教材分析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铁工具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的应用,表明我国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并确立下来。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化,必然引起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变化,从而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文化成就。不但范围广、内容丰富,很多项目还对中国的后世及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课介绍的老子、孔子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是当时社会形势下的必然产物。是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对当时社会剧烈变革的不同看法。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孔子和他的“仁”的学说及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诸子百家;《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2.思想政治教育:①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和名著,对后世以及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百家争鸣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意识。3.能力培养:①思考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加以继承?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②回答:“哪家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培养对比分析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学说。2.难点:如何认识诸子百家争鸣的问题。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概述上节课内容后指出: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革,必然促进文化的发展,然后指导学生朗读本课前的提示,使学生了解从哪些方面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一、思想家老子(学生看书中老子的插图。介绍其生平)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张学说记载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后世影响很大:一是,他认为宇宙的本源“道”,世界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所以他开创的这个学派称道家学派。他的一些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某些教义,他本人也被道教教徒尊为教主,成为道观中供奉的塑像之一。二是,他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用投影仪显示并解释: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思想中的精华,在两千年前能有这种认识非常难能可贵。(通过学生看《孔子见老子》的插图,让学生自讲知道的有关孔子的内容)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后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亲亲”,即人与人相亲相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投影仪显示并解释)这在当时的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孔子把“爱人”之说推广应用到政治上,要求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应该“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要让人民有安定的生产环境,有正常的劳动时间。他反对残暴的统治和任意刑罚。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劳动人民。孔子的主张,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还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学生看书讨论)总结: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控制教育的传统惯例。在从事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举例说明)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些经验方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3.孔子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孔子生前重视文化典籍的编订。相传,他晚年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等,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孔子死后,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回答: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战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史称诸子百家,诸子是对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们及其著作的总称。百家是言其数量多。战国时期大批的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著书立说,发表自己对社会变革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学说,彼此之间互相争辩讨论得异常活跃,这种活跃的局面史称“百家争鸣”。三、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出现百家争鸣是当时社会形势下的必然产物。主要的有墨家、儒家、法家等。2.墨子和墨家学派墨子墨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兼爱”反对不义战争。(举例说明)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墨子还反对“厚葬”主张“选贤”(讨论《墨子和弟子在一起》的插图)。墨子的观点主张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主张无法实现。3.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孟轲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在当时新形势下,提出了以“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观点。(学生记原文)他认为:只有得到人民拥护才能当天子,国君要对人民实行仁政,要与民同忧同乐。而那些不施仁政的暴君,则应该诛杀。他指出行仁政的方法是:要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减轻赋税,使人民有最低的生产条件和物质生活条件。这对人民有利。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为君,而非为民,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筹划长治久安之策。这一实质从他宣扬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中进一步反映出来。这一观点后来成为剥削阶级剥削有理的理论依据。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况。他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观点,从而把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4.韩非子和法家学派韩非是荀子的学生,他继承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推及到对社会变更发展的认识上,成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的代表人物。(学生朗读课文)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投影仪显示并解释)这种历史进化的观点为当时地主阶级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投影仪显示并解释)为达目的,就要进行改革,实行法治。很明显,他的观点主张,反映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巩固小结,投影仪显示图表,学生回答:哪一家的思想对封建统治者最有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军事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因当时激烈的阶级斗争很多是以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为了使战争取胜,一些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著书立说,研究“擒敌立胜”之法。在当时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春秋后期的《孙子兵法》和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四、《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孙子兵法》的作用为孙武。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书中系统地叙述了战略战术原则:阐述了多种作战方法;强调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重要性。并在总结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揭示了一些主要的战争规律。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投影仪显示并解释)兵法中的很多思想,为以后军事家所遵循并经常运用。《孙膑兵法》为战国时的军事家孙膑所著。孙膑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为齐国打败当时强大的魏国做出了贡献。布置课堂练习。(略)(北京市43中学王丽荣)
本文标题: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一)教案示例之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1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