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科技论文写作第三章科技论文结构
3科技论文结构3.1题名3.1.1定义GB7713-87: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3.1.2作用展现论文的中心内容和重要论点;提供给二次文献机构、数据库系统检索和收录。3.1.3种类题名副题名(中文)/引题(英文)层次标题/小标题3.1.4写作原则GB7713-87: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用的缩略词、首词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3.1.5常见写作错误采用套话空话空泛不具体、可检索性差概念模糊与逻辑错误文题不符词序、语序不当当题名不易简洁时,可以采用主题名和副题名的办法处理。主题名表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点,副题名表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点涉及的范围。副题名是对主题名的内容起一种限制作用,使题名更具有准确性和鲜明性,又不使题名过于冗长。3.1.6副题名下列情况可以用副题名对主题名作进一步具体说明:题名语意未尽,确有必要补充说明其特定内容时;系列报道文章,或研究课题分阶段所得的成果,有必要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时;其他有必要引申或说明的情况。关于使用副题名的两种观点1)为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又尽可能的简明,可采用副题名;2)多数编辑反对用副题名,也反对用引题。论文应提出独立而完整的研究结果,而不提倡标有篇序的系列文章;“主题名——副题名”的第一部分价值一般不大,可以不用;会使索引系统混乱不堪。3.2作者署名3.2.1署名的意义声明拥有著作权承诺文责自负解答读者疑问杨玉圣:署名的学术责任……但至少我个人认为,撇开学术道德不谈,这位仁兄忘记了署名的学术责任。事实证明,有很多名声很大的学者栽了跟头(如东南大学的校长),就是因为和自己的学生联名发表文章,如果事后被证明是抄袭的,那你脱不了干系啊!你说不是你抄的,但既然是署名作者,那就跳进黄河也说不清楚了。既然挂了名,如果抄袭之事没有暴露,那就很可能是你的成果;暴露了,再说跟自己没关系,这不是说好处是自己的、坏处是别人的吗?3.2.2署名对象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不包括: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3.2.3署名排序的几种常见模式U型模式随机排序模式按姓氏排序模式贡献递减模式多作者署名应注意的问题在起草论文之初,要确定署名者;列为作者必须征得本人同意;按实际贡献大小排列名次;校对阶段不宜再增加作者人数或变换排序;作者过多对科技文献检索产生不利影响。按实际贡献大小排列作者名次是否现实可行?思考题3.3摘要3.3.1定义GB7713-87: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ISO214-1976:摘要是一份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不加解释或评论。3.3.2作用报道作用:包含论文的主要信息索引作用:是二次文献的著录内容3.3.3摘要的构成特点特点:独立性、自明性、包含与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基本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3.3.4摘要的种类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报道-指示性摘要结构式摘要(1)报道性摘要反映作者的主要成果,提供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信息。篇幅一般为200~300字。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2)指示性摘要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适用于新内容较少,或数据少的论文。篇幅一般为50~100字。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3)报道-指示性摘要对论文中价值最高部分内容采用报道性摘要,其余部分以指示性摘要报道。篇幅一般为100~200字。(4)结构式摘要与传统摘要明显不同之处在于行文中用醒目的字体(黑体、全部大写、黑体全部大写或斜体),直接标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标题,便于读者了解文章的内容。3.3.5摘要的写作原则用第三人称,不要用“本文/我们/作者”等作为主语不用图表、公式、结构式和非公用的符号和术语避免与标题和引言或结论部分在用词上明显重复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巳成为常识的内容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缩略语、略语、代号、法定计量单位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不要作自我评价不要对题名等进行注解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3.4关键词3.4.1定义GB7713-87: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作用反映主题,便于检索。3.4.2关键词的组成关键词主题词——(叙词)自由词——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化了的词或词组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排除自然语言中一词多义、多词一义以及词义含糊的现象,具有较高的检索效率。为什么要用叙词?常用叙词表综合性汉语叙词表《汉语主题词表》英国《科学文摘》《INSPEC叙词表》美国《工程索引》《Ei叙词表》美国《政府报告和索引》《NTIS叙词表》美国《医学主题词表》《MeSH词表》选取关键词应注意的问题化学分子式不能作关键词复杂有机化合物以基本结构的名称作关键词同义词、近义词不要并列为关键词不要写成长词组或短语避免采用简称或符号中、英文关键词的数量和意义应一致关键词的数量应兼顾文献的检全率与检准率关键词排序一般3~5个;第一个关键词是文稿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第二个关键词列出论文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总类别名称;第三个关键词列出文稿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名称;第四五个关键词列出在前3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情或物质的名称,或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词。3.5分类标引中国现行的文献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档案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5.1中图分类法3.5.2文献标识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文献按5类不同类型标识: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D一般动态性信息;E文件、资料。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不加文献标识码。3.5.3文章编号文章编号由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的篇首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XXXX-XXXX(YYYY)NN-PPPP-CC如:1009-606X(2004)03-0245-053.6引言3.6.1引言的作用引言是文章的开场白,其作用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交代本课题的来龙去脉,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引言能反映出作者的知识面和作者对该领域认识的深度。通过引言中披露的信息,审读者可以对论文的创新性或学术价值作出评价。3.6.2引言的内容(1)课题的背景(2)研究的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3)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评价(4)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设备)(5)研究的结果及应用前景3.6.3写作要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言简义明,突出重点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篇幅字数,因文而异3.6.4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避免与摘要、结论雷同适量的文献及新文献无插图列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不必引用有关合同公文用自己的话写要写好书,应该写出自己的风格,就是要用自己的话去写,决不能东抄西袭,剪剪贴贴。我写一本书之前,先翻一些参考书,但是动笔之后,就不再看书了。一口气写下去,可以说是“一气呵成”。——严济慈1980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讲话3.7正文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占全文的主要篇幅。如果说引言是提出问题,正文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7.1正文的内容科技论文的通用结构,又称“IMRAD”结构。即:Introduction,MaterialandMethod,Results,Discussion(conclusion)(1)引言(是什么问题)(2)材料与方法(怎么研究这个问题)(3)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4)讨论/结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3.7.2正文的层次正文必须分成若干个层次来写;与本层次无关的语句、材料均应删去;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层次应基本对称;注意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3.8结论结论又称结束语、结语。结论不是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研究结果更深入一步的认识,经过判断,归纳、推理等过程而得到的新的总观点。结论与引言相呼应。同摘要一样,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为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3.8.1结论段的内容由研究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与先前已发表过的研究工作的异同本论文在理论上和实用上的意义及价值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3.8.2结论的撰写要求1)概括准确,措词严谨2)明确具体,简短精炼3)包括数据,不用图表4)不作自我评价5)避免与引言、摘要雷同3.9致谢致谢的对象在研究或论文撰写过程中,对自己直接提供过资金、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可以列出标题“致谢”,放在结论节后,也可以不列标题,空一行置于“结论”节之后。对研究范围较小的论文,不一定有这一节。3.10附录某些内容写入正文中将有损正文的完整性,或使正文显得臃肿和累赘。这类材料可列入附录。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对于每一篇论文并不是必须的,尤其是技术论文。符号说明编写原则先英文后希文先大写后小写按字母顺序先简后繁先平排后下标3.11参考文献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凡在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内容,均应列入文章的参考文献。3.11.1参考文献的作用1)评估学术水平2)尊重他人的劳动3)节省论文篇幅4)供读者查阅5)进行信息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3.11.2文献的分类(1)一次文献作者根据本人的成果所撰写的文献,即原始文献。有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政府出版物等类型。(2)二次文献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有序资料。即目录、题录、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3)三次文献对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综合归纳、核对鉴定、浓缩提炼、重新组织等而形成的文献。包括教科书、专著、论丛、译文、辞典、年鉴、技术手册、综述报告、评论。有零次文献吗?3.11.3对参考文献的要求(1)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2)最必要、最新的(3)公开发表(4)数量适宜(5)按标准格式书写完整“间接引用”应注意的问题直接引用:引用原始文献。间接引用:转注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引用他人引用的文献(间接引用),应查找原文,假如无法查找,则要注明实际出处,不能转注。普赖斯指数(Priceindex)1971年,美国科学家D.普赖斯提出了一个衡量各个知识领域文献老化的数量指标,即后人所称的“普赖斯指数”。被引文献数量(≤5年)被引文献总量×100%P=思考题公开发表的文献才能列入参考文献,此规定是否合理?国外参考文献举例公开发表投稿接受印刷中没发表注释与人讨论
本文标题:科技论文写作第三章科技论文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2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