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2章螺旋体(spirochete)概述:•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特征与细菌相似,如有原始核质、细胞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对抗生素等药物敏感等;•螺旋体有轴丝(内鞭毛/周浆鞭毛),轴丝的收缩使其活泼运动。对人致病的螺旋体属属和代表菌引起人类疾病传播方式或媒介密螺旋体属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梅毒性传播疏螺旋体属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蜱回归热疏螺旋体流行性回归热虱钩端螺旋体属问号状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接触疫水名称螺旋数螺旋特点举例致病螺旋体的螺旋特点密螺旋体8~14规则,细密;两端尖直疏螺旋体3~10不规则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钩端螺旋体数十个规则,更细密;一端/两端呈钩状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第一节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问号钩端螺旋体感染人和动物,能引起人畜共患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与染色螺旋细密、规则,形似细小珍珠排列的细链。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菌体呈C、S字型。运动活泼。革兰染色阴性,不易着染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问号钩端螺旋体2.培养营养要求复杂,钩端螺旋体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缓慢。3.抵抗力夏季在水中或湿土中可存活数月,对其传播有重要意义。对抗生素敏感。•储存宿主和污染源•传播途径鼠和猪钩体可在感染动物的肾脏中长期存在,持续随尿排出,污染环境,人与污染水或土壤接触,经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经胎盘垂直传播。二、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畜共患病•致病性损伤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肝、肾、肺、心及中枢神经;出现休克、DIC、黄疸、出血、心肾功能不全等。入血,形成钩体血症;发热、全身酸痛乏力、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临床特点三、免疫性疾病后可获得抗同型钩体的持久免疫力,主要依赖于特异性体液免疫。四、防治原则防鼠、灭鼠,加强对带菌家畜的管理。接种多价钩端螺旋体疫苗。治疗:青霉素首选第二节密螺旋体属(Treponema)主要介绍梅毒螺旋体,引起人类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与染色致密而规则的螺旋,两端尖直。运动活泼。不易着染,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2.培养•人工培养方法尚未真正成功。•接种实验动物,生长慢。3.抵抗力•极弱。•对温度和干燥特别敏感。在血液中,4℃置3d后可死亡,故血库冷藏3天以上的血液无传染梅毒的危险。•对青霉素等敏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所致疾病---梅毒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分先天梅毒和后天梅毒。先天梅毒--母体→胎盘→胎儿后天梅毒--性接触传播(STD)•免疫性---以细胞免疫为主,传染性免疫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梅毒螺旋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流,并扩散至肝、脾、肾上腺等大量繁殖,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导致先天畸形,梅毒儿,呈现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等特殊体征。后天梅毒分为三期,表现反复、隐伏和再发特点Ⅰ期(初期)梅毒:感染性极强,破坏性小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多见于外生殖器,渗出液中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一般4-8周后,常自愈。经2~3个月无症状潜伏期后进入第二期。•Ⅱ期梅毒:感染性极强,破坏性小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梅毒疹(扁平湿疣),周身淋巴结肿大。在梅毒疹内和淋巴结中存在大量螺旋体。不经治疗一般1~3个月后症状自然消退而痊愈,但常发生复发性二期梅毒。经2~4年潜伏,可进入第三期。•Ⅲ期(晚期)梅毒:感染性小,破坏性大•发生于感染后2年,亦可长达10-15年的。•病变可波及全身组织和器官,出现慢性肉芽肿病变,局部因动脉内膜炎所引起的缺血而使组织坏死。重症患者引起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出现梅毒瘤、动脉瘤、脊髓瘤。肝、脾和骨骼常被累及。可危及生命。三、微生物学检查法1.标本Ⅰ期梅毒----硬下疳渗出液Ⅱ期梅毒----梅毒疹渗出液或局部淋巴结抽出液四、防治原则加强性卫生教育和严格社会管理。梅毒确诊后,宜用青霉素等药物及早予以彻底治疗
本文标题:第22章螺旋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4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