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神经系统第一节概述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脑:脑干(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脊髓按解剖分按功能分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躯体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内脏运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神经系统常用术语1、灰质(graymatter):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色泽灰暗。大脑、小脑表面称皮层。2、白质(whitematter)):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色苍白。大脑、小脑的白质称髓质。3、神经束(nervoustract):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起止点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束状结构。4、神经核(nervousnucleus):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常集合在一起形成集团。神经的分布从分散—辐射对称—双侧对称1、网状神经(腔肠动物门的水螅)2、辐射状(棘皮动物海星)特殊类3、梯形神经(扁形动物涡虫)4、昆虫(链式神经系统)5、脊椎动物(低等的鱼有脑和脊髓)6、人类(大脑具沟回、分左右半球、重为1400—1500克)二、神经系统的进化第二节神经的兴奋与传导一、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兴奋与兴奋性1、刺激与兴奋刺激(stimulation):凡能引起机体活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任何环境因子。反应(response):由刺激而引起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冲动(impulse):快速、可传导的生物电的变化兴奋(excitation):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的冲动的反应。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兴奋(冲动)的能力。2、引起兴奋的条件:(1)刺激强度阈强度(thresholdintensity)(阈值):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阈刺激(thresholdsrimulus):达到这一强度的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的刺激。(2)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时间过短,则作用越弱,反之。(3)强度变化率刺激强度随时间而改变的速率。(二)静息电位(restpotential)概念: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极化: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的现象。一般规定膜外为0,膜内为负。霍奇金学派离子学说:产生生物电必须有二个前提条件:1、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同细胞外钠离子(7—12倍)氯离子高细胞内钾离子(20—40倍)蛋白质原理2、细胞膜在不同情况下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不同实质:在静息状态时,由于钾离子的有效直径小,只能顺着浓度梯度向外流动(比钠离子通透性大50—100倍),当钾离子继续外流,膜两侧电位差不断增大,膜外正电便排斥钾离子的外流,而使钾内流,直至足以阻止钾离子使它不能继续向外扩散时为止,两个方向流动相等,达到钾离子平衡状态。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膜两侧所发生快速、可逆、并有扩布性的电位变化。(三)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上升相去极化:膜内负值减小(-70—0mV)反极化:膜内为正(+40)下降相复极化:很快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超极化:膜内负值加大。整个过程需0.5—2ms。原理1、当受到阈刺激时,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使膜内电位为正。2、由于受膜内正电荷排斥,阻止钠离子继续内流,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相。3、钠离子通道暂时失活,对钾离子通透性增加,钾离子外流——膜内电位下降,下降到一定时候,阻止钾离子外流,达到动态平衡——下降相的复极化。4、复极化后,膜内外的离子与原来不同,用“钾—钠”泵恢复原状。1、动作电位的时相锋电位:刺激后立即出现,电位幅度大(0.4—0.5ms)。负后电位:始于锋电位下降到基线之前的一段(12—20ms)。(四)神经细胞兴奋的变化正后电位:负电位之后出现的相反方向改变的(80ms或更长)(1)绝对不应期:兴奋性由原来的100%降到零。历时0.3ms。(2)相对不应期:兴奋性逐渐上升,需要用超过正常的阈强度刺激才能引起组织的兴奋。历时3ms。(3)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用低于阈值的刺激能够引起第二次刺激。历时2ms。(4)低常期:须增加刺激强度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历时70ms。2、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二、神经冲动的传导(一)神经纤维传导的基本特征3、总和:多个阈下刺激时,则能引起组织的兴奋。1、生理完整性首先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生理上都完整。2、双向传导刺激纤维的任何一点,冲动可沿此点向两侧传导。在传导过程中,锋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不因距离兴奋点渐远而有所减小。4、绝缘性神经干内的纤维,它们各自传导本身的冲动而不波及邻近的纤维,不会相互干扰。5、相对不疲劳性与肌肉组织相比,神经具有相对不易疲劳的特性。3、非递减性(二)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中的传导1、无髓神经纤维:波浪式的。(慢)2、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的。(快)(三)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1、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一、突触的结构及传递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或非神经元(肌细胞)相接触的部位。第三节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一、突触的结构及传递(一)突触的结构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间隙(10—50nm)、突触后膜。(二)突触分类1、轴突—树突型突触2、轴突—胞体型突触3、轴突—轴突型突触4、兴奋性突触:递质为Ach、去甲肾上腺素等。5、抑制性突触:递质为5—羟色胺、甘氨酸等。产生冲动——突触小体——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流入内膜——移向突触前膜——贴附融合破裂——向间隙释放递质——于后膜结合——使后膜改变对离子的通透性——突触神经元变化(兴奋或抑制)(三)突触的传递过程递质和后膜受体结合,使后膜的电位变化。(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兴奋性化学递质——后膜受体结合——提高后膜对钠离子、钾离子的通透性——膜电位降低——产生EPSP——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引起一次神经冲动。(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抑制性化学递质——后膜受体结合——提高后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膜电位增大——产生IPSP。不易去极化。(三)突触整合二、突触后电位(一)从神经向肌肉的冲动传递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1、突触前终末(突触前膜)2、突触后膜(终板膜)3、突触间隙。(二)信号在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1、肌肉接头的化学事件冲动—神经纤维终末——钙离子进入膜内——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ACh释放。三、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ACh和受体结合—钠离子、钾离子通透性增加—产生终板电位—总和达到阈电位时—完成一次神经、肌肉间的传递。3、神经肌肉传递可被毒素、药物或损伤所阻断ACh发挥作用后可被ACh酶迅速清除。毒素、药物可使ACh酶失活而不能分解ACh。2、肌肉接头的电学事件(三)骨骼肌的收缩1、骨骼肌的功能解剖和超微结构(1)肌原纤维粗肌丝:由200—300个肌球蛋白分子聚集成主干,干状末端由两个球组成横桥。细肌丝:由圆形的肌动蛋白两条呈双螺旋盘绕,凹槽内有原肌球蛋白。在原肌球蛋白上有肌钙蛋白(三个亚单位,只有C是带负二价的结合点)。(1)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学说内容:50年代,赫格斯提出的,肌肉收缩时,肌丝形态结构并没有发生卷曲或缩短,而只是发生了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结果各条Z线互相靠拢,以至重叠,导致了整个肌纤维缩短。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基本过程终池内钙离子释放——和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自身构象的改变——进而使原肌球蛋白构象也发生改变——解除了横桥与肌动蛋白在静息时存在的抑制作用,使之结合——横桥向M线摆动。这时横桥内的ATP酶被激活,分解释放能量。随后由于钙泵的作用,钙离子浓度下降,又恢复原状。总结:1、等张收缩:当受到刺激时,肌肉迅速收缩变短,但张力不变。2、等长收缩:当受到刺激时,肌肉不能变短,仅表现张力变化。3.骨骼肌的机械收缩3、单收缩:肌肉受到单个刺激时,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4、不完全强直收缩:前一个收缩的舒张尚未完成,又开始后一个收缩。5、完全强直收缩:前一个收缩的收缩尚未完成,又开始后一个收缩。四、递质和受体(1)胆碱类乙酰胆碱Ach,Acetylcholine(2)单胺类monoamines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oradrenaline)多巴胺dopami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3)氨基酸类aminoacids(1)抑制性氨基酸类:γ-氨基丁酸,甘氨酸(2)兴奋性氨基酸类:谷氨酸,天冬氨酸1.神经递质的特征及分类指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作用并能发挥快速而精确调节的物质。2.神经调质:虽由神经元产生,也作用于特定受体,但不在神经元间起信息传递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递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的一类化学物质。3.神经递质的共存neurotransmitterco-existence⑴戴尔原则(Daleprinciple):一个神经元内只存在一种递质,其全部末梢只释放同一种递质。近年来递质共存现象的发现突破了这一原则⑵递质共存现象: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同时末梢也可释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递质(调质)。⑶递质共存的意义:①使神经调节的范围更加扩大和精确②协调某些生理过程。(二)受体的分类及其特性•受体(Receptor)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激动剂:能够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激动剂(agonist)。•拮抗剂:仅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拮抗剂(antagonist).•受体的特性:•受体具有与配体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受体和配体的结合具有可逆性;•受体和配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受体的类型•(1)与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2)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烟碱型Ach受体和通道结构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传递(一)反射机体在中枢神经的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应答。(二)反射弧(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的特征五、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1、单向传递2、中枢延搁:兴奋通过一个突触需0.5——0.9ms3、总和4、后放(四)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辐散2、聚合3、连锁状与环状联系(五)反射活动的协调1、交互抑制2、扩散3、反馈第四节神经系统解剖一、脊髓和脊神经(一)脊髓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前后略变的圆锥形,有颈膨大和腰膨大,两侧有神经纤维组成的前根和后根(上有脊神经节),在椎间孔处汇合成脊神经。有31个节段(颈8、胸12、腰5、骶5、尾1)1、脊髓的内部结构(1)灰质:前角、后角和侧角(在胸段和上腰段)(2)白质:被前后根分为三索。31对,是混合神经。出椎间孔,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粗大分布于颈、胸、腹及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除2—12胸神经外,其余都交织成神经丛。后支:细小分布于项、背和腰骶的肌肉和皮肤。(二)脊神经(一)脑1、脑干(1)脑干的外形延脑腹面:锥体和橄榄体(之间有舌下神经)外有舌咽、迷走、副神经。背面:下部有薄束、楔束;下部为第四脑室底。脑桥腹面:基底部向外为脑桥臂,上有三叉神经,桥延沟内有外展、面、位听神经。背面:是第四脑室的上部。二、脑和脑神经中脑腹面:一对大脑脚,窝内有动眼神经。背面:四叠体,上一对为上丘,下一对为下丘(下方发出一对滑车神经)(2)脑干的内部结构灰质脑神经核:和上10对脑神经相连,四种成分都有。非脑神经核:在传导路中起中继作用。如红核、核质;上丘、下丘核、薄束、楔束核等。白质上下行传导束,在腹面和外侧。网状结构神经纤维交错成网,中间有灰质块。2、间脑(1)丘脑:位于背侧部,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被“Y”白质分为前核(内脏调节有关)、内侧核(整合各种感觉)、外侧核(全身感觉的中继核)。(2)下丘脑:丘脑的前下方,包括脑垂体、视交叉、乳头体、灰结节3、小脑中间的蚓部和左右半球,分三叶即绒球小结叶、前叶、后叶。(一)大脑的外形3个面:背外侧面、内侧面、底面。3个沟裂:中央沟、外侧沟、顶枕裂。四、大脑5个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额叶:中央前沟(中央前回)、垂直中央前沟的有额上沟、额下沟(额上、中、下回)顶叶:中央后沟(
本文标题:第03章神经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5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