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高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文科班历史必修三学案GMSZLISHI20160530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的百家争鸣【学习目标】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重要概念:“百家争鸣”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所谓“争鸣”:是指战国诸子百家依据本阶级利益针对当时社会、学术各种问题展开争论;百家争鸣是指:是指春秋战国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1.经济基础: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兴起。2.政治因素:分封宗法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3.阶级因素:士阶层崛起,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4.文化教育因素:私学的兴起,学术下移。5.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表现(一)战国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孟子1、主要思想(1)政治思想: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2)人性论:主张性本善学说。(3)义利观: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2、影响:(1)唐代以后,《孟子》被当作经典,列为四书之一。(2)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荀子1、主要思想:(1)天命观: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2)人性论:主张性恶论。(3)治国策: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主张“君舟民水”2、影响: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高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文科班历史必修三学案GMSZLISHI201605302(二)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1、思想: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墨子把“兼爱”也称为“仁”,但与儒家的“仁”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儒家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无等级差别的爱。2、影响: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其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但战国之后就不再受重视了(三)战国道家的主要代表——庄子1、哲学观:提出“齐物”观点。2、人生观:“逍遥”的人生态度,即对事物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3、天命观:天与人“不相胜”,庄子说的“天”是指自然,人必须顺应自然。(四)、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1、思想主张(1)政治: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哲学: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反对儒家“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2、影响(1)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2)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外儒内法”)(五)战国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孙膑1、思想特点: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又广泛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2、军事思想:强调要懂得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三、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4、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5、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6、各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知识点拨]1.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是古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儒、法、道三家的主张各有特色。高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文科班历史必修三学案GMSZLISHI201605303(1)儒家:提出德政和礼治,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宜用儒家路线。(2)法家:实行法治。动荡年代宜用,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3)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5.古代中国民本思想渊源(1)表现:①孔子:“仁”的学说,以德治民的政治思想。②孟子:“民为贵,君为轻”“仁政”:给农民土地不侵犯劳动时间;放宽刑罚,减轻赋税。③荀子:“舟水说”。(2)和今天“以人为本”的区别: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第二部分自学检测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关系B.人与自然关系C.国与国关系D.夷夏关系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3.韩非批评某家学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4.“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5.战国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话反映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6.战国,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A.韩非子B.庄子C.孟子D.墨子7.从“穿衣”的角度表达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8.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9.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高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文科班历史必修三学案GMSZLISHI201605304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0.荀子是战国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11.“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第三部分课堂合作探究问题一:春秋战国儒家代表人物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治国理念仁、为政以德、改良政治仁政以礼教为主,礼法并用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恶论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地主阶级统治问题二:判断下列名言分别属于哪个学派哪位大家的什么主张?①“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儒家、孟子、“仁政”②“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也。”儒家、孟子、性本善③“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儒家、荀子、以礼治国④“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家、墨子、兼爱⑤“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家、墨子、节俭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道家、庄子、齐物⑦“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法家、韩非子、中央集权⑧“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法家、韩非子、专制主义高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文科班历史必修三学案GMSZLISHI201605305⑨“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家、韩非子、变法革新问题三:某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水电部门通知,如果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停水停电。请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出发,分别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儒家:为政以德、这是品德问题,要思想教育道家:无为而治:这是无意识的,顺其自然法家:以法治国:这是违纪行为,要严厉惩罚墨家:节俭:这是缺乏节约,要宣传节约意识第四部分高考真题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第五部分完善本课知识结构。高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文科班历史必修三学案GMSZLISHI201605306政治:经济:背景:阶级:文化:根因:儒家:概况道家:墨家:法家:影响:战国百家争鸣
本文标题: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5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