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1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兰亭集序》复习检测一、基础检测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诞(dàn)癸(kuí)殊(shú)峻(jùn)B.殇(shāng)稽(jī)骸(hái)晤(wù)C,悼(dǎo)禊(xì)骋(chěng)契(qì)D.嗟(jiē)觞(shāng)湍(tuān)曲(qǔ)水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清流急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感慨系之(附着)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叙时人(一个个地)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下列句中加黑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5.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悟言一室之内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6.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7.给下列各句加黑词选择恰当的义项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A.原因B.凭借C.就着D.由于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A.修饰B.整治C.高,长D.美好③曾不知老之将至()A.竟B.曾经C.重叠D.连……都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A.朝向B.奔向C.从前D.假如8.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2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0.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11.对下列各句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文内容突出了赠序的特点。B.本文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12.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实在很愉快啊。B.俯仰一世——很慢地度过一生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3⑴,,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⑵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映带左右,,列坐其次。⑶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放浪形骸之外。⑷向之所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终期于尽。二、阅读检测阅读全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系.之矣系:依附,随着B.向.之所欣向:以前,过去C.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D.其致.一也致:达到1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C.楚人伐宋以救郑D.皆以美于徐公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曾不知老之.将至A.悟言一室之.内B.及其所之.既倦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D.亦犹今之.视昔17、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放浪形骸..之外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18.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语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19.翻译下列句子。(1)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4译文:(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三、拓展阅读2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试以颔联和尾联为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5《兰亭集序》习题参考答案1.B。A项,“癸”应读“guǐ”,“殊”应读“shū”;C项,“悼”应读“dào”;D项,“曲”应读“qū”。2.B。A项,修:长。C项,化:自然。D项,喻:明白。3.CC。A项,“趣”同“取”;B项,“悟”同“晤”;D项,“景”同“影”。4.D5.A。B.C两项中①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项中的①“一”是副词,相当于“很”。6.B7.①C②C③A8.B9.C。例句与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10、C11、A。A项,“突出了赠序的特点”错。12、C。C项,“俯仰一世”意为“一俯一仰之间,一生已过。比喻人生短暂”。13、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⑵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⑶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⑷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14、D(致:情趣)15.BB项和例句同,都作“因为”讲。A、C、D三项分别作“用”“来”“认为”讲。16、DD项与例句同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助词,无实义B动词,到,往。C、代词,它。17、BA共同,一起,B、古,思想抱负;今,怀里抱着C、人的躯体D、过去的事情(物)18、B。B项,期:满一年。19、(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分)译文: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饮酒一杯,赋诗一首,也足以酣畅淋漓地表达幽深内敛的情感。(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译文:本来就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看成完全一样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为没有区别的说法完全是妄造的。20、1.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离乱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杜甫《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2.①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③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7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