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章内容概要本章内容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垄断资本主义部分。考生要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知识框架图考点详解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核心考点提示:考生备考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垄断、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的涵义、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竞争原则,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二)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三)垄断的形成及本质【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操纵与控制。垄断产生的原因: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②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③生产高度集中,不但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这也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四)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993、2004、2008年有命题)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其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其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起来,还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其三,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①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②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③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五)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2006、2011年有命题)【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例题·多选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有()。(2011年)A.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B.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C.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D.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一元性[答疑编号200006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六)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994年有命题)1.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首先,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其次,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再次,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最后,利用所控制的国家机器,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再分配手段,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2.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3.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从全社会看,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垄断企业通过垄断价格多得的利润,正是其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的价值部分。垄断价格的总和加上非垄断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价值的总和。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4.垄断形成后,商品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商品的垄断价格。【例题·多选题】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2003年)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答疑编号200006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商品的生产价格。垄断形成后,商品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商品的垄断价格。【例题·多选题】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1994年)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按垄断低价的买卖行为,仍然是等价交换C.从整个社会来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D.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E.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答疑编号20000601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从全社会看,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垄断企业通过垄断价格多得的利润,正是其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的价值部分。垄断价格的总和加上非垄断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价值的总和。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核心考点提示:考生理解和记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基本形式、社会作用即可。】(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2000年有命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开始形成,在两次大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兴办了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型工业企业。其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2006年有命题)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一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求高额利润;二是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三是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四是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一起,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生产资本输出;三是商品资本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后果: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吸收了资金,引进了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培训了技术和管理人员,利用外贸和技术办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外贸等等。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如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和环境资源代价,冲击本国民族工业,债务加重,对国际资本依赖性增强等。4.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同时,彼此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矛盾和冲突也更为突出。在这个背景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
本文标题: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0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