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
1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形成了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现实运动。国民收入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和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国民收入的创造过程就是社会总供给的形成过程,它内在地规定了国民生产总量供给的最大限量。衡量国民生产总量成果的概念视其定义范围大小有多个:一、国民收入的含义和国民收入的创造(一)含义: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的所有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新创造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价值。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从使用价值看,国民收入表现为一个国家所有的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净产品,即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服务以后剩余下来的产品。从价值形态看,国民收入表现为一个国家所有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二)国民收入的创造:国民收入是由物质生产部门和服务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1、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点是一致的,不再进行分析。那么精神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2、精神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也创造价值马恩关于精神生产和精神劳动、精神产品的论述:《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在分析精神劳动的产生时,指出“分工是先前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中间”。在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仅有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消耗,而且有脑力劳动者的劳动。《资本论》一卷:“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必然扩大了。为了进行生产,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资本论》三卷:“一个生产部门,例如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等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可见,马、恩的论述不仅提到了精神生产和精神劳动,而且也论述到了精神产品,因而国民财富、社会产品必然包括精神产品。3、关于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的论述:2《剩余价值理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的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劳动提供的”。“在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而且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在这一方面运输服务是最明显的,所以马克思直接把运输业列入物质生产部门。说明服务作为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综上所述,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证明,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一般的服务生产部门和精神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因而也是创造国民收入的。我国计划经济年代,列入物质生产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货运业、生产邮电业等)、商业(商品分类、修理、包装、保管、物质供应采购、公共饮食业等)等部门,其它部门都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因而是不创造国民收入的。通过分析,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部门还应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流通部门;除流通部门以外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服务部门;生产精神产品的教育、文化、科研等服务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等等(三)国民收入的结构:1、从使用价值结构来看:对应于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部门结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服务部门和精神生产部门。从这些生产部门提供的使用价值看,可分为物质产品、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三大类。对其进行进一步划分,可得到更具体的国民收入使用价值: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根据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划分为三次产业的产品: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品(一般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国民收入从使用角度看,可对v与m进一步划分,v可划分为v1直接用于目前消费和v2用于将来消费即储蓄;m可分为m1用于社会性消费和m2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和增加社会的储备。这样,v1和m1合称为消费,v2和m2合称为积累,从而构成国民收入的另一种价值结构,即消费和积累的价值结构。2、从价值结构来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v,另一部分是劳动者为生产单位和社会创造的价值m。合理安排国民收入的使用价值结构和价值结构,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二、国民收入的核算国际上曾有过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种是原苏联和后来东欧以及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用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即MPS体系或东方体系,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3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国民帐户体系即SNA体系或“西方体系”。(一)MPS(MaterialProductionSystem)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核算体系是以社会总产值和净产值(国民收入)为基本核算指标,以平衡表为基本形式的核算体系。1971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正式确认MPS核算体系。这个体系把国民经济体系分为两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该体系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基本指标: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1、社会总产值。是一国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的以货币衡量的产品价值的总和。从价值构成看,是生产总产品所投入并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物质消耗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价值两部分构成,即c+v+m。其中物质消耗c可分为c1(折旧)和c2(中间投入即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中间产品和支付给其他部门的服务费用价值)。这样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为c1+c2+v+m社会总产值=中间消耗+折旧+工资+利息租金+利润2、国民收入。是一国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产品总值中扣除耗费掉的生产资料价值以后余下的部分,这是当年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即v+m,也称社会净产值。公式: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中间消耗–折旧=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二)SNA(SystemofNationalAccounts)国民账户体系SNA核算体系是以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和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为基本指标,以平衡表、矩阵等为形式的核算体系。3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对国民收入核算作了全面分析后认为国民收入指标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难于对国民经济进行总量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新的核算指标,并解决了国民经济核算中许多基本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等问题。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斯通对国民收入账户的完善推广也作出了贡献。1953年联合国发表了以斯通为首的专家小组编写的《国民账户体系和辅助表》,1968年又公布了经过重大修订和发展的《国民账户体系》(新SNA),并在世界各国推广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1、GNP: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有常住单位在国内和国外生产并提供的最终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价值总和,或所有生产部门生产并提供的增加值的总和。GNP=c1+v+m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净值GNP特点:(1)GN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即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2)GN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N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3)GNP是一定时期生产而不是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如某企业年生产100万美元产品,只卖掉80万美元,所剩20万美元产品可看作是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相反,如果生产100万美元产品,却卖掉了120万美元,则计入的仍是100万美元,4只是库存减少了20万美元。(4)GN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某人花了20万美元买了一幢旧房,这20万美元不能计入GNP,因为它在生产年份已经计算过了。但买卖这幢旧房的经纪人费用可计入GNP,因为这是经纪人买卖旧房过程中的劳务报酬。(5)GNP一般是市场活动价值。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NP中。2、GDP:扣除国外要素净收入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国民生产总值减国外要素净收入(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服务收入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服务收入,即出口-进口即净出口)GDP=GNP-(X-M)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3、国民生产净值NNP(NetNationalProduct)NNP=GNP-c1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4、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狭义的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5、个人收入PI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PI=PI-个人所得税广义的国民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即V+M国民收入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包括以上六个指标,从狭义上说,指NI。MPS体系中的国民收入与SNA体系中的NNP。(三)MPS与SNA的区别1、范围不同;MPS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SNA不仅核算物质生产领域,而且也核算一切非物质生产领域,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全貌。2、MPS中的社会总产值有大量重复计算。据世界银行估计,1978年和197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48%,也就是说中间消耗占总产值的比重为52%。1987年,国家统计开始由MPS向SNA体系过渡。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有待改进:一是GDP指标将好的和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计算进产出总量,如烟草、色情、赌博、军火等都是危害社会、危害人们健康的坏的产出;二是GDP不反映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滥用所造成的负产出,即治理成本,没有从中扣除;三是GDP不反映家政(家务)劳动的产出,也不计量闲暇时间的“产出”量;四是不反映、计算产出量的分配是否公平。1972年美国经济学家JamesTobin和WilliamNordhaus共同提出净福利指标,主张把污染、交通堵塞等经济行为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5同时加上休闲、家政、社会义务工等产出量。根据他们的计算,美国从1940年到1968年的人均净经济福利所得只等于同期GDP的一半。1973年,日本提出了净国民福利指标,对水、空气和垃圾设定污染的可允许标准,对超标者计算改善经费,从GDP中扣除,使计算期GDP增长率由8∙5%降为5∙8%。1989年,以美国经济学家卢佩托(RoberRepeto)为首提出了净国内生产毛额,他们以印尼为例,计算了该国因石油耗损、木材量减少、土壤流失造成的自然资源耗损成本,从GDP中扣除,从而使印尼1971年至1984年GDP增长率由每年7∙1%下降为4%。美国经济学家戴利(HermanDaly)和科布(JohnBCobb)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来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状况,其中包含了了过去未计算过的东西,如财富分配状况。若分配在不平均标准之外必须被扣分;计算社会成本,例如失业率、犯罪率,区分经济活动中的成本与效益,如医疗支出、超时工作是社会成本,不能算对社会有贡献。三、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从表面上来看,国民收入的增长是价值量的增长,实际上是使用价值量的增长。所以分析国民收入的增长,不仅要看投入的劳动的量与质的变化,也要看投入生产的生产资料的量与质的变化。马克思在分析扩大再生产时说:“生产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同样,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为两个,第一是投入量,即生产中
本文标题: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2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