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十三章货币供给理论
1第十三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理论是分析货币供给量大小以及决定因素的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比较而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要晚得多。这是因为在很长时间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把货币供给作为中央银行能够完全控制的一个变量,因此经济学家很少研究货币供给的决定过程,而是只研究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量时经济如何变化。后来人们才逐步认识到,中央银行并不具有绝对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中央银行能够直接控制的只是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对全部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还有赖于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又受到商业银行和公众的影响,由此货币供给理论可以分为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和具有内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本章主要介绍货币供给的原理与过程以及几种典型的货币供给理论,不管是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还是内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在形式上有一致性,而货币乘数是否稳定是区别这两者的关键因素。第一节货币供给原理与过程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1.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的定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是经济主体把所创造的货币投入流通的过程。货币供给量则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通常是指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由货币性资产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货币供给量是流通在公众手中的货币资产,银行系统拥有但不能参与流通的货币是不能够计入货币供给量的。货币供给量又可分为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前者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后者是指剔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供给量一般都是名义货币供给量。虽然货币供给量和货币供给是有区别的,货币供给是一种行为或过程,而货币供给量是货币的存量,但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人们常常把货币供给量简单地称为货币供给。由于货币供给量是存在于流通领域之中被各经济单位(银行系统以外的个人、家庭、企业和机关团体等)所持有的货币存量,现实生活中的货币都出自银行,财政、企业单位、机关团体及个人等,只是货币的运用者,货币只由银行体系发行和创造,又不断回归银行体系,所以银行体系是整个货币流通的中心环节。而近代银行作为信用媒介机构和信用创造机构的统一,其本质特征在于信用创造方面,即银行可以在相当范围内通过增加自身的负债去增加货币供给量,由此影响社会各种资源的配置、再生产诸环节的协调、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发挥以及币值本身的稳定。2.货币供给量层次的划分2(1)国外货币层次的划分在货币供给量的构成方面,大多数经济学家主张以流动性为标准划分货币层次,从而形成了0M、1M、2M、3M等层次,层次越低货币的流动性越强。这种分类方法已为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政府所接受,各国的中央银行,都用多层次或多口径的方法来计算和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由于各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法规的差异,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指标也不尽相同。综合各国的情况,货币供应量大致划分如下:1M=流通中的现金(0M)+支票存款(以及转帐信用卡存款)2M=1M+定期存款(包括储蓄存款)3M=2M+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当然,具体到各国的货币层次划分在此基础上又各有不同。例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国的中央银行)现在公布四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具体包括:1M=0M+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如NOW,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0M为流通中的现金,是第一层次的货币供给,流动性最强。2M=1M+储蓄存款(含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小额(10万美元以下)定期存款(含零售回购协议)+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最低初始投资在5万美元以下)+调整项3M=2M+大额(10万美元以上)定期存款+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最低初始投资在5万美元以上)+所有存款机构发行的回购负债(隔夜的和定期的)+欧洲美元(隔夜的和定期的)+调整项L=3M+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如储蓄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短期政府债券等)(2)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首次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具体的划分方式为:0M=流通中的现金1M=0M+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2M=1M+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3M=2M+金融债券+商业票据等其中1M为狭义货币供应量,2M为广义货币供应量,2M减1M是准货币,3M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货币层次。由于我国处于市场化发展和形成阶段,根据市场和社会的现实情况,我国在2001年7月对1994年的货币层次划分标准做了修订。根据修订的统计口径,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层次为:第一层次0M:流通中现金;第二层次即狭义货币1M:0M+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3第三层次即广义货币2M:1M+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最新修订的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2M,是因为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主要来自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认购新股时,大量的居民活期储蓄和企业活期存款转为客户保证金,新股发行结束后,未中签资金又大量流回上述存款账户,将客户保证金计入2M,有利于准确监测货币供应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金在交易中所占比重较大,把现金单独监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二、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1.基础货币的定义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强力货币、初始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基础货币通常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如果用B代表基础货币,用C代表流通中的现金,用R代表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则基础货币可以表示为:B=C+R。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个部分: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各国的中央银行都会要求商业银行缴纳一定的法定准备金。所谓法定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存在中央银行里的自身所吸收存款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种控制货币总量的手段,法定准备金率高,商业银行需要缴纳的存款比例就高,能够投入流通领域的货币数量就会减少。所谓超额准备金就是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金率。金融机构为适应资金运营的需要,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时有随时可调用的资金,按规定在中央银行开设存款帐户,存入一定数量的准备金用于支付款项。由于这个存款帐户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同一个存款帐户,因此超额准备金就是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数量以外保留的准备金,其应达到的数额用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来衡量。超额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但一般而言,保持适度超额准备金率,能保证银行体系的正常支付能力,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随时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和流动性强的资产做准备以应付客户提款。流通中的现金发行权由中央银行垄断,其发行程序、管理技术等均由中央银行掌握,也是中央银行的负债。4从基础货币的构成看,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都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对这两部分都具有直接的控制能力。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强制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结构,影响其信贷能力,也可以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再贷款条件等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还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和外汇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源泉。2.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是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的最初环节,它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虽然基础货币并不是最终的货币供给,但基础货币决定着流通中的现金,影响商业银行运用准备金存款进行存款创造的活动,只有通过基础货币才能完成最终的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全过程,就是由中央银行供应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形成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在原始存款基础上创造派生存款(现金漏损的部分形成流通中现金),最终形成货币供给总量的过程。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基础货币等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总额,因此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变化来实现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9-1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债务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中央银行对金融部门的债权债务变动,是影响基础货币量变动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政策调控,会引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中央银行对金融部门的债权增加,基础货币量增加;相反,基础货币量减少。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所谓再贴现就是商业银行将其客户贴现的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这时中央银行取得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同时将货币贷给商业银行,基础货币就会增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基础货币减少。贴现及放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外汇、黄金储备其他资产合计流通中通货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合计资产负债5(2)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所谓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是指央行对政府的债权和债务之差,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有时是被动变化的,有时又是主动变化的。央行对政府债券净额的被动变化主要是指财政收支本身的变化。财政是政府部门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重要工具,其收支活动与货币供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财政的各项收入和支出都是以货币形式进行的,而且都是与银行存款账户直接相联系的,一般而言,财政金库都是由中央银行代理的,中央银行按规定的程序办理财政收入的上缴和支出的下拨,政府在中央银行的财政金库对于中央银行而言是负债。当财政收入增加时,意味着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负债增加(货币资产也同时增加),对政府的债权净额下降,此时流通在外的基础货币就下降;而当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时,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负债减少(货币资产也同时减少),对政府的债权净额上升,此时流通在外的基础货币就增加。央行对政府债权净额的主动变化主要是指为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而引起的债权净额变动。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它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理论上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的最佳情况,就是财政收支相抵或略有节余。但是,在现实中,国家经常需要大量的财富解决一些预算以外的问题,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这是现在财政赤字不可避免的一个原因。财政赤字的弥补,除了采取增收节支的根本措施外,其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向社会公众融资;二是向商业银行融资;三是向中央银行融资。由于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代理财政资金,当财政赤字时,政府有时就也会直接向央行融通资金。通常中央银行有两条渠道向政府提供资金: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但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债权净额增加,此时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人了流通领域,基础货币会增加。(3)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和负债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国外净资产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国外净资产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资产增加的越多,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增加的就越多。换句话说,中央银行的国外净资产的增加,意味着
本文标题:第十三章货币供给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29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