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画幅与焦距画幅定义:底片或感光原件的尺寸。习惯上把135胶卷的尺寸36mmx24mm成为全画幅。焦距的定义:指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是透镜的物理属性,永远不变。初中物理:像高:像距=物高:物距。相机上,像高=画幅尺寸,像距约等于焦距。所以画幅和焦距二者决定一件事情:视场(鱼眼镜头例外,因为人为创造了相差)在135画幅的相机上,50mm焦距由于接近肉眼的自然视场,所以被成为标准镜头。一般认为35mm以下为广角,20mm以下为超广角,85mm以上为长焦(标准的说法应该是远射或者望远),400mm以上为超长焦。也就是说:广角、长焦仅仅是描述取景范围,也就是拍摄视角的概念,只和器材的视场有关,和其他参数毫无关系。著名图例大家都熟悉这些135画幅上焦距和视场的关系,也便于教学传播。而在其他画幅上,多少mm焦距算广角多少mm焦距算长焦?选择什么镜头拍什么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相当于135相机上XXmm焦距的视场”或者说“等效焦距”来表示。也就是说,等效焦距仅仅是表述广角、长焦的概念!用等效焦距可以说明:1.等效焦距相同,在同样的拍摄距离上,取景拍摄的范围一致,画面中的透视关系一致。2.等效焦距相同,理论上安全快门速度相同。如何把镜头的物理焦距换算成等效焦距呢。这里涉及到一个系数,可能被称成为“等效倍率”、“剪裁系数”、“等效系数”,都是一回事。说白了,就是全幅尺寸与某画幅尺寸的比值,佳能APS约为1.6(APS-c)和1.3(APS-h),尼康约为1.5。为什么会这样?回到公式:全画幅:等效焦距=(APS-C画幅x1.6):(实际焦距x1.6)=APS-C画幅:实际焦距=物高:物距道理就这么多,其余就是要实践理解。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小DC和135相机的比较,比如Canon的S5IS相机(剪裁系数为x6),号称焦距是36-432mm,其实这就是等效焦距,实际物理焦距是6.0-72.0mm。但拍摄的时候取景、视场、拍到的东西和135相机上36-432mm最近似,和APS画幅或者其他画幅等效的36-432mm最近似。既然等效焦距是用来标注广角和长焦的,而广角、长焦仅仅是描述取景范围,也就是拍摄视角的概念,几个容易误解的等效焦距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1.APS画幅上,同样光圈拍同一场景的景深浅了,怎么能说是等效?谁也没说过等效等的是景深的效果。画幅和焦距只能确定视场。景深是由焦距、对焦距离、光圈、可允许弥散圈大小四个参数决定的,仅仅考虑画幅、焦距,根本不足以讨论景深问题。2.APS画幅上只取了全幅镜头成像的中间部分,所以成像分辨率达不到全幅水平,所以不能叫等效。所谓等效,仅仅是拍摄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什么样镜头的问题,也就是要等效考虑视场。等效焦距和等效分辨率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实APS和全副的分辨率比较中,像素密度:画幅才是决定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因此也不能说APS画幅的分辨率绝对低于全副。3.镜头在APS画幅损失了广角、赢了长焦。这句话显然将比较限制在“广角长焦”概念的范围内,从视场、广角长焦、取景范围、拍摄角度来说,这句话毫无错误。从拍摄时选择镜头的实际运用的意义来说,这句话更是没有错。但对于全副镜头来说,这句话不能掩盖了APS画幅损失全幅镜头边缘成像范围的事实。4.既然除了视场还有那么多不能“等效”的东西,怎么敢说号称“等效焦距”?拜托,只有傻子才会认为APS画幅和全幅可以在所有方面等效。撞针总是说,无论电子技术如何发展,基本光学法则不变,所以画幅越大,成像越好。之所以叫做某画幅的“等效焦距”而不叫“等效镜头”,正好说明除了焦距和画幅的关系以外,其他方面都不等效。如果我们抛弃、否定了“等效焦距”的概念,那么我们将没有任何有效权衡镜头在不同画幅上应用范围的工具。举一个选择人像镜头焦距的例子,全幅上如果用85mm,则APS-C上是50mm拍得最接近。如果全幅上用135mm,APS-C上用85mm拍得最接近。
本文标题:画幅与焦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3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