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留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留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时间:2014-11-515:40:29作者:鲁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发展,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得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力地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作用,近期我们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现状我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到当年年底发展合作社10个。近年来,随着全县农村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20家,注册资金达11694.8万元,流转土地2830亩,占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5340亩的53%,入社成员2050户,占全县农户的19.7%,带动农户6000余户。生产经营范围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乡村旅游等多个行业。据统计,目前全县从事种植业的专业合作社65个,其中中药材34个,食用菌22个,蔬菜4个,西洋参3个,枣皮、魔芋各1个;从事养殖业的专业合作社27个,其中土鸡7个,蜜蜂、大鲵各6个,土猪5个,林麝、牛、羊各1个;从事花卉苗木和林果业的专业合作社23个;旅游、产销服务业、手工制作等其他行业合作社5个,分别占合作社总数的54.2%、22.4%、19.2%、4.2%。二、特点(一)合作社组建方式多元化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是大户创办型。合作社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资金、技术优势带头创办合作社。我县火烧店镇天星亮村、武官驿镇姚家沟村等大鲵养殖合作社就是在一部分养殖大户带动、吸引下自愿组合而成的。目前全县大鲵养殖实际运转的合作社超过500家,由于这类合作社多数是家族成员或亲戚组成的,所以登记注册的大鲵养殖合作社登记注册的只有6家。二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合作社由村集体组织发起,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的传统主导产业,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如江口镇夹山沟村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三是企业带动型。合作社由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充分利用企业(公司)的技术、资金及市场优势,在连接社员和市场的服务环节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合作社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生产经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化服务,基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互为依托、互利共赢。这类合作社产业化特点明显,能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强。目前全县以这种类型组建的合作社有9个,占合作社总数的7.5%。如火烧店镇的美生态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依托宁陕松夏菌业公司提供菌筒、包销产品、开展技术培训等服务,流转土地25亩,建设大棚42个,带动18户社员发展袋料食用菌30万筒。合作社集中采购原材料,统一组织农户进行菌种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再如秦正猪苓专业合作社、生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这类合作社规模较大,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效果明显。四是部门牵头引办型。由农、林等涉农部门牵头发起,在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如省级高江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汉中天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茂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以发展高效农业、特色生态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和乡村旅游业为目标,初步形成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综合服务的示范园区。(二)合作社促进产业布局区域化我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局域分布较为明显。我县玉皇庙镇茂丰、岭西等食用菌合作社结合本镇农民发展食用菌的传统,联合本村农户通过统一种植品种、规范种植流程、兴建精深加工企业、注册品牌商标等措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社员增收,带动了本村农民从事食用菌种植的热情,社员从创建之初的几户发展到几百户。另外,我县火烧店镇的大部分合作社都是依托本地种养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地域优势带动了本村及邻近村屯的农户从事本合作社经营项目,使社员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整村推进”的趋势,有力的促进了我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趋势,加速了我县农业区域布局优化调整。(三)合作社带动合作空间开放化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了农村区域的局限,形成跨区域的合作社,从而实现了地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江口镇的的生辉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火烧店镇的兴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就呈现这一特点。这两个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共计36户,本地社员分布在两个镇四个村,还有西安、汉中等外地社员。各地社员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根据各种药材的适生区域,分类分区种植,产品最后集中到县总公司统一加工、包装和销售,使社员间合作空间更加宽广,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得到提升。(四)合作社技术服务专业化我县部分成立较早、发展较为规范的合作社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经营体系。如秦正猪苓专业合作社,经常在生产基地附近的镇村作栽培技术培训,发放栽培技术资料,参与面覆盖全县,发挥了很好的服务带动作用。三、成效1、合作社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做大、做强本地传统、优势和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我县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同时,合作社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信息服务,指导农民调整种养品种,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结构的调整。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县8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中药材、食用菌、花卉苗木、特色养殖等方面。这些农民专业合作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和规律,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无形“指挥棒”,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合作社提高了农业规模效益。全县120个合作社,流转土地2830亩。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使农民自愿将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及时流转出去,并获得一定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使有技术优势、资金实力、经营能力的专业合作社及时获取土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较好地解决了耕地撂荒和粗放经营的问题,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如江口镇夹山沟村有耕地580亩,红岩苗木培育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03亩用于种植苗木、林下散养土鸡,该村土地流转率高达69.5%,全村60户农户55户入社,参与率达92%,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3.合作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林果药菌”产业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良种、技术、加工、营销等配套服务,把专门从事县域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推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如秦正猪苓专业合作社依托秦正猪苓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企业管理、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社员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116户农户入社,按照生产技术、种苗供应、培训、栽培、管理、销售、分红“七统一”的生产模式,目前已发展猪苓人工栽培基地3个(800亩),年产猪苓种子300吨,商品猪苓160吨;天麻基地2个(200亩),年产天麻80吨;在全国范围内创出了猪苓栽培产业化品牌。4.合作社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生产能否与大市场成功对接,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县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发挥其引领“小生产”进入“大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使部分农户抱团闯市场,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既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又避免了农户小打小闹、各自为阵、恶性竞争等经营弊端,提高了农业生产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如火烧店镇水磨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政府扶持”的模式,组织开办22户农家宾馆,按照统一品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规范“四统一”的原则,对资源进行整合,统一打包对外宣传营销,按照支部、合作社和农户1:2:7的分配比例对经营收入进行提留。去年,该合作社积极与陕西户外联盟合作,建立了“跟着任伯伯去探险”青少年自然成长营基地,吸引西安、汉中等地青少年及游客1500余人次,先后开办活动6期,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余万元,盘活了闲置资产,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使村组集体经济也有一定收益,实现了集镇移民搬迁安置“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发展目标。再如秦正猪苓专业合作社带动猪苓、天麻栽培农户2500余户。2013年秦正猪苓合作社实现经济收入260万元,入社成员户均收入达2.2万元。5.合作社成为农村扶贫帮困的生力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自身人才、科技、信息优势吸引广大农户入社,尤其是吸引贫困农民入社,帮助提供信息、籽种及技术培训,指导他们发展生产,帮助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经营难题,实现由被动扶贫向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方面可以使部分家庭经济实力较弱和有智力障碍的农民群众,通过流转土地、林地的方式获得每亩150~600元/年的稳定土地流转收益,又可在专业合作社入股发展产业,实现分红盈利;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没有外出务工能力的老人、妇女可以就近务工,赚取劳务费,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以种植中药材白芨为例,一亩地一年需40~50个工,一个工平均90元/天,一年一人一亩地就可以赚取劳务费3600~4500元,农民就近就可以获得收入。6.合作社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近年来,县内各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股份制经营的新模式、新思路,尝试以土地流转金、劳动力、实物折价入股以及现金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留坝县兴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32户,流转土地115亩,以每亩300元的价格与土地承包户签订流转合同10年,土地承包户又以5年的租金作为第一期股金投入合作社,参与分红。秦正猪苓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模式更是灵活,一窝猪苓的腐殖土可按0.5元折价入股,杂树枝可按0.5元/斤折价,50根一米长的菌棒可按150元折价,土地年流转金以及社员在合作社劳动所获得的工资收入都可入股。通过形式新颖、机制灵活、管理民主、富民利民的股份制发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活力迸发、相得益彰。四、启示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效载体。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合作社可以将同一产业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利益连接整体,对入社农户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农资供应,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科学采收,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2.发展专业合作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减少了农业成本,降低了生产风险,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好的地方,农业经济水平较高,农民群众的收入也较高。据调查,全县农村入社农户要比一般农户收入高出10%以上。3.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农业品牌化发展是提高特色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一家一户由于生产规模小,注册商标运行成本大、品牌档次不高,难以做大做强。通过合作社对社员生产的相同农产品统一注册商标,打造品牌,才能上规模、上档次。我县的野牧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注册商标,目前已带动数百户农户统一购置鸡苗,统一规范养殖,统一品牌出售,有效提高了产品竞争力。4.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平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一批有文化、懂
本文标题:留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3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