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二章神经系统一、本章要求中枢神经系统掌握:神经系统的分部;脊髓、脑干和小脑的位置与外形;大脑半球的分叶及各面的主要脑回与脑沟;大脑皮质主要机能区的定位;内囊的位置、分部及临床意义。熟悉:神经系统活动方式和常用术语;脊髓和脑干的内部结构;间脑各部的结构和功能;大脑基底核的名称及新、旧纹状体的概念;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及蛛网膜下隙、硬膜外隙的位置;脑动脉的来源及分支;大脑动脉环的组成,脑室系统的组成,脑脊液产生和循环途径。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周围神经系统掌握:12对脑神经的名称。熟悉:脊神经的构成及前后支的分布规律;主要神经丛的组成和位置;肋间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腋神经、膈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的分布;胸神经的分布特点;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的分布;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与分布概况;牵涉痛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了解:脊髓的血管;血—脑屏障的概念;内脏神经的概念和区分,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中枢神经传导路的概念与分类,各传导路主要部位损伤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二、复习要点(一)神经系统概述:脑:脑干、小脑、间脑、端脑中枢神经系统脊髓1.神经系统脑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内脏神经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和反射弧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神经核和神经节,纤维束和神经,灰质和白质,皮质和髓质,网状结构。(二)中枢神经系统:位置——椎管内前后略扁的圆柱状两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外形一圆锥:脊髓圆锥六沟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2)、后外侧沟(2)1.脊髓31个节段:颈8、胸12、腰5、骶5、尾1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后角(联络神经元)侧角(交感神经元)薄束楔束内部结构上行纤维束脊髓丘脑束白质(前索、后索、外侧索)脊髓小脑前后束传导皮质脊髓束功能下行纤维束红核脊髓束反射前庭脊髓束2.脑:脑干、小脑、间脑、端脑位置:颅后窝内腹侧:椎体、椎体交叉延髓背侧:薄束结节、楔束结节腹侧:基底沟、小脑中脚(1)脑干外形脑桥背侧:菱形窝腹侧:大脑脚、脚间窝中脑背侧:上丘、下丘灰质:脑神经核、中继核内部结构白质网状结构外形:小脑半球、小脑蚓、小脑扁桃体分叶:绒球小结叶(古小脑)、前叶(旧小脑)、后叶(新小脑)(2)小脑小脑皮质内部结构小脑白质小脑核:齿状核、顶核、栓状核、球状核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背侧丘脑上丘脑外形后丘脑下丘脑底丘脑(3)间脑背侧丘脑:丘脑前核、丘脑内侧核、丘脑外侧核后丘脑: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内部结构组成:视交叉、视束、灰结节、漏斗、垂体,下丘脑乳头体重要核团:视上核(加压素)、室旁核(催产素)三条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外形五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主要脑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横回、角回、缘上回灰质:大脑皮质、基底核(豆状核、尾状核、杏仁体)(4)大脑内部结构白质:投射纤维(内囊)、连合纤维(胼胝体)、联络纤维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大脑皮质机能定位听区、视区、语言区等3.脑和脊髓被膜、血管及脑脊液的循环硬脊膜:硬膜外隙硬膜硬脑膜:大脑镰、小脑幕、硬脑膜窦(1)脑和脊髓的被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软脊膜软膜软脑膜:脉络丛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动脉环脑血管静脉:浅静脉、深静脉(2)脑和脊髓的血管脊髓前、后动脉动脉肋间后动脉脊髓的血管腰动脉静脉:与动脉相似(3)脑脊液循环脑室: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产生部位:各脑室脉络丛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三)周围神经系统1.脊神经数目: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组成:前根,后根(1)概述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脊膜支分支交通支后支前支:形成神经丛(2)神经丛:组成: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置:胸锁乳突肌深面1)颈丛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分支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膈神经(走行、分布)组成: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置:经斜角肌间隙和锁骨中点后上方至腋窝2)臂丛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支尺神经走行、分支分布和损伤后的表现桡神经腋神经3)胸神经的前支:12对(1~11对——肋间神经,第12对——肋下神经)分布成节段性:T2——胸骨角平面T4——乳头平面T6——剑突平面T8——肋弓平面T10——脐平面T12——耻骨联合和脐连线的中点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第1~3腰神经前支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4)腰丛位置:腹后壁,腰大肌深面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分支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分布股神经:走行、分支分布、损伤后的表现腰骶干(第4、5腰神经的前支)组成第1~5骶神经的前支尾神经的前支5)骶丛位置:骨盆后壁,梨状肌前方臀上神经臀下神经分支阴部神经坐骨神经:走行、分支分布、损伤后的表现2.脑神经序号名称性质纤维成分连脑部位出入颅分布Ⅰ嗅神经感觉性内脏感觉嗅球筛孔鼻黏膜嗅区Ⅱ视神经感觉性躯体感觉间脑视神经管眼球视网膜Ⅲ动眼神经运动性躯体运动中脑眶上裂上、下、内直肌内脏运动下斜肌、提上睑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Ⅳ滑车神经运动性躯体运动中脑眶上裂上斜肌Ⅴ三叉神经混合性躯体感觉脑桥眶上裂头面部皮肤、口鼻躯体运动圆孔、卵圆孔黏膜、咀嚼肌等Ⅵ展神经运动性躯体运动脑桥眶上裂外直肌Ⅶ面神经混合性躯体运动脑桥茎乳孔表情肌、泪腺躯体感觉内耳门下颌下腺、舌下腺内脏感觉舌前2/3味蕾Ⅷ前庭蜗神经感觉性躯体感觉脑桥内耳门内耳感受器Ⅸ舌咽神经混合性躯体运动延髓颈静脉孔咽肌、腮腺躯体感觉舌后1/3黏膜味蕾内脏感觉Ⅹ迷走神经混合性躯体运动延髓颈静脉孔咽喉肌、耳、硬脑膜躯体感觉胸腹腔脏器内脏感觉咽喉黏膜内脏运动Ⅺ副神经运动性躯体运动延髓颈静脉孔胸锁乳突肌、斜方肌Ⅻ舌下神经运动性躯体运动延髓舌下神经管舌肌3.内脏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1)内脏运动神经:1)特点:内脏运动神经自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或脊髓灰质侧角发出,必须进入内脏神经节内更换神经元,再发出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交感干:由交感神经节和神经节之间的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两旁,上起颅底,下至尾骨,于尾骨前左右合并而终。交感神经节:椎旁节和椎前节低级周围神经节节前纤维和分布中枢的位置节后纤维范围交脊髓胸1~腰3脊柱两旁节前纤维短分布范围广,除分感节段的灰质和脊柱前方节后纤维长布于胸、腹、盆腔神侧角器官外,还布于头经颈器官、全身血管皮肤的汗腺和竖毛肌副脑干副交感核所支配的器官节前纤维长不如交感神经分布广交脊髓第2~4骶附近或壁内节后纤维短一般认为大部分血管感节副交感核汗腺、竖毛肌无副交神感神经分布经1)内脏神经丛: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分布到脏器过程中,往往互相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内脏神经丛。(2)内脏感觉神经:1)内脏感觉神经特点:正常的内脏活动一般不引起感觉,强烈的活动才引起感觉;内脏对牵拉、膨胀和痉挛等较敏感;内脏痛往往是弥散的,定位不准确。2)牵涉性痛: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称牵涉性痛。(三)神经传导通路1.感觉传导通路:(1)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及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肌、腱、关节、皮肤的感受器脊神经节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2)躯干和四肢的痛、温度、粗触觉传导通路皮肤的痛、温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节脊髓后角神经原脊髓丘脑束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3)头、面部的痛、温度、粗触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痛、温触觉感受器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核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下1/3部(4)视觉传导通路视锥细胞视交叉双级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视杆细胞束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视辐射枕叶距状沟两侧2.运动传导通路:锥体系和锥体外系(1)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1/3部内囊膝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双侧)注: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核上瘫:指由于脑神经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引起的某些骨骼肌瘫痪。当一侧皮质核束损伤,受双侧皮质核束控制的下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骨骼肌,不出现瘫痪,只有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因只受对侧皮质核束控制,出现瘫痪,表现为对侧睑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的舌肌瘫痪。核下瘫:指由脑神经运动核及其所发出的纤维损伤,导致所支配的同侧骨骼肌瘫痪。(2)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内囊后肢中脑脑桥锥体锥体交叉(大部分)皮质脊髓束前角运动神经元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比较症状与体征瘫痪特点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反射早期肌萎缩上运动神硬瘫增高亢进有不明显经元损伤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软瘫减低消失无明显三、习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坐骨神经出骨盆的体表投影为()A.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B.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上、中1/3C.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D.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上、中1/3E.耻骨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2.穿经内囊膝的纤维束是()A.内侧丘系B.皮质脊髓束C.皮质核束D.脊髓丘脑束E.视、听辐射*3.使瞳孔缩小的神经是()A.视神经B.眼神经C.动眼神经D.迷走神经E.交感神经4.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A.面神经B.舌下神经C.上颌神经D.舌咽神经E.下颌神经5.支配三角肌的神经是()A.腋神经B.尺神经C.肌皮神经D.正中神经E.桡神经6.舌下神经核位于()A.中脑B.脑桥C.延髓D.间脑E.脊髓*7.右侧视束损伤可引起()A.左眼视野颞侧偏盲和右眼视野鼻侧偏盲B.两侧视野颞侧偏盲C.两侧视野鼻侧偏盲D.左眼全盲,右眼鼻侧视野偏盲E.右眼视野颞侧偏盲和左眼视野鼻侧偏盲8.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接受()A.三叉丘系纤维B.味觉纤维C.嗅觉纤维D.内侧丘系、脊髓丘系E.内脏感觉纤维*9.造成震颤麻痹的主要原因是()A.红核病变B.底丘脑核病变C.苍白球病变D.新纹状体病变E.黑质细胞病变10.管理舌前2/3味觉的神经纤维来自()A.迷走神经B.面神经C.三叉神经D.舌咽神经E.舌下神经11.腓深神经支配()A.腘肌B.腓骨长肌C.腓肠肌D.胫骨后肌E.胫骨前肌*12.一侧舌下神经损伤时,表现为()A.不能伸舌B.伸舌时舌尖偏向健侧C.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D.伸舌时舌尖向上卷曲E.伸舌时舌尖居中13.右喉返神经()A.绕主动脉弓后上行B.沿气管、食管之间垂直上行C.在甲状腺下动脉前与之相交叉D.支配喉外肌E.以上均不对*14.光照右眼,左眼无对光反射;光照左眼,右眼有对光反射,但左眼无对光反射,考虑是()A.左视神经损伤B.左动眼神经损伤C.右视神经损伤D.右动眼神经损伤E.视交叉中央部损伤15.成人骶髓约平对()A.第1腰椎B.骶椎C第1~2腰椎D.第2腰椎E.第11胸椎至第1腰椎*16.病变部位同侧水平以下痉挛性瘫痪,本体觉及精细触觉消失,对侧痛、温觉消失,考虑为()A.脊髓白质前连合损伤B.脊髓后索损伤C.脊髓侧索损伤D.脊髓前索损伤E.脊髓半侧损伤17.支配泪腺分泌的神经为()A.泪腺神经B.动眼神经C.眼神经D.面神经E.舌咽神经18.一侧视神经损伤后,引起该眼瞳孔()A.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B.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C.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存在D.直接对光反射存在,间接对光反射消失E.以上均不对*19.光照左眼,两眼均无对光反射,光照右眼,两眼均有对光反射,考虑损伤的部位是()A.左侧动眼神经B.右侧动眼神经C.视交叉中央部D.右侧视神经E.左侧视神经20.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舌肌无萎缩,提示病变位于()A.左颏舌肌B.右侧皮质核束C.左侧皮质核束D.右舌下神经E.左舌下神经*21.属于脑神经核的是()A.红核B.疑核C.黑质D.下橄榄核E.薄束核、楔束核*22.视交叉中央部损伤,可引起()A.两侧鼻侧视野消失B.两侧颞侧视野消失C.左眼鼻侧、右眼侧颞侧视
本文标题:第十二章神经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3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