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病历质控制度医教部一、病历质量的重要性病案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病案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逻辑性构成一份完整的价值极高的医学资料,同时也是临床、教学、科研的宝贵资料,更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病案质量管理与医院管理之间存在着相互相成的关系,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紧密。以提高病案质量管理为起点,不断完善医院各项管理环节,对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不断完善医院病历质量控制管理的环节,我院建立三级病历质控体系,二、三级病历质控体系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三级医师)(一)在科主任领导下,把好本科的质量关。指导下级医师的诊断、处理、手术和其他技术操作,帮助解决难题,提高下级医师的诊治和操作平。(二)负责门诊、病房、出诊、会诊、值班、查体等医疗预防任务。亲自参加或主持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主任医师和担任科主任或业务副主任的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或重点查房一次,并随时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指导病房医疗工作的改进。(三)督促下级医师贯彻包括处方、入院、分科、会诊、医嘱、病案书写、医疗统计、首诊负责、传染病报告等在内的各项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四)决定疑难病例的转诊。充分利用本院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尽量把病人留在本院解决。(五)主任医师任职一年内开始出专家门诊。副主任医师任职一年内开始出专业专科门诊。临床主治医师职责(二级医师)(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负责本科所管辖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二)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负责所管病员接诊、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执行情况。(三)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疑难、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四)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五)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七)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临床住院医师职责(一级医师)(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医师实行三年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二)对病员进行接诊、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检查工作。(三)书写病历。新病员的病历,应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及时完成出院病案小结,要求于病员出院后3天完成。(四)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及病员病情变化,提出需要会诊转院或出院的意见。(五)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要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六)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1次。上级医师查房或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进修医师、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差错事故除进行应急处理外,要及时向主治医师、科主任汇报。(八)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九)及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三、制度内容1、住院病历检查:运行病历的要求:根据山西省卫生厅印发的《病历书写规范》⑴时效性,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于书写满页的病历要及时打印出来按序夹入病历夹。⑵真实性,全面如实书写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及诊疗操作等情况。⑶完整性,各项内容项目齐全完整,语言流畅逻辑性强。⑷强调履行告知义务,医患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病危通知书等内容必须体现在病历中。运行病历检查:⑴临床科、组主任是病历质量总负责人,对本科病历质量负总责。⑵住院部各病区主任负责本病区病历的质控工作,对每份病历的书写质量把关,发现问题通知住院医师及时整改,共同抓好病历质量。三针科、康复科主任负责本部门住院病人的病历质量控制。⑶医教部每周抽查各病区不少于10份住院病历,对病历完成的及时性、病历满页打印的及时性和病历记录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检查,按病历质量标准评分,纳入绩效考核。⑷由医教部、科组织病历现场抽查,发现未完成者登记在案处理,纳入绩效考核。2、出院病历检查:检查流程:病人办理出院手续后——主管医生根据山西省卫生厅印发的《病历书写规范》整理、完善病历内容及书写质量(2天时限内)——送医保科进行医保核查(1天内)——病历返回临床主管医师,交各病区主任再次根据山西省卫生厅印发的《病历书写规范》审核、评分、确定病历等级(3天内)——交科主任核查确认(1天内)——患者出院后第7日下班前由主管医生将病历送至医院病案室归档。病案室7日内收回出院病历并记录未及时交回病历者,登记并纳入绩效管理。医教部每月对全院出院病历进行终末质量抽查。每月终末抽查各组出院病历(每位医师至少两份),发现问题予以考核质控医师及科室主任,纳入绩效考核。四、病历质量检查信息反馈1、病历检查结果通过整改通知书的形式及时反馈给科室及本人,2、医院将在每月一次的“医疗质量、安全例会”上通报病历质量检查情况、具体缺陷及奖惩等,反馈给各科室。3、科主任根据科室自查结果和医院检查结果,对本科室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并检查措施落实,做好记录。五、病历质量安全控制委员会组长:张睦雍(常务副院长)副组长:邓五星(医教部主任)成员:王爱荣(住院部主任)刘瑞萍(住院一区主任)、米玉凤(住院二区主任)张先娥(三针科主任)、尹晶鑫(康复科主任)病案室管理员、医教部干事职责1、监督执行有关病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制定本院病案管理的具体措施,并提出改进意见。3、组织每季度检查,评比各科病案质量。4、在临床医师和病案管理人员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促进病案质量和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5、发生重大问题应及时召开会议。优秀病历奖评制度医教部为贯彻落实山西省卫生厅《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我院决定每季度开展一次优秀病历奖评活动,通过病历质量评比,进一步推进我院内涵建设工程,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工作要求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病历是是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管理水平、医院文化、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具体体现,在涉及医疗争议时,又成为帮助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部门判定法律责任,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病历质量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科室要将本次优秀病历评选活动作为提高医务人员病历书写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抓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参加,切实做好此次优秀病历评选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㈡以评促改,务求实效。各科室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把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强化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等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将病历书写质量评比活动与日常医疗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的落实,务求取得实际效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㈢认真总结,持续改进。各科室要在组织实施优秀病历选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改进,逐步完善病历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病历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切实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水平。奖评制度具体执行方案参评范围:住院部一组、住院部二组病历评价以山西省卫生厅《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为依据,对病历书写质量进行全面评比,重点对参评病历内涵建设情况、核心制度、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应用适宜性、临床诊疗技术和合理用药等评价。参展病历要求:终末病历原则上随机抽取每个月每个病区3份出院病历总计6份(每组3份),分别是带教病历、疑难会诊病历、普通病历各2份,医教部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上旬到病案室随机抽取病历。病历评审:我院病案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依据山西省《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医疗部分)进行打分,总分值为100分,评分≧90分为甲级病历,每次从甲级病历中评选前2名为获奖者。专家对每次的病历评价进行现场点评。对于参赛获奖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方案详见《医疗质量奖罚制度》)。医疗缺陷管理制度医教部一、医疗缺陷的定义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诊疗过失的行为。医疗过失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都属于医疗缺陷。医疗缺陷是医疗问题、缺点、差错和事故的总称,多发生在检诊、用药、手术、抢救、医院感染、病历书写等环节上。二、医疗缺陷的内容重点突出医疗核心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诊疗操作常规的执行情况,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记录当事人缺陷1次。(一)、医疗核心制度:1、三级查房制度:保证查房次数和查房质量。(1)、患者入院48小时内无主治医师查房记录;(2)、每周主任医师查房少于1次。(3)、病历中缺三级医师查房记录或记录不符合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要求;2、首诊负责制: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原则,按“科室流程规范”要求接诊并做到合理分流患者。(1)、首诊医师拒绝诊治患者或推诿患者或未进行必要的病历记录;(2)、如属他科疾病,首诊医师未安排患者转诊,或收治非本专业患者;(3)、对病情涉及多科的患者,首诊医师未按患者的主要病情收住相应的科室。3、会诊制度:保证会诊到底时限和会诊质量。(1)、“急会诊”在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未到达;(2)、“需会诊”在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未到达;(3)、会诊医师不具备规定的资格。4、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应在患者死亡1周内讨论,由科主任或委托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主持,并记录于病历中。(1)、死亡病例未讨论;(2)、讨论时间超过规定期限;(3)、病历中缺乏讨论记录。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疑难病例是指诊断不清或治疗效果不佳的特殊病例,造成或可能造成多器官功能异常危及患者生命的病例为危重病例。由科主任或委托的副主任医生以上职称者主持,按规定时限进行讨论并记录于病历中。(1)、7日内未进行科内会诊或科间会诊;(2)、病历中缺会诊讨论记录。6、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医师要严守工作岗位,有事外出要告知值班人员去向,科室要建立医师交接班记录本,每班有记录,危重患者要书面及床头双接班。(1)、危重患者未进行书面交接班。(2)、未坚守工作岗位,出现脱岗;(3)、有事外出未告知值班人员去向(包括二线值班医师去他科会诊未告知值班护士);(4)、交接班出现漏交或漏接情况;7、医嘱制度:所有针对病人的处理必须有医嘱,检查结果及时归入病历。(1)、有医嘱而无检查报告单;(2)、有检查报告单无医嘱。(二)病历质量管理1、病历中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属乙级病历,记各级医生缺陷1次:(1)首页医疗信息未填写;(2)传染病漏报;(3)缺首次病程记录或首次病程记录中缺诊断依据或鉴别诊断、诊疗计划;(4)危重病例缺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人员查房记录;(5)有明显涂改、在病历中摹仿他人或代替他人签名;(6)缺有创检查(治疗)同意书或缺患者(近亲属)签名;(7)缺对诊断和治疗起决定作用的辅助检查报告单;(8)危重患者通知缺患者或授权人签名;2、病历中有下列情况之一即为丙级病历,记录各级医生缺陷3次。(1)死亡病例缺死亡讨论;(2)归档病历缺出院记录或缺入院记录(实习生代写入记院录视为缺入院记录)或缺病程记录或缺医嘱单;(3)危重患者缺抢救记录;(4)病历记录有误导致严重差错事故;(三)医技质量管理:标本接送准确,及时发出报告,加强质控,严格审核。1、未在规定时间内发报告;2、出现漏诊或错误报告;3、误接标本、遗失标本、误送报告而未及时处理。三、医疗缺陷管理体系(一)组织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医教部、护理部负责实施。1
本文标题:病历质控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4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