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四章成本控制(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显示答案隐藏答案)第一节成本控制概述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例题:成本控制的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答案:√例题2:以下原则中,不属于成本控制原则的是()。A.经济原则B.因地制宜原则C.以顾客为中心原则D.全员参与原则【答疑编号2314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成本控制的原则。关于成本控制的原则,教材中提到经济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全员参与原则和领导推动原则共四条。以顾客为中心属于成本降低的基本原则。二、成本降低与成本控制有区别:[例题1]关于成本控制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成本控制制度会受到大多数员工的欢迎B.对数额很小的费用项目,控制可以从略C.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D.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确定成本超支的责任人【答疑编号2314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没有人欢迎让人控制自己的成本,所以A不对;成本控制以完成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所以D不对。[例题2]成本降低属于绝对成本控制()【答疑编号231401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第二节标准成本及其制定一、标准成本的分类(一)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标准成本[例题2]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A.基本标准成本B.理想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现行标准成本【答疑编号2314010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例题3]正常标准成本从数额上看,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成本。【答疑编号23140105: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难以避免的损耗,所以大于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应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以体现激励性。(二)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例题5]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B.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发生变化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D.市场变化导致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答疑编号23140106: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例题]下列有关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B.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工时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D.企业可以在采用机器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时,采用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答疑编号23140107: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所以A错误;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其中并不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工时,所以B错误;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所以C正确;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并且两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所以D错误。第三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一)计算模式价差=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量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例题]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答疑编号23140108: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二)差异分析[例题]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B.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C.材料价格差异D.直接人工差异【答疑编号23140109: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材料价格差异是分析供应过程中产生差异原因的因素。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手写板图示1301-01手写板图示1301-02[例题1]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A.耗费差异B.效率差异C.闲置能量差异D.能最差异【答疑编号23140110: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例题]利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时,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答疑编号2314011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题中的表述是二因素法下能量差异的公式。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手写板图示1301-03第四节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一、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处理特点为了同时提供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和实际成本三项成本资料。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处理具有以下特点:(一)“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二)设置成本差异账户分别记录各种成本差异(三)各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各成本差异账户的累计发生额,反映了本期成本控制的业绩。在月末(或年末)对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两种:1.结转本期损益法2.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例题]期末标准成本差异的下列处理中,错误的是()。A.结转成本差异的时间可以是月末,也可以是年末B.本期差异全部由本期损益负担C.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期末产成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D.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答疑编号2314011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各成本差异账户的累计发生额,反映了本期成本控制的业绩。在月末(或年末)对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结转本期损益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利润”账户,或者先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利润”账户;二是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二、账务处理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1)成本计算账户设置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成本差异账户设置8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费用分配和差异结转方法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1;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0.5。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2)单位产品标准成本(3)本月生产及销售情况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本月完工入库数量24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4)有关成本计算的业务数据: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要求: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1)购入原材料;手写板图示1301-04(2)领用原材料;(3)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4)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5)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6)完工产品入库;【答疑编号2314011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业务编号借方科目借方金额贷方科目贷方金额(1)原材料90000材料价格差异1500银行存款88500(2)生产成本75000材料数量差异1500原材料76500(3)生产成本39200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000应付工资400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200(4)生产成本14700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75变动制造费用1500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5(5)生产成本9800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200固定制造费用1000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00(6)产成品134400生产成本134400(7)主营业务成本1300材料价格差异15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20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00材料数量差异1500直接人工资率差异1000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75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200说明:有关的计算过程(不要求考生写出):(1)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88500元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价格差异-1500元(2)领用原材料实际成本25500千克×3元/千克=76500元标准成本30元/件×2500件=75000元数量差异1500元(3)直接人工本月实际完成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成品数量-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700×0.5+2400-600×0.5=2450件实际成本40000元标准成本16元/件×2450件=39200元总差异800元手写板图示1301-05其中: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750小时-2450件×4小时/件)×4元/小时=-200元手写板图示1301-06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40000/9750-4元/小时)×9750=1000元(4)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15000元标准成本2450件×6元/件=14700元总差异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750小时-2450件×4小时/件)×1.5元/小时=-75元手写板图示1301-07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5000元-9750小时×1.5元/小时=375元(5)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10000元标准成本2450件×4元/件=9800元总差异200元其中:手写板图示1301-08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000元-1元/小时×11000小时=-1000元手写板图示1301-09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元/时×11000小时-1元/小时×2450件×4小时/件=1200元(6)完工产品标准成本:2400件×56元/件=134400元
本文标题:第十四章成本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4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