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教学目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理解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了解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教学重点】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理解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巩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教学难点】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学时】2讲课大纲案例:关于今日“老大哥”的追问案例:中国农民的“凤凰涅磐”1、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依靠的力量有什么变与不变?2、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些变化?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案例3:往日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案例4: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袁隆平案例5:周恩来用美国战俘交换钱学森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案例6:正确认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案例7:我国十大社会阶层视频:对话—新的社会阶层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视频:邓小平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案例8:从“神六”看人才使用环境和机制建设案例9:放飞七名博士引发的思考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案例10:西藏巨变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案例11:建国初期我党的一个重大决策——特赦554名国民党战犯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案例12:中国的宗教现状案例13: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突出特点与特殊地位案例14:新疆宗教的历史与现状案例15:疆独问题视频:“世维会”策划煽动7-5暴力事件全过程公布案例16:西藏与藏独问题视频:藏传佛教3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见专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践安排]做一次调查:主题有新时期的社会阶层状况分析等。【教案】案例1:关于今日“老大哥”的追问案例2:中国农民的“凤凰涅磐”思考:1、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依靠的力量有什么变与不变?2、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些变化?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依靠谁,团结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如何正确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如何正确认识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如何正确认识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所有这些都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本节主要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人民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4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依靠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含四层含义: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由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三个因素决定。(1)我国的性质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特点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2)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3)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2、工人阶级队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2)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岗位流动加快。工人阶级队伍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他们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并没有改变。3、保障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的具体措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必须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1)通过政治、经济、法律、舆论、行政等手段,切实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工人群众的权益,支持工人群众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不断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组织职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3)广大职工群众要增强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4)各级工会组织要抓住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维护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经济权益,重点解决农民工、下岗和特困职工遇到的生产生活问题。(二)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51、现阶段为什么农民是基本依靠力量?(1)农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即农民不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农村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2)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农民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2、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主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对三农问题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2)要教育、引导、支持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国家主人翁观念,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农村实习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为什么工人阶级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1)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2)时代特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案例3:往日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案例4: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袁隆平案例5:周恩来用美国战俘交换钱学森6知识分子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美好精神产品的重要创作者。知识分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知识分子也是我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2、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经济增长点上的主要支撑因素,他们对加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作为“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继续发挥好知识分子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是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对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要给予重奖,并形成规范化的奖励制度。(3)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并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使其发扬“热爱祖国、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案例6:正确认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案例7:我国十大社会阶层视频:对话—新的社会阶层(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2、受聘于外资企业和管理技术人员3、个体户74、私营企业主5、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6、自由职业者等(二)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是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紧紧相连的。具体来说,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1、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化引起就业多元化。3、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社会阶层变化。(三)如何看待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换、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他们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他们的劳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他们的工作开拓了就业途径。第三,他们的创业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为2433万户,注册资金3435.79亿元;私营企业202.85万户,注册资本总18212.24亿元。私营企业共创造产值12316.99亿元,营业收入11484.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45亿元,出口创汇折合人民913.47亿元。2001年,全国各类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有2713.86万人。这一年,私营企业吸纳了国有下岗职工达58.61万人。这就为缓解就业压力,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新的社会阶层都有一种不屈的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社会阶层在我国已经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生力量。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案例8:从“神六”看人才使用环境和机制建设案例9:放飞七名博士引发的思考(一)“四个尊重”是一个有机整体8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劳动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1、劳动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2、知识地一种重要资源3、人才是知识的载体4、创造本身是一种劳动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着眼点在于坚持群众路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二)“四个尊重”方针的必然性1、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2、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3、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4、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95、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首先,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其次,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在全社会建立起平等竞争的有效机制,排除权力对社会正常竞争秩序的干扰,形成有利于贯彻“四个尊重”的社会环境。再次,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对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在政治上给予肯定,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予保护。同时,建立激励和保护创造的社会机制,对成功创造者给予奖励,对创造成果给予保护。视频:邓小平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四、巩固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
本文标题:第十四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4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