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第十章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第十章语文教学设计技能第十章语文教学设计技能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并掌握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和方法。2.掌握教学目标确定、说课及其教案编写的要求和方法。3.掌握教材研究和处理的技巧。4.形成语文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的基本技能。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教材处理技巧、教学目标处理技巧和教案编写2.难点:说课的要求与方法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讲解为主,适当互动。一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解研讨,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二是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进行分项教学训练,逐步形成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技能。四、课时安排:8学时,其中训练5学时。教学过程:语文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研究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并确定教学策略;然后分析学情,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最后,以教案等形式呈现出来。可见,在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主要是研究和处理教材的技能、教学过程设计的技能与教学设计呈现的技能。一、教材的研究与处理研究和处理教材就是要从使用教材的角度,从教学的角度去实施具体的教材分析与处理技术。所以,研究和处理教材的实质是对教材进行加工,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换言之,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调整、加工和组合的结果。研究和处理教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抓关键、明取舍、定角度。(一)抓关键抓关键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所应具备的第一大技能。从教学的角度看,教材的关键之处主要体现在教材特点、重点和难点的地方。1.抓特点抓住教材特点使之在教学中更为鲜明,这是处理教材的首要技能之一。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应注意抓住教材的特点,以便作为教学的主要着眼点。案例一:《诗词五首》教学设计(片段)1[1]2.抓重点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抓住教材的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作为教学的重心,使之成为教学的重点,也是研究和处理教材的重要技能之一。同册教材或同一篇课文面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重点,那么什么教材内容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呢?案例二:《〈呐喊〉自序》教学设计2[2]3.抓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教学的目标要求来判断教材的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是教学的难点,并采取相应的化解策略,是研究和处理教材的又一重要技能。案例三:《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片段)(二)明取舍语文课程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的不同之处是,后者的教学内容相对确定,知识点是明确的,而语文的教材具有不确定的品质和难以把握的特征,这给语文教师处理教材带来了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进行理性地取舍和明智地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所应具有的第二大技能。那么,如何对教材与教学内容进行理性取舍和明智选择呢?案例四:《敬畏自然》教学设计(片段)1.明确取舍内容。选取教学内容必须为学生的学习需要着想,它要求所选内容必须是:(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3)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智力。(4)有利于学生领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5)有利于学生借助教材范例,领会观察、积累、联想、表达的方法技能,同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遵循取舍的要求。(1)遵循教学目标。钻研教材时举握的材料可能有很多,但处理教材时应取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材料,放弃与教学目标关系不甚密切的材料,甚至“忍痛割爱”。(2)遵循主体。钻研教材时了解的情况可能比较全面,内容也比较丰富,但处理教材时应取与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放弃与主要内容关系不甚密切的材料。(3)遵循学情。钻研教材时教师对有关问题的观点可能掌握得较多,但教学时应取与学生实际(如认知规律、学习风格等)契合机率较大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3.把握取舍途径取舍教材,可从三方面入手:(1)取舍内容。如案例四中修改后的设计就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忽略文字较为艰深的6到10自然段,选择了前五自然作为教学的突破点。(2)取舍资料。如案例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参考材料极其丰富,有故事、实例等,但教学时只选取名言和名句,因为名句、名言短小而精警,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也容易记忆。(3)取舍观点。如案例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很多,如征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相融等,在教学中可以简单展示,但教学设计只能从实际出发,选取比较合理的一种观点贯穿教学全程。(三)定角度一篇课文虽然内容是固定的,但因为涵义丰富,各人的理解不同,教学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处理教材时,就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最佳的角度进行教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这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所应具有的第三大技能。那么,如何给教材确定角度呢?案例五:《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片段)以上的教学设计,在选择和确定教学角度的依据方面,一是角度的新颖性,二是学生的兴趣,三是角度的深刻性,衡量标准是教学目标与适宜师生对话。这给我们选择和确定教学角度带来很大启示。首先,最佳的教学角度实际上指的就是最适宜师生对话的角度,因为选择适宜师生对话的角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其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给教材确定角度。1.选择有新意的角度按照常有的规律去阅读,学生的阅读思路也就比较单一,事实上,读者阅读的视角不同,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角度,而应该选择较为新颖的角度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例如案例五,选择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角度对《十八岁出门远行》进行教学,属于常规性的教材处理角度,而叙事形式的角度,就很有新意。因为学生初次接受这样的先锋小说,都反映“别扭”“不习惯”“似懂非懂”,也就是说,这种不一样的叙事形式在深刻地冒犯着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感受世界的方式。而让学生品味甚至接受这种冒犯,无疑是拓展学生审美空间的一个有益尝试,并必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2.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案例五”,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角度进行教学,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小说起教师就已经是如此教学了,再加上同单元其他传统小说解读大都也如此,所以学生并不感到新鲜,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虽然他们对小说的叙事形式感到“别扭”“不习惯”“似懂非懂”,可就因为其不懂,才更能触发其求知的欲望,也因为强烈的求知欲,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选择小说的叙事形式作为教学的角度,不仅可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更利于生本、师生对话。3.选择有深度的角度教材的涵义是丰富的,其内涵层面必有浅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视野、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选择能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的角度。例如案例五,如果选择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角度进行教学,就很容易肤浅地将《十八岁出门远行》处理成一个成长故事的主题来解读,那必然无异于买椟还珠。因为作为余华先锋小说的发轫之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主要告诉人们小说“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的问题。所以选择有深度的角度进行教学,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把握文本主旨,也更容易实现提高认识、启迪思维的教学目标。二、教学过程设计优秀的教学过程设计都具有很大的“弹性”。语文教学过程设计必须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超前性、预测性,二是差距性和不确定性,三是创造性和想象性。语文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设计:(一)根据学情设计教学过程1.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设计教学过程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可见,学习语文的兴趣和需要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内部动力。所以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有助于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认知建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应看作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自己新的经验。案例六:《雨霖铃》教学设计(片段)3.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教学过程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正如奥苏贝尔说:“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教学设计要从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入手。起点能力是学生习得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它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效。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起点能力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更大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只有从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除了对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进行分析,我们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滋味。案例七:《剪枝的学问》4.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设计教学过程尽管处于小学或中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有其共性,但每个人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反馈等的速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都是个性化的,即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又称学习偏好,指学生对不同学习条件的偏好或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就必须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例如就写作和口语交际教学看,农村中、小学生的不自然“口语表达”和“写作”状态就屡见不鲜。因此,农村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学生的学习风格,在创设教学情境时,独具慧眼,选择并引入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且富有地方特色的资源,让他们也能“说”好和“写”好。5.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对于态度情感是教育目标给予了以往所没有的重视,而语文教学进行情感体验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因素。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均文质优美,形神俱佳,其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与情致。这就要求教学过程设计中应该格外注重情感体验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感性思维能力,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注重感性体悟的诱导,提倡多元性的探索。(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1.可以通过提炼教学主题设计教学过程所谓提炼教学主题,实际就是设计教学思路,就是这堂课分几部分(板块)来讲。教学主题是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整体教学结构中的一个小单元。它不单纯是指教学内容的主题,它可以说是—个教学目标的主题。它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策略、教学思想的主题。提炼教学主题关键在于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富有创意的设计课堂活动。能否提炼出恰当有效的教学主题,标志着一个语文教师的钻研、处理教材的水平和创造力。在运用教学主题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要区别教学主题设计与话题教学。话题设计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抓住课文内容的关键问题作为教学突破口,具体说提炼一至两个有关文章整体理解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从而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或者找出课文的关键段和关键句,让学生根据上下语境,前后勾连,反复阅读,仔细体会,深入思考。这一至几个关键的教学问题,既能带动对全篇文章的理解,又能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案例八:感知品味领悟提升——《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2.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支架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支点就是课堂中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或学生特点而选择便于教与学行为的枢纽或平台。有时一篇课文比较复杂,读者一时不易把握文脉,这时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文本特征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重难点,选取一个或几个切入口作
本文标题:第十章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6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