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花卉白粉病的防治花卉白粉病的防治中文名称:花卉白粉病英文名称:中文别名:花卉白粉病、蔷薇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菊花白粉病拉丁学名:Sphaerothecapannosa、Sphaerothecafuliginae、Erysiphaecicheracearum、Podosphaeraoxyacanthae为害作物:花卉。白粉病可使月季、玫瑰、蔷薇等木本花卉的苗木染病,也能使菊花、,凤仙花、瓜叶菊、福禄考等草本花卉秧苗染病。为害症状:主要在叶片、嫩梢上布满白色粉层,白粉是病原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病菌以吸器伸入表皮细胞中吸收养分,少数以菌丝从气孔伸入叶肉组织内吸收养分。发病严重时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外卷曲,叶片枯-死早落,嫩梢向下弯曲或枯死。病原菌形态特征:发病特点:白粉病的病原为一类专性寄生菌,在同一种植物上,有时可以被一种以上的白粉菌侵染。蔷薇白粉病(Sphaerothecapannosa)是月季、玫瑰、蔷薇、桃花等苗木普遍发生的病害。蔷薇白粉病菌一般以菌丝体在休眠芽内、病叶、病梢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当气温17-25℃、湿度大时病害重,尤以21℃、空气相对湿度97%~99%时发病最重。凤仙花白粉病(S.fuliginae)可侵染凤仙花、百日草、波斯菊、大金鸡菊、三色堇、木槿、玫瑰、瓜类等。有人认为律草单丝壳菌(S.humuli)可侵染凤仙花。律草单丝壳在高温高湿时发病重。菊花白粉病(Erysiphaecicheracearum)可侵染紫藤、枸杞、凌霄、福禄考、风铃草、美女樱、飞燕草、蜀葵、菊花、瓜叶菊、金盏菊、百日草、非洲菊、金光菊、大丽花、向日葵等秧苗(苗木)o有人认为菊粉孢(Oidiumchrysanthemi)是菊花白粉病的主要病原,并侵染瓜叶菊、非洲菊等。菊花白粉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在南方和北方温室不存在越冬问题。以20~24℃、空气干燥时发病最重。菊粉孢以子囊果在受害组织上越冬,翌年子囊果开裂,散出子囊孢子借风传播,在温和、干燥天气下发病重。山楂白粉病(Podosphaeraoxyacanthae)可侵染山楂、榆叶梅、麻叶绣线菊、中华绣线菊等。此外,还许多白粉病病原。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繁殖如月季有高抗白粉病的品种。2、清除病源及时清扫落叶残体并烧毁。不用可能带有白粉病菌的床土培育容易感染白粉病的秧苗。不用有白粉病的母株扦插、分株。避免适合白粉病菌生长的最适湿度持续时间过长。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下列可湿粉药剂防治:25%粉锈宁2000倍液,或45%敌唑铜2500-30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刚发生时,也可用小苏打500倍液,隔3天一次,连喷5~6次。白粉病系真菌性病害,多危及花卉的嫩叶、幼芽、嫩梢和花蕾,被害花卉主要有月季、蔷薇、玫瑰、牡丹、栀子、倒挂金钟、芍药、菊花等数十种。根据笔者多年观察和防治经验作一简介。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严重时可侵染叶柄、嫩梢、花梢、花芽、花梗、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病部表现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色粉斑,感病部位略显褪绿或呈畸形。条件适宜时,粉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其上布满白色粉状霉。发病严重时,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背卷曲,嫩梢向下弯曲,花期明显缩短或花蕾不能正常展开。该病害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下发生严重。氮肥施用过多,土壤中缺钙或过干的轻沙土都有利于发病。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其防治方法如下:一、所用土壤及器皿要经过严格消毒。二、繁殖时选栽抗病品种。如月季可选白金、女神、爱、斯米拉达、金凤凰等。三、栽培环境。注意通风透光,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四、合理施肥,氮、磷、钾应该配合使用,尤其要增加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五、早春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瓜叶菊忌用石硫合剂,以免发生严重药害),或在波美0.5度的石硫合剂药液中加入少量洗衣粉(每50公斤药液加50克),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发病前也可喷洒65%代森锌600倍液保护,发病后及时剪除发病枝叶烧毁,然后喷洒50%多菌灵500-800倍液,施药间隔期10-15天;或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于下午4-5时喷雾,间隔2-3天,连续2-3次,效果也不错。生长期可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二硝散200液进行喷雾防治。
本文标题:白粉病的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7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