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复习提纲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复习提纲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1、原始运输方式:手提肩扛。2、古代运输方式:马、马车、船。3、现代运输方式: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4、为什么说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1、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被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2、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陆、海、空交通运输网发达,形成了立体化的交通;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祖国大陆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建于1984年,是从上海——嘉定。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公路比较多。◇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坚固、坡度和缓,没有急弯,来向和去向车道之间有隔离带,保证交通运输畅通无阻,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3、※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南北向铁路线(纵)京沪线(北京—上海)东西向铁路线(横)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京九线(北京—香港)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广线(北京—广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陇海线(兰州—连云港)焦柳线(焦作—柳州)沪杭线(上海—杭州)浙赣线(杭州—株洲)湘黔线(株洲—贵阳)贵昆线(贵阳—昆明)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铁路线的命名:①以起止点城市的一个字命名;②以起止点所在省区的简称命名;③以起点所在省,终点所在城市的简称命名。火车的车次和时刻:由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远离北京的列车)编为单次,驶向北京的列车(驶近北京的列车)编为双次。火车时刻表中的“↓(↑)”表示“过站不停”和列车的行驶方向(上行,下行)。三、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1、什么是交通运输枢纽?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2、交通运输枢纽的作用:为旅客、货物办理中转、发送、到达等业务。交通枢纽的类型:单一交通运输枢纽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3、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铁路枢纽所属省(市)经过该枢纽的铁路干线北京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沈阳辽宁京哈线、哈大线郑州河南京广线、陇海线株洲湖南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兰州甘肃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徐州江苏陇海线、京沪线成都四川包成线、成昆线、成渝线四、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1、选择客运或货运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与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运输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除了考虑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外,还要考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飞机汽车火车轮船运价最贵较贵较便宜最便宜运速最快较慢较快最慢运量最小较小较大最小最佳选择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且数量不大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火车由专列运送)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不能水运就用火车)特点速度快,价格高,受气候影响大机动灵活,“从门到门服务”行程固定,风雨无阻受气候影响大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农业与我们1、农业的定义: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2、农业的劳动对象: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也是动、植物本身。3、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4、农业的分类: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农业还包括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1。5、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这样的农业生产部门,叫做种植业;产品包括粮食、经济作物和瓜果蔬菜。6、林业: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叫做林业。产品包括木材、苗木和水果。7、牧业:在牧区,牧民靠放牧牲畜而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这样的生产部门,叫做畜牧业。产品包括牛奶、牛羊肉、动物皮毛等。8、渔业:在水域(包括淡水和海水)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称为渔业。产品包括各种鱼类、虾类、贝类、海带、紫菜等。9、副业:是相对前四个产业而言的,它的定义不是非常绝对的。它的产品包括禽:蛋、猪肉等。二、农业的地区分布1、※东部与西部的差异(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西东农业部门畜牧业(主要)、种植业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畜牧业:内蒙古(“草原牧场”)、新疆(“山地牧场”)、青海、西藏(“高寒牧场”)四大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林区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林区包括横断山区;东南林区包括武夷山、台湾山,属于人工林区。※南方与北方种植业的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地区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一年几熟)主要作物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北旱地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小麦大豆、花生甜菜秦岭-淮河以南水田一年两到三熟水稻油菜甘蔗◇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而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两种小麦以长城为界。2、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南稻北麦”分布;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甘北甜”分布;棉花:新疆南部【长绒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后三者属于经济作物。3、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有两个在北方(松嫩、三江平原),其余七个在南方(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江汉、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九大商品粮基地图:4、我国的优良牧种:新疆——细毛羊;内蒙古——阿拉善骆驼、三河牛、三河马;青海——青海牦牛;西藏——西藏牦牛、藏南绵羊、藏山羊;宁夏——宁夏滩羊。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法:“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易水土流失)的地区;“宜粮则粮”(平坦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宜牧则牧”(降水较少、牧草丰富的地区);“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区)、发展基塘农业、生态农业和立体农业。3、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农业技术装备、农民文化技术水平。四、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挑战: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的严峻挑战。2、对策:要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面要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两高一优”)农业。3、基塘生产的好处:①塘泥肥田,蔗叶喂鱼,蚕粪喂鱼;②(最大好处)废物变宝,综合利用;③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十分有利(结合导学案上的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图);4、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建设方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退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交通与对外联系—临海,进出口方便;地形—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多河流;气候—东部地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第三节工业的分布和发展一、工业与我们1、工业的定义: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2、工业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3、工业部门的划分: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是重工业,如钢铁工业(经济实力的标志)、机械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是轻工业,如纺织工业、食品工业。二、工业的空间分布1、工业的空间分布(沿海、沿河、沿江、铁路沿线):(1)京广、京哈、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2)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3)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4)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厦门、汕头、深圳、珠海、海南省)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2、◇辽中南工业区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属于资源型工业。3、沪宁杭工业区从外国进口大量的铁,在本国发展钢铁工业,然后产品销往本地,属于临海型和市场型工业。这两个工业区都发展钢铁工业。4、辽中南工业区的钢铁工业中心有鞍山和本溪;沪宁杭工业区的钢铁工业中心有上海宝山等。5、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6、四大工业基地比较表: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工业发展特色发展条件工业部门辽中南地区沈阳、大连鞍山、辽阳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1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2海陆交通便利,以铁路为主;○3重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钢铁(鞍山、本溪)机械(沈阳)化学(辽阳)造船、化学、石油(大连)京津唐地区北京、天津、唐山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基地○1丰富的铁、石油、海盐资源○2有统一的电网○3交通便利○4靠近山西、内蒙古等能源基地钢铁、制碱、石油、化工、电子等沪宁杭地区上海、杭州、南京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2雄厚的科技力量○3统一电网○4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1钢铁、机械、纺织(上海)○2机械、纺织、化学(杭州)○3机械、电子工业(南京)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靠近香港、东南亚、多华侨,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等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①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②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③产品更新换代快。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电子和信息类产业、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沼气、核电、风能、太阳能)等一批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正在形成。4、分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5、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侧重点: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内陆地区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地理之最我国纵向最长的铁路----京哈—京广线我国最大的煤码头----秦皇岛(大秦线终点)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株洲我国东北最大的铁路枢纽----沈阳我国跨省会最多的铁路线----京广线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我国甘蔗分布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广西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上海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京津塘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我国横向最长的铁路----兰新—陇海线我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第二)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兰州我国跨省区最多的铁路线----京九线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最大的林区----东北林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我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上海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关村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长江三角洲)
本文标题: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7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