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讲评.
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讲评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红楼梦》的一大写作特点是描写的客观性,作者绝少站出来议论。我们可将《红楼梦》比作一席的酒筵,酒筵摆好,厨师就不再出现,任凭你去消受。而我们许多作家,制好一道“菜”,就在顾客面前地解说示范,真是多余。A.琳琅满目品尝絮絮叨叨B.五光十色咀嚼絮絮叨叨C.五光十色品尝喋喋不休D.琳琅满目咀嚼喋喋不休1.D琳琅满目: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多指书籍、工艺品;五光十色:形容色泽绚丽,种类繁多;品尝:细致地辨别滋味;咀嚼:①动用牙齿磨碎食物。②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其寓意、含义;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2.依次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A.时穷节乃见天长地久有时尽已是黄昏独自愁B.时穷节乃见曾经沧海难为水西北望长安C.居高声自远天长地久有时尽西北望长安D.居高声自远曾经沧海难为水已是黄昏独自愁2.B3.适度而无私的爱才能久长。3.下列诗句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达。(4分)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他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泉为什么干了呢?我盖起一道堤坝把它拦起给我使用,因此泉干了。评分建议:4分。“适度”“无私”“爱”“久长”,每点1分。4.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声响悦耳动听。请根据图示,在横线上补写琵琶声传入耳中的过程。要求运用比拟手法,不超过35字。(5分)拨动琴弦,,于是听到悦耳的声音。(评分建议:5分。每层意思2分,拟人手法1分。拟人手法运用一处即可)声源振动鼓膜振动声波→→空气空气空气跟着振动,欢快地催生了声波;声波以空气为媒介,轻轻拍打耳膜二、文言文阅读(18分)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前年五月,大霖雨杀麦,河溢东畿浸下田。已而不雨,至于八月,菽粟死高田。三司有言:“前时溢博州,民冒河为言,得免租者盖万计。今岁秋当租,惧民幸水旱因缘得妄免,以亏兵食.慎敕有司谨之。”朝廷因举田令,约束州县吏。吏无远近,皆望风恶民言水旱,一以农田敕限.甚者笞而绝之。前年五月,连绵的大雨毁坏了麦子,(接着)黄河泛滥淹没了京城东部附近的洼田。不久,天又大旱,直到八月(没有下雨),高地里的豆类、粟类等作物干死。三司(宋代最高行政机构)提议:“以前黄河在博州泛滥时,老百姓曾经假冒黄河灾害提出减免赋税的要求,结果得以减免赋税的百姓数以万计。今年秋天交赋税,恐怕百姓又要借水旱为由妄图减免赋税,从而使军粮减少,因此朝廷应郑重下令让有关官员谨慎处理。”朝廷于是发布了严格征收赋税的命令,要求州县官吏执行。官吏们无论远近,都迎合朝廷旨意讨厌百姓说水旱灾情,全部按照农田数目,依照规定缴纳赋税,甚至用鞭打方式禁绝报告灾情。畿之民诉其县,不听;则诉于开封,又不听;则相与聚立宣德门外,诉于宰相。于是遣吏四出视诸县。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最后视者还,言民实灾,而吏徒畏约束以苟自免尔。天子闻之恻然,尽蠲畿民之租。余尝窃叹曰:民生幸而为畿民,有缓急,近而易知也。雨降于天,河溢于地,与赤日之出,是三者,物之易见也。京城附近的老百姓上告到县里,没有答理;于是就上告到开封,还是没有理会;(百姓们)于是聚在一起在宣德门外站立,上告宰相。于是(宰相)派遣官吏到附近诸县四处调查。视察的官员回来,有的说受了灾,有的说没有受灾,然而说没有受灾的占十之七八。。最后巡查回来的,说百姓确实受灾了,而各级官员只是惧怕朝廷命令,为苟且保全自己罢了(才不愿说出实情)。皇帝听说这件事后很同情,全部免去京城附近百姓的赋税。我曾经私下感慨道:这些百姓幸运地生(活)在京城附近,遇到急难,离朝廷近,容易被知晓。大雨从天而降,河水淹没农田以及烈日高挂天空,这三种自然现象,很容易看见。前二三岁,旱蝗相连,朝廷岁岁随其灾之厚薄,蠲其赋之多少,至兵食不足,则岁籴或入粟以爵而充之。是在上者之爱人,而仁人之心易恻也。以易知之近,言易见之事,告易恻之仁,然吏一壅之,几不得达。况四海之大,几万里而远,事之难知,不若霖潦赤日之易见者何数!使上有恻之之心不得达于下,下有思告之苦不得通于上者,吏居其间而壅之尔,可胜叹哉!前两三年,旱灾蝗灾接连发生,朝廷年年根据灾情轻重,免去相应赋税,等到军粮短缺时就向丰收地区多收购粮食或者用官爵换粮食来补充。这样看来,皇帝爱护百姓,仁者的心容易产生恻隐之情。(即使)处于很容易了解情况的京城附近,陈述容易看清的事情,向容易产生恻隐之心的仁人禀告,然而官员一旦从中阻隔,情况就差点儿不能上达(到朝廷)。况且广阔的天下,几万里远的地方,(很多)事情很难知晓,不像大雨、积水、烈日很容易看见,(这样的情况)怎么数得清呢?假使皇帝有恻隐之心不能施恩于百姓,百姓有计划上告的苦楚不能传达到皇上,就是中间官吏阻隔造成的,(对此)能禁得住感叹之情吗?扶风为县,限关之西,讵京师在千里外,民之不幸而事有隐微者何限,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人。而民之志得不壅而闻于州,州不壅而闻于上,县不壅而民志通者,令与主簿、尉达之而已。王君圣纪主簿于其县。圣纪好学有文,佐是县也,始试其为政焉,故以夫素所叹者告之。景佑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庐陵欧阳修序。扶风作为一个县,隔在潼关的西面,距离京城在千里之外,百姓的灾难尚且不能被察觉的情况一定会很多,那些能决定百姓生死存亡、是否得到公正对待的人,就是县令、主簿以及县尉这三个。百姓的意愿能够不被阻塞,能让上级州官知晓,州官(信息)不被拥堵能让上级知晓,州县不阻塞,百姓意愿传达到上面,就靠县令、你、县尉来做到了。王君圣纪到扶风县做主簿。王圣纪喜欢学习,文辞较好,到扶风做官,是从政的开始,所以把我一直所感叹的事情告诉你。6.B恶:讨厌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亏兵食亏:短少B.皆望风恶民言水旱恶:凶狠C.告易恻之仁恻:同情D.然吏一壅之雍:堵塞7.C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一以农田敕限而吏徒畏约束以苟自免尔B.甚者笞而绝之而仁人之心易恻也C.则诉于开封则岁籴或入粟以爵而充之D.然吏一壅之使上有恻之之心不得达于下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视者还,而或言灾,或言否,然言否者十七八。(4分)【答案】视察的官员回来,有的说受了灾,有的说没有受灾,然而说没有受灾的占十之七八。(关键点:4分。每句1分,语言通顺1分)⑵民生幸而为畿民,有缓急,近而易知也。(3分)【答案】这些百姓幸运地生(活)在京城附近,遇到急难,离朝廷近,容易被知晓。(关键点:3分。“畿民”“缓急”“易知”各1分)⑶其能生死曲直之者,令与主簿、尉三人。(3分)【答案】那些能决定百姓生死存亡、是否得到公正对待的人,就是县令、主簿以及县尉这三个。(关键点:3分。“生死曲直”、句式、语言通顺各1分)8.希望王圣纪能上下通达,体恤民情,恪尽职守。(评分建议:3分,每层1分,意思对即可)8.作者“以夫素所叹着告之”的目的是什么?(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1)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2分)(1)秋风乍起,候鸟高飞。(评分建议:每层1分)9.(2)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请简要分析。(4分)(2)“堪惜”“堪惊”:直抒胸臆,凸现主观感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评分建议:4分。发语1分,感受2分,基调1分)9.(3)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3)对时光流逝的哀伤痛惜;对家乡的思念;对塞北行迹的追怀感慨;对前程的迷惘。(评分建议:4分。每层1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1)患不知人也(2)周公吐哺(3)以手抚膺坐长叹(4)转轴拨弦三两声(5)塞上燕脂凝夜紫(6)蓝田日暖玉生烟(7)虽一毫而莫取(8)沙场秋点兵【评分建议】8分。每空1分,有错、漏、多字则该空不得分。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11.文中今日阳关和古代阳关各有什么特点?采用古今对比的写法有何作用?(6分)11.今日阳关:四野无人,唯存烽燧,寂静荒凉。古代阳关:车马喧嚣,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突出阳关沧桑变化,引发联想,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评分建议:6分。第一问4分,每点2分;第二问2分)12.第四段文字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12.①引用古诗,叙写阳关景色,突出其地理气候特点;②衬托,以苍蝇嗡嗡声反衬阳关的寂静;③拟人,“烽燧”守候着静寂,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评分建议:4分,每点2分,手法1分,分析1分,答出2点即可)13.分析文中“伟人的时代,常常是伟人一个人的时代”这句话的含义?(4分)13.⑴伟人号令天下,掌控整个时代;⑵建非常之功,使国家强盛;⑶但伟人也会破坏自己的功业;(4)甚至利用权力纠正错误。(评分建议:4分,每点1分)14.探究小说题目“琴声缉凶”的妙处。(6分)14.①突出文章主体内容,深化主旨;②以之为线索,将所见所闻所思串联起来,使全文形成有机整体;③“阳关月”是古老意象,内涵丰富,便于融古今于一炉,增加诗意氛围;④“阳关月”照古照今,便于引发对历史的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答出任3点即可)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15.文中所论述的“渐”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15.⑴极微极缓;⑵渐进不停;⑶迷惑性强。(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16.从文中看,“渐”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16.⑴“欺骗”人生,使人感到“生的意趣”,而不觉人生无常;⑵隐蔽事物变迁的痕迹,让人堪受境遇的变衰;(3)隐蔽时间流逝的痕迹,让人以为生活恒久不变。【评分建议】共6分。每点2分。17.联系最后两段文字,谈谈画线的诗句给你哪些人生启迪。(6分)17.(1)领悟人生,不被“渐”所迷惑欺骗;(2)珍时惜时,不虚度短暂的人生;(3)知事明理,顾及全体而非局部利益;(4)心胸阔大,不为蜗角之利而争斗;(5)见微知著,从细小事物中认识整个世界,感悟深刻的道理。(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七、材料作文“等待”19.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人的一生中等的事情很多。等,能让人期盼希望,发现美好;等,也能让人无为地消磨时间,最终一事无成。有人在等中枝叶干枯,有人在等中成了一棵常青藤。文科附加题讲评译文义是各种事情的开端,是一切利益的本源,这是才智平庸的人认识不到的。认识不到就不明事理,不明事理就会追求私利。追求私利的做法肯定是靠不住的。根据道义去行动就不会有做不成的事情了。臣子与臣子谋划做坏事,尚且有人赞同,又何况国君和他的臣子谋划施行道义,还会有谁不赞同呢?不只是臣子们赞同,天下的人都将赞同他。19.以义动则无旷事矣/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又况乎人主与其臣谋为义/其孰不与者/非独其臣也/天下皆且与之。(每处1分)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20.主持编写《吕氏春秋》的是▲,他提出“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其为▲(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答:吕不韦杂家(2分)21.画线文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看法?(2分)答:施行道义,
本文标题: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讲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9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