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加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总结毕思峰,崔香梅化工学院2014年7月14日至18期间,我随导师崔香梅副教授一起参加了“12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altLakeResearch”(第12届国际盐湖会议),此次会议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中信国安第一城会议中心召开,由国际盐湖学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承办。本届盐湖会议还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青海省科技厅、山西运城市人民政府、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国际盐湖会议是由国际盐湖学会组织的系列盐湖专业会议,是盐湖研究最高水平的专业研究学术交流会,每3年举办一届,本次会议是继1994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以来第二次在国内举行。会议主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担任,以“未来盐湖,全球可持续性研究与发展”为主题,从地质学、盐湖学、盐类资源综合调查与开发、生态及环境保护等多领域、多角度对盐湖研究进行了探讨。大会主报告厅现场来自中国、荷兰、美国、日本、比利时、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盐湖领域的盛会。包括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神户大学、犹他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和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的众多知名学者。历时五天的会期中,有10位盐湖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作了大会特邀报告,报告内容精彩纷呈,涵盖了死海航行史、盐湖地质、水盐体系相图、盐湖微生物、柴达木盆地成因、湖泊盐化、气候变化和地球化学。之后,有70多位科工作者在两个分会场作了邀请报告。大会收录中英文摘要共226篇,其中124篇以展板形式作了交流讲解,另外,在会议现场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带来了产品展示和技术创新上的重大进展。大会共分为7个专题:1.盐湖记录与全球变化共有8位学者作了口头报告,主要总结了国内盐湖应环境变迁所作出的动态响应。其中,气候变化对西藏高原湖泊的影响在会议主旨报告中得到了讨论。“西藏高原湖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报告中指出近40年以来,在西藏高原的所有亚区域内年平均气温以0.22~0.49℃的速度持续上升,并且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气温的上升年平均沉积量也不断增加。但近几年青海湖、东给措纳湖、兹格塘错湖几个大湖泊的水位的上升和离子浓度降低反映了湿热气候条件下湖水量的增加。报告“过去四十年西藏高原湖泊的动态变化及与气候的交互作用”也记录了类似情况,从1990’s到2010年,西藏高原的大多数盐湖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报告还介绍了湖泊沉积物中风成因素对察尔汗盐湖演化的大气循环意义。盐湖的动态记录可以反映出气候的变化,根据对气候的观测反过来对预测未来盐湖资源丰富度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此专题报告中,另一重要发现是通过多源SAR数据证明了罗布泊古湖岸线是呈圈闭状态而非“耳朵”状,并且此报告得到了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的高度评价。有11篇展板交流分别从水位、沉积层地质特征及岩盐包裹体等角度分析了盐湖记录在地质学、生物学、水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意义。2.盐湖生态及生物资源来自国内外16位学者就此专题作了现场报告,大量研究集中在盐湖微生物和湖泊沿岸带生物多样性方面。国内报告分析了青藏高原湖泊源岸和沉积物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及影响,研究结果分别获知了源岸和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类群,并且湖岸微生物群落输入到湖泊中的存活率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丰度均随盐度增加而减少。其次,在盐湖微生物的深层利用方向上,“极端嗜盐古菌碳代谢及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PHBV的研究”报告中首次解析了嗜盐古菌合成可降解塑料羟基脂肪酸聚酯(PHA)的关键基因,并且,其科研团队构建了地中海富盐菌的PHBV高产菌株,使产量提高了约20%,创新性地提出地中海富盐菌有望成为未来PHBV工业化生产的古菌细胞工厂。10篇国外学者的报告对俄罗斯、克里米亚、美国犹他州、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盐湖生物在生物多样性、环境适应性、基因分析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并展望了其在环境、社会和经济中带来的积极影响。如:全世界高盐度水体桡足类的多样性及其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作用,西班牙东北部含硫磺西索湖中的无氧光合作用,犹他州大盐湖中无脊椎动物的基因分析等。另有20篇会议摘要以展板形式展示了研究者在盐湖生态和生物资源领域所做的大量工作。3.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此会议专题共有10位研究人员作了报告,研究范围涵盖了希拉湖、多罗宁斯科耶碱湖、多罗宁斯科耶层结湖、堪察加半岛、澳大利亚CANTARA湖、蒙古和比邻地区盐湖以及青海湖和达则错盐湖。内容涉及到盐湖营养物与季节变化动态、微生物作用、同位素测定、矿物平衡热力学、铀资源勘探及盐湖沉积物研究。在“西藏达则错盐湖河口至深水区表层沉积物碳沉积特征对比研究”中,报告人从物理性质、含碳量分布和沉积物成分及来源三方面对比了达则错湖从河口至敞水区1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理化学特性,初步探讨了河口区至深水区碳的沉积特征。另有15篇展板围绕锂硼盐的转化、油气勘探、盐湖化学组成、硼的来源及锂的应用等问题展开学术交流。4.盐湖、毗邻次环境及其管理共包含8篇现场报告,4篇展板交流。并且一半的报告是以国内柴达木盆地为研究对象,涉及到了大浪滩和尕斯库勒盐湖的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大浪滩第四季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化的研究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局部植被进化受全局变化控制,这可能与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逐渐上升到一定高度密切相关;参考中国地质调查局2012年在大浪滩地区的钻井资料,对不同沉积层序模式的划分可以为在陆相湖盆和盐湖中寻找盐卤水沉积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油泉子、南翼山、小梁山、大风山、察汗斯拉图、黑北凹地和昆特依的地震数据表明黑北凹地和撕拉图地区可用于钻井设计并能满足储层预测和评价要求。会议还讨论了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尕斯库勒湖的水化学组成、巴丹吉林沙漠的地下水及中国盐湖的生态和气候变化重建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的汇报让国外研究者更多地了解了我们青海,我们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会让更多的国内外学者知道青海有什么、缺什么,为青海省的对外交流与综合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我认为该会议专题另一重要意义是揭示了一个已被长期忽视的重大问题——盐漠与盐碱(混合)尘暴。之前我对这个概念非常陌生,而是在一次展板交流会中我才了解到盐碱(混合)尘暴的形成机制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盐碱尘暴具有体量巨大和化学毒副作用及影响持续时间长久两大特点,并且也因间隔周期漫长而被忽视。其中一篇报告还通过“地中海的干燥及其对世界沙漠化和原始人类外表的影响”分析了晚中新世的环境危机及其造成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讨论时刻警醒着我们要合理有度地利用自然,竭泽而渔必定是自取灭亡。5.盐类地质学与资源勘查此专题报告主要集中介绍了国内钾矿资源的勘探情况及其地质化学特征,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10位著名学者在报告中呈现了大量该研究领域的一手资料,为中国多种矿产资源,特别是钾矿的寻矿开采工作提供了可贵的理论参考。例如:川中地区建立了三叠纪杂卤石钾盐储层地震正演模拟分析技术流程,为钾盐储层分析、后续的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流程和理论依据;陕北奥陶纪盐盆马五6亚段沉积层的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东二盐凹为卤水浓缩和钾盐沉积中心,西部盐坳可能作为钾的预备盆地,东部盐凹为最有利成钾区;中国新疆吐哈盆地总量达两亿五千万吨级块状硝酸盐沉积的研究打破了之前世界级硝酸盐矿仅存在于阿塔卡玛沙漠的论断。除钾矿资源,21篇展板报告内容还涉及到了国内不同盆地地层中氢、氧、碳、硫、锶的同位素、柴西湖盆烃源岩的有机质及天然气特征等深度研究,研究范围除了资源丰富的青藏高原地区,还有陕北、川中和云南部分盆地带。报告和展板研究内容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大量的分析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丰富的钾资源优势,并且可反映出我国资源开发切实贯彻了加大钾资源开发力度,综合开发锂、硼、锶等优势资源的政策规划。6.盐类化学、化工12篇报告和45篇展板从卤水蒸发结晶路线、分离技术、相平衡研究、锂的提取工艺、新材料制备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盐湖资源的提取利用现状,聚焦盐湖领域技术开发的前沿热点,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讨,同时针对我国盐湖开采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未来盐湖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从资源勘探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国内盐湖钾资源的研究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生产技术方面已相当成熟,但对于提钾后富集的镁、锂资源在分离提取、产品开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报告综合分析了地域条件、生产成本及市场容纳量等因素,针对柴达木盆地副产氯化镁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科学排放、直接应用和高效利用的解决途径并且总结国内外锂资源储量、开发及综合利用,从而对我国锂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关于镁基新材料的研制,报告中介绍了一种新的镁铁铈水滑石的制备与特征,若此产品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必然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盐湖工业“镁压力”。在新工艺研发方面,埃及矿物与盐业公司、成都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作了高纯水氯镁石提取、铷钾分离、锂离子提取、铯的提取、分离溴水、多水硼镁石快速合成等新方法的探索,并在展板汇报中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相平衡及相图研究方面,多位研究者分别将大浪滩、当雄错、一里坪盐湖卤水的蒸发路径和结晶规律及四川盆地地下卤水和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的相平衡研究作了汇报,其中,我的导师崔香梅在“一里坪盐湖卤水的动态模拟蒸发研究”报告中对近期的实验室工作工作作了详细介绍,可为一里坪干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导师在分会场作报告7.一般性问题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讨论,主要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提到盐湖生态系统与盐湖学发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创建可持续发展的钾肥工业基地、人类与湖泊的未来、如何拯救乌尔米亚湖等研究课题,以上问题的讨论共收录报告10篇,展板8篇。一般问题,不一般的对策,如:构建人与湖泊的未来数据库,能监控和改进人了活动、湖泊及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建立世界锂卤水利用率的钻石评估模型,作为定量评价的测算和分析框架,预测锂资源走势的工具,对锂产业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对地下水系统中水流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工、农业布局及其水源地初步设计与勘探提供依据。会议期间所有报告、展板交流都使用英语,大会充满国际气息。报告者积极踊跃,充分利用在台上的20分钟,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将陈述内容简洁而不失重点地呈献给大家,涉及到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表达使在场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都能听清、听懂。提到科研领域的重要发现、关键问题时,与会者们屏气凝神,专心做笔记,讲到精彩之处,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每次报告结束,都有参会者积极提问或陈述自己的见解,报告人也会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科研气质,实事求是的回答问题。遇到针锋相对的学术观点,双方也会各抒己见、据理力争,彰显学术民主。展板交流现场气氛更是活跃,来自国内外的各方学者都可得到充分的时间相互交流探讨。各展板作者都责无旁贷地为自己的作品作“代言”,积极主动地向参板者解说自己的研究内容、所得成果,希望得到同行中“大家”的关注。资深学者可以从交流中了解到学术“新人”的研究兴趣、新奇想法,同时,我们也会从中得到资深学者们宝贵的经验所得、科研指导。全场学术气氛浓厚,会议场面生动活泼,大会成果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在大会闭幕式上,国际盐湖学会主席为优秀报告人、展讲人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金以示鼓励,并为几位大会主要负责人赠送了自己收藏的珍贵照片表示感谢。参会感想一、搞科研必须要吃苦耐劳。这样的言语对很多人,尤其对我们这样的青年人来说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完全不能调动我们对实验工作的积极性,但通过这次会议,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在盐湖领域工作多年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艰苦的工作环境、枯燥的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带,所以无论是前期地质勘探还是后期的资源的开采,都要深入我国的西北地区,干旱、风沙时刻
本文标题:盐湖会议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9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