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单位: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编制时间:2014年6月3日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黔安办【2013】37号)文件精神要求,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等矿井管理人员,根据文件要求对全矿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并将自查情况编制成《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11因素普查报告》,报告内容如下:一、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目的我矿自投入生产以来,矿领导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视,加大了矿井安全管理力度、安全资金投入,使我矿安全形势持续健康发展。但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二、成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兴国(矿长)副组长:何发明(生产矿长)封红志(总工程师)成员:王定金刘华裴小成吴应德李权宝李光绍王建克方国辉裴正雄刘尔飞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部室普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因素调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成员主要根据各专业结合矿井实际,切实认真的进行本专业的隐蔽致灾因素调查,收集现场资料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消除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三、矿井基本情况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22雄兴煤矿位于盘县火铺镇烂泥箐村境内,属于火铺矿滥泥箐井田。直距盘县人民政府4公里,距红果火车站4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4°24′03″——104°24′31″,北纬25°40′43″-25°41′18″。面积0.6598km2,拟开采深度为+1820~+1665m。矿井煤层为缓倾斜,可采煤层13层(1#、3#、5#、7#、12#、14#、17#、20#、21#、22#、24#、26#、27#),可采储量1009.4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属于“六证”齐全的生产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工作面为炮采工艺,掘进工作面为炮掘。矿井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回采工作面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五职矿长齐全,生产、安全、技术、通防、防突、财务、劳资等相关职能部室及专业人员配备完整,井下一个采煤工作面,三个掘进工作面(10705南运巷掘进工作面、中石门、10124运输巷)。地面井下各系统运行正常。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一)地质构造普查1、矿区构造矿区位于盘关向斜的西翼,呈近南北向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南东,倾角18-23度。矿区内未见大的断裂,仅有两条小断层,滥22断层,走向近北,倾向北东,倾角60度左右,落差20-30米,延伸长度150米,为一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33平移断层。滥23断层,走向北西-南东向,延伸长度100米,为一平移断层。该两条断层切断了1#、3#、5#、7#煤层的连续性。2、矿区地层雄兴煤矿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和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及少量第四系地层。1、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出露于西北部外围,由深灰色及灰绿色拉斑玄武岩、紫色凝灰岩、灰色致密的凝灰质角砾岩等组成,总厚度约345米,与上覆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2、龙潭组(P3l):为矿段内含煤地层,属以细碎屑岩为主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厚度270-350米,一般320米。含煤34-56层,一般可采13层。分为三段:第一段:为24#煤层至铝土岩。含主要可采煤有24#、26#、27#煤层。平均厚度77.03米;第二段:为12#煤层至24#煤层顶板。含主要可采煤层有12#、14#、17#、20#、21#、22#煤层,平均厚度143.53米;第三段:为1#煤层至12#煤层顶板。含主要可采煤层有1#、3#、5#、7#煤层。平均厚度100米;2、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平均厚度500米①绿色岩层(T1f1):为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薄层砂质泥岩、泥岩组成,下部富含动植物化石及星散状黄铁矿,平均厚度152米。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44②紫色岩层(T1f2):多由紫色泥岩、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组成,平均厚度359米。3、第四系(Q4dL+El):该地层主要为坡、残积层分布于地形低洼地带,岩性为亚粘土及含碎石亚粘土,厚度0-15米左右。(二)瓦斯灾害普查1、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性(1)瓦斯:雄兴煤矿矿界范围内原有的煤矿有雄兴煤矿、永兴煤矿2006年已经关闭,目前只保留雄兴煤矿。根据雄兴煤矿2006年提交的《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书》(2006年度),根据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瓦斯、二氧化碳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58m3/t,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18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44m3/t,雄兴煤矿为高瓦斯矿井,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的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该矿暂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通风及瓦斯检测记录,防止局部瓦斯积聚,进入深层开采后,必须关注瓦斯涌出情况,根据情况采取措施。矿井在建设及生产期间必须进行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发测定,并定期进行瓦斯等级鉴定。(2)煤尘爆炸性: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55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3年12月15日提交的盘县火铺镇永兴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该矿井7#、12#、17#、22#、24#、26#煤层均具有煤尘爆炸性,但该矿20#、21#、27#煤层未作煤尘爆炸性;建议业主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作本项鉴定。未做前各煤层均按有煤尘爆炸危险性考虑。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煤粉的含量,应尽量降低巷道和工作面中煤尘的含量,作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防止造成煤尘及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3)煤炭自燃倾向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4年9月2日提交的盘县火铺镇永兴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雄兴煤矿26#煤层容易自燃;7#、22#煤层不易自燃;12#、17#、24#自燃。雄兴煤矿26#煤层属一类容易自燃煤层。20#、21#、27#煤层未做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已建议业主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作这项鉴定。各煤层均按有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考虑设计。2、煤与瓦斯突出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的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我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根据调查及现场普查,我矿现有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K1值均小于0.4ml/g·min1/2,煤层瓦斯含量W均小于8m3/t,无突出危险性。但进尺过程中,需认真做好每循环预测预报工作。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66(三)水文地质普查矿区属构造侵蚀、溶蚀地貌,一般海拔1761.4~2144.0m,最高点在南东侧尖山,海拔2144.0m,最低点在矿区北侧沟谷中,海拔1761.4m。矿界北侧溪沟为矿区最低侵蚀面,海拔1761.4m。矿区内仅有一条溪沟,一般流量为20.34L/S。矿区内没有大的断层,只有两条小断层,滥22断层,走向近北,倾向北东,倾角60度左右,落差20-30米,延伸长度150米;滥23断层,走向北西-南东向,延伸长度100米。该两条断层切断了1#、3#、5#、7#煤层的连续性。断层带地表无泉水出露,但断层具有一定的富水性及导水性。1、地下水类型矿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其次为松散岩类孔隙水。2、含水岩组及其含水特征1)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及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含水岩组:上段为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薄层砂质泥岩、泥岩组成,下部富含动植物化石及零星散状黄铁矿,下段为紫色岩层:多由紫色泥岩、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组成。该岩组风化裂隙及垂直溶蚀较发育,透水性较好,富水条件较好,含大量基岩裂隙水,具有较好的含水性能,本次测得其泉流量为1.36L/S,为富水性中等含水岩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含水岩组:属以细碎屑岩为主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77泥岩及煤层组成,该岩组风化裂隙较发育,含少量裂隙水,本次测得其泉流量为0.33-0.48L/S,为富水性弱含水岩组;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含水岩组:由深灰色及灰绿色拉斑玄武岩、紫色凝灰岩、灰色色致密的凝灰质角砾岩等组成,该岩组富水性弱,本次测得其泉流量为0.01L/S,为富水性极弱含水岩组,为相对隔水层;2)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主要为第四系(Q),矿区内除南部少数孤峰基岩裸露外,其余均为风化残积、坡积物覆盖,低洼处和沟谷中有洪积和冲积物堆积。厚度变化不大,0~10米,一般厚2.00m左右。地下水赋存条件差,枯季一般不含水,局部松散层厚度较大的地带,含少量孔隙水。3)、断层破碎带裂隙水含水岩组:根据原地质勘探报告,只在矿区内发现二条小断层,落差较小,但具有一定的富水性和导水性。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区内的地下水靠大气降雨补给,大气降雨一部份蒸发回到大气层,另一部份通过裂隙、岩溶管道下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的流向受岩性、构造的控制,其总体流向为由南东向北西或北流。4.矿井充水因素分析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主要为顶板中所含裂隙水向巷道内渗漏,其次为老窑积水及采空区积水等。根据实际调查,雄兴煤矿在开采至1600米标高时,矿井最大涌水量为50m3/h,正常涌水量为30m3/h,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对矿井的总涌水量进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88行估算,利用公式Q=Q1×S/S1得:Q大=50×1665/1600=52m3/h,Q正=30×1665/1600=31m3/h,估算结果为矿井最大涌水量为52m3/h,正常涌水量为31m3/h。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煤系地层本身含水弱。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实际测量,煤层开采时有滴水、淋水现象,对矿床开采影响较明显,在今后开采生产中应加强对采空区积水的监测,确保生产安全。大气降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一般沿基岩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地表水对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岩层渗透性好,含水性较弱。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可能发生联系,易引起矿床充水。在掘进过程中,要注意发生突水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靠近采空区时,更应加强探测及防水工作,特别是矿区在今后的采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做好防水和排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综上所述,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雨,由于地层含水性较弱,补给条件差,随着采空面积的增大,地表产生塌陷后,地表水直接溃入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应对地表溪沟进行必要的疏引,以防塌陷后地表水的溃入,减少对矿井的危害。(四)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普查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4年9月2日提交的盘县火铺镇永兴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雄兴煤矿26#煤层容易自燃;7#、22#煤层不易自燃;12#、17#、24#自燃。雄兴煤矿26#煤层属一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99类容易自燃煤层。20#、21#、27#煤层未做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建议业主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作这项鉴定。各煤层均按有煤
本文标题:盘县火铺镇雄兴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0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