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飞鹅岭道路施工图报告
说明书1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1概述海陵岛位于阳江市西南端,为广东省第四大岛。该岛北与大陆相邻,南临南海,东西长约21km,南北长约12km,全岛陆地总面积115km2,区域海岸线104km。国电阳江海陵岛风力发电项目一期工程位于海陵岛西岛闸坡到海陵镇的范围,风机机组分布在闸坡镇北东向一带山体,主要座落在飞鹅岭、茅园坪、牛背脊几座山北向山坡及其延展形成的丘陵的山坡上。1.2任务依据本次新建的道路为风电场场内施工道路,道路主线全长3.503km。施工道路按单车道设计,主要功能为风电场场内施工及检修。根据风机厂家所提供的运输要求,场内施工道路路基宽度为5.0m,其中路面宽度4.5m,根据地形情况在路边布置0.3(底宽)×0.5m(高)的矩形排水沟或边沟。最大纵坡为14%,最小圆曲线半径为17m。施工期间以道路基层为行车路面,待全部机组安装完成后,修整因重型设备造成的局部破坏的路基层。本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1)《海陵岛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3)交通部颁发的各种有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1.3设计标准根据类似工程的风机厂家所提供的运输要求及公路现行有关规范,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设计行车速度20km/h平曲线半径最小半径17m停车视距20m最大纵坡14%(对应最大纵坡的坡长≤200m)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凸形100m凹形100m路基宽度5m路面宽度5m设计荷载风电场吊车荷载(根据厂家资料为70t)1.4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9)《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10)《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1.5测设经过本道路施工图是在招标设计的基础上,充分理解现场情况的条件下,依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及交通部颁发的各种有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风电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招标技术文件。道路路线设计的主要原则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造价。最终选择有利地形并能符合本风电场规定的线形标准为最优路线方案。2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所经主要河流、地段及工程概况飞鹅岭道路主线的起点与大岭梗附近的岛内公路连接,自东向西经过牛背脊和飞鹅岭,到达茅园坪,沿山脊的走向布置,全长约3.503km。3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3.1地形、地貌本风电场工程地处广东省阳江市西南部的海陵岛上。海陵岛是阳江市的最大海岛,由互相分隔的7个山丘岛组成,其中地处海岛中部的草王山最高,高程达389.9m(1956年黄海高程系),飞鹅岭高程为236.0m,其余山丘高程多在200m~350m之间。该岛大部分为丘陵地貌,岛上植被发育,山体坡角一般在15°~30°,局部更陡。部分丘陵直逼海岸,发育成海蚀崖,主要分布在岛的南岸。各丘陵之间的海湾地区地势平缓,多为泻湖相、海相沉积形成的阶地、平原,高程一般在10m以内,现多垦为农田和鱼塘、虾塘,岛内还见宽广的沙坝和沙泥滩。岛四周有龟山、四仔山、老鼠山、大岛、马尾大洲和三山等小岛,它们随着连岛砂坝的发育而将使海陵岛不断扩大。场址区可见范围内多为第四系残坡积土覆盖层,见零星基岩出露,山上普遍植被繁茂,行走困难,山坡见零星坟墓和果树种植。3.2工程地质受海滨环境、岩性和构造等因素影响和控制,场址区内残坡积厚度1~5m,基岩全风化层厚度变化大,埋深5m~25m,局部地段更深。根据成因类型及工程地质特性,自上而下分为4层,各层现分述如下:①(残坡积)碎石土(Q4edl):灰褐色,干,松散状;主要由粉质粘土、混合岩碎块及石英颗粒组成,块径一般2~6cm,沿山坡及坡脚广泛分布,厚度一般在1~3m不等,表面多覆盖植被。②基岩全风化带(∈bc)紫红色、灰黄色、褐黄色,成份主要由粉质粘土和少量石英颗粒组成,少量云母碎片,原岩结构清晰,岩心密实,内夹较多强风化碎块,大部分碎块手掰可折断。全风化顶板埋深一般在1~5m,分布厚度变化较大。竹眼顶一带较浅,顶板埋深在1~2m左右。标贯击数最大值Nmax=90,最小值Nmin=12,平均N=32。③基岩强风化带(∈bc)浅灰白色,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细粒结构,多呈碎块状,岩质较坚硬,少量节理发育,局部夹全风化土块。厚度较小,一般5m以内,顶板埋深较深,一般8m以下。④基岩弱风化带(∈bc)浅灰白色,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细粒结构,岩心多呈短柱状,局部夹少量强风化碎块,岩质坚硬。弱风化顶板埋深起伏大,多在8m以下,局部在25m以下,场区内山坡上见零星露头。场地分布的残坡积土及基岩全风化带(土),绝大部分土层呈硬塑~坚硬状,土体工程性质良好。钻探岩芯特征显示,强风化岩体多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的特征,这些特征都会给边坡的开挖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边坡开挖后,应结合边坡的开挖深度采取必要的加固或防护措施。《工程地址勘察报告》建议边坡的坡度值为:岩土名称H5mH=5-10m粉质粘土1:1.051:1.25砂质粘土1:1.051:1.25全风化花岗岩1:0.851:1.153.3水文、气象海陵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根据气象观测站长期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22.7℃、极端最高37.0℃、极端最低3.0℃。海陵岛雷暴天气较多,平均雷暴天数16天。由于场区气温高、雨量充沛、湿度大、蒸发量小,以及蒸发量的分布恰同降雨量分布相反,这些特征不仅使地下水具有丰富的补给和强烈的水交替条件,同时加剧了基岩风化裂隙的发育。区内沉积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空隙水,基岩地下水类型主要为风化裂隙水。大气降水入渗是测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的补给量随季节变化明显。由于受海潮水的影响,使地下水的矿化程度、氯离子含量有明显的增高,咸水分布较广。场区主要在山顶及山坡,地表水较少,施工范围内无地下水。3.4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广东地震烈度区划图(五十年超越概率)》,海陵岛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4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工程区虽位于南海边,沙滩众多,但多为粉砂、细砂,不能作为建材使用,据调查岛内砂料均从外地海运至闸坡镇的码头,供岛内建筑用材。场区内见两处采石场,储量和质量均较好,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但区内已被列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所有采石场都已经禁止开采。根据调查和了解,当地建筑所用石料均从距闸坡镇约20km的阳江市平冈镇运输,交通便利,石料多为黑云母花岗岩,质量较好,可满足施工需要。场址及近距离内,广泛分布第四系坡残积土,其上的植被大多为自然生长的细小林木和果树,有利于土方的开挖以及回填料的就地取材。由于施工场地在山顶附近,没有现成的水电设施。施工单位应采取辅助措施解决施工中的水、电供应。5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本工程道路设计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在设计中除考虑路线自身的标准外,还尽量与沿线地形、地物等相结合统筹进行环保设计。在公路的选线、排水设计、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根据路线所经过的地段自然状况,周围环境等因素,对环境保护进行设计。为消除和减轻对环境负面的影响,设计上对沿线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做了特殊要求。主要采取措施:1)布线时结合地形、尽量避免高填深挖,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方案,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匀,横断合理,使公路成为美化一方山河的纽带;2)妥善处理弃土场,对弃土场的堆放点,堆方量均进行合理安置。6新技术的采用和计算机应用情况本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设计中尽量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道路设计中采用了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纬地软件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出图的准确率,本次报告计算机出图率为100%。7主要工程数量表飞鹅岭道路主要工程数量表路基土方开挖m348288.20路基石方开挖m3970.00会车点土方开挖m34800.00路基土石方回填m31120.30余方外运m352938.00回车场场地平整m2480.00级配碎石路基m215762.87水泥稳定碎石路基m215762.87砂土碎石混合料路面m215762.87M7.5浆砌石排水沟m31593.30沟槽挖土方m32124.40涵洞土方开挖m3377.39涵洞土石方回填m365.04混凝土管道铺设(管涵)m28.00涵管钢筋t0.64涵管洞口C20混凝土m35.41涵管洞口C15混凝土m325.71沥青麻絮m212.03油毛毡m28.93防腐沥青m216.8说明1路线线形设计说明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本着经济合理、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的原则,进行路线布设。具体为:①遵循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②结合地形、地貌,尽可能使路线控制点距离最短,并使路线顺畅、走向合理、里程短,以达到投资省的目的;③尽量降低填挖高度,减少工程量及工程病害,保护环境。2会车点、回车场设置说明本施工道路按单车道设计,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应间隔200~500m设置一会车点。山上支线以风机开挖平台作为会车点、回车场。会车点,回车场按施工需要及实际地形200~500m设置即可。3施工注意事项3.1路线控制点本次道路设计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须对控制点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3.2道路用地道路用地分为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两类,永久用地为道路路线,临时用地为取土坑、弃土堆等。对于一般填方路段,以放坡底线或排水沟外缘作为用地界,挖方路段以开口线为用地界。临时用地包括施工便道、便桥,预制厂、拌合厂,办公生活场地等用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征用,待施工结束后进行平整清理。3.3施工放样施工应严格遵循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精心管理、确保质量。施工前应对所有的导线桩、水准基点进行复测,其精度在测量规范要求的限差范围内,才能进行施工放线,放线时应严格按设计所提供的坐标和高程进行,若有疑问,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控制点,凡在路基范围内影响通视的导线点都要及时引出。说明1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路基宽度为5m,路面宽度为4.5m,土路肩宽2×0.25m,路基设计标高为路面中心线标高,路基超高方式采用绕中心线旋转。不设超高的路段路拱横坡为2%,路肩横坡为3%。当平曲线半径小于30m时,路基设加宽缓和段。根据风机运输厂家提供的资料。70mR≥40,△=1.0m35mR≥30,△=1.5m30mR≥25,△=2.0m25mR≥20,△=2.5m20mR≥17,△=4.0m2路基设计说明施工道路位于阳江海陵岛,属于丘岭山区。道路线形平纵布置时优先选择挖方路基,部分路段无法避开冲沟采用半填半挖路基,另有部分路段在能够保证路基稳定的情况下采用全填方路基设计方案。施工道路以挖方为主,下面对各种断面形式作一说明:2.1全挖方路段路基设计挖方路基边坡是根据边坡高度、地质条件、密实度等综合因素,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天然稳定边坡和原公路实际边坡及类比工程经验确定,采用值为:土质边坡1:0.5~1:1,岩质边坡1:0.3~1:0.75,并于坡脚处利用边沟设置宽为0.25m碎落台;深路堑边坡每10m设一级开挖平台,平台宽1.0m;遇有挖方路基外侧宽度小于3.0m时,将外侧地形挖至与路肩齐平。以上开挖边坡值待施工时,可根据开挖后的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和开
本文标题:飞鹅岭道路施工图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