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管理会计第1-3章练习题
《管理会计》第1—3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泰罗制下,采用的管理企业的方法是()。BA经验管理B科学管理C现代管理D传统管理2、会计中涉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部分被称之为()。CA财务会计B对外报告会计C管理会计D会计核算3、使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的是()。DA银行B债权人C税收机关D企业内部管理当局4、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DA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B机会成本与假设成本C产品成本和时期成本D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5、在相关范围内,当业务量增加时单位变动成本将()。BA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B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C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反方向变动D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6、成本性态分析中的高低点法,在选择高低点坐标时,应以()为标准。AA业务量B成本C业务量和成本皆可D不一定7、当期末存货量不为零,而期初存货量为零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净利()变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净利。DA小于B不能确定C等于D大于8、贡献毛益又称为边际贡献或边际利润,其实质是()。BA税前净利的多少B为企业利润做出贡献的大小C企业销售收入的大小D已销产品的变动成本总额9、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本期销售量500件,该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CA30%B70%C50%D55%10、可由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决定的固定成本是()。DA约束性固定成本B固定制造费用C固定销售费用D酌量性固定成本11、以下()不属于混合成本。BA设备维修费B产品直接材料费C产品检验费D电话费12、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比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CA.不变B.上升C.下降D.不确定13、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BA.利润=贡献毛益率X安全边际额B.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lC.安全边际率+保本点作业率=1D.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利润)/销售收入14、当单价为100元,贡献毛益率为40%,安全边际量为1000件时,企业可实现利润()元。()DA.2500B.100000C.60000D.4000015、某产品单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为20000元,目标税后利润为13400元,所得税率为33%,则保利点销售量为()件。CA.6000B.2000C.8000D.10000二、多项选择题1、需要通过财务会计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有()。ABCDEA股东B银行C债权人D未来投资者E税收机关2、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ABCDEA预测B决策C规划D控制E考评3、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的特点是()。ABCDA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B方式方法灵活C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D不具备法律责任4、管理会计不必遵守()。ABCA会计法B统一会计制度C公认会计原则D以上都不对5、下列不属于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ABCA股东B外部集团C债权人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6、在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的是()。ADA固定成本总额B单位产品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总额D单位变动成本7、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费用的处理方法相同,只是在计入利润表的位置和补偿途径方面有形式上的区别。ABCA销售B管理C财务D制造8、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净利润与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净利润之间的关系是()。ABCDA可能大于B可能小于C可能等于D有规律可循E无规律可循9、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明显区别主要有()。BCDEA名称不同B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C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D损益确定程序不同E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10、变动成本法使用的贡献式利润表与完全成本法使用的传统式利润表包含的共同指标有()。AEA销售收入B变动成本C贡献毛益D营业毛利E营业净利润11、在下列条件中,具备机会成本特征的有()。ADEA所放弃的方案的潜在收益B所放弃的方案的成本C财务会计核算时,应将机会成本入账D财务会计核算时,机会成本不能入账E机会成本并不导致企业实际成本支出12、综合贡献毛益率=()。BCA.∑(各产品贡献毛益率Χ该产品的销售收入)B.∑(各产品贡献毛益率X该产品的销售比重)C.各产品贡献毛益之和/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D.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各产品销售贡献之和13、企业税后利润=()。BDA.安全边际量X贡献毛益率X(1一所得税税率)B.安全边际量X单位贡献毛益X(1一所得税税率)C.实际销售量X贡献毛益率X(1一所得税税率)D.安全边际量X单位贡献毛益率÷(1一所得税税率)14、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提高销售单价,将会导致的结果有()。ACDA.保利点下降B.保本点上升C.单位贡献毛益增加D.贡献毛益率提高15.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8元,单价12元,固定成本3000元,销量10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2000元,则可采取的措施为()。BCDA.固定成本降低到2500元B.单价提高到13元C.单位变动成本降至7元D.固定成本降至2000元16.关于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DA.固定成本处于“相关范围”内,其总额在全期内保持不变,不受销售量变动的影响B.假定企业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如果同时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时,品种构成不变C.假设全期内产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不存在一致的现象D.假定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不变,企业的销售总收人同产品的销售量成正比例变动三、判断题1、管理会计提交报告的对象一般局限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不负有法律责任。对2、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面向未来的作用时效是摆在第一位的。对3、相对于财务会计而言,目前的管理会计体系更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错4、管理会计一般不涉及填制凭证和按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的问题。对5、按成本性态分类,制造费用可分为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三个子项目。错6、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不能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成本所起的不同作用,且不利于揭示不同成本与业务量之间数量上的内在联系。错7、贡献毛益率越高,反映产品销售提供的盈利金额越高。对8、如果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且期初无存货,则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净利大于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净利。错9、在变动成本法下,生产量与存货量变动对其税前净利没有影响。对10、贡献毛益率是指单位贡献毛益与单位售价的比值,它反映的是该产品的盈利能力的大小。对11、边际成本是指一个单位业务量的变化所引起成本的变化额。对12、在企业自有资金宽裕时,对于马上实施的项目,应以付现成本最低而不是总成本最低作为方案取舍的标准。错13、若产品销售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单一品种的产品保本点业务量不变。对14、如果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元,则保本销售额为50000元。错15、在多品种条件下,若其他因素不变,只要提高贡献毛益率较大的产品的销售比重,就可以降低全厂综合保本额和保利额。对16、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条件下,只能确定总保本量,不能确定总保本额。错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使利润上升40%,单位变动成本需下降17%;若使利润上升30%,销售量需上升13%。那么,销售量对利润的影响比单位变动成本对利润的影响更为敏感。错18、企业的综合盈亏临界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为实物量表示,另一种为金额表示。()错19、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则能实现的利润也越多。对四、简答题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服务对象(2)核算方法(3)核算内容(4)核算对象(5)核算依据(6)核算要求(7)法律责任(8)人员素质(9)工作时期(10)工作程序(11)体系完整性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许多原始资料相同(2)工作对象相同(3)目的相同(4)发展趋势相同2.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1)全面提供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经营管理奠定基础(2)能动地参与经营决策,成为企业管理者不可缺少的助手(3)实行绩效考评,使优化企业管理有了保证3.什么是机会成本?它是不是真正发生了的成本答:(1)机会成本:是指放弃其他方案提供收益的机会而实施本方案时,该项失去的潜在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2)机会成本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它不是企业的某项支出和费用,而是失去的收益,这种受益不是实际的而是潜在的。4.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在计算税前利润时其步骤分别是怎样的?答:(1)变动成本法: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税前净利=贡献毛益-固定成本。(2)全部成本法: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产品生产成本,税前净利=销售毛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5.什么是盈亏平衡点?企业研究盈亏平衡点有何意义?答:盈亏平衡点,是企业一定时期的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在坐标图中,这个点正好是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所以又称为保本点。盈亏平衡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量指标,业务量在盈亏平衡点以下时企业就会发生亏损,业务量超出盈亏平衡点时企业才能获得利润,而保本是获得利润的基础,因此,每个企业都非常关注这项指标,管理者经常根据这一指标做出重大决策。盈亏平衡点,一方面表明了企业为了补偿成本所必须实现的最低业务量;另一方面又以盈亏平衡点为中心来分析企业的销售量、销售成本和盈亏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确定目标利润。6.试述从盈亏临界图中可归纳出来的几个特点。答:从盈亏临界图中可以归纳出以下特点:(1)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越多,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能实现的利润越少,亏损越多。(2)销售量不变,盈亏临界点越低,能实现的利润越多,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越少,亏损越多。(3)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多少。固定成本越多,或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越多,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五、计算题1、某机器厂以前对外公开的利润表一贯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进行编制,其最近三年的简明资料如下:项目2001年(元)2002年(元)2003年(元)销售收入10000060000120000销售成本600003600072000销售毛利400002400048000推销及管理费用200002000020000税前净利20000400028000该厂2001~2003年连续三年的产销情况如下:项目2001年(件)2002年(件)2003年(件)生产量100001000010000销售量10000600012000已知:该厂的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其固定成本按每件2元的基础摊于产品。要求:(1)用变动成本法编制2001~2003年三年的利润表。(2)说明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所求得的税前利润为什么有的年度相同,有的年度不同?如不同,相差多少?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验算?解析:(1)按变动成本法编制的利润表项目2001年2002年2003年销售收入10000060000120000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已销)400002400048000变动推销及管理成本变动成本合计贡献毛益总额600003600072000固定成本:减: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02000020000固定性推销及管理成本200002000020000固定成本合计400004000040000税前净利20000-400032000(2)2001年由于产销量相等,所以按完全成本法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相同。2002年由于产量大于销量,即期末存货大于期初存货,按完全成本法将固定成本的一部分随存货转入2003年,因此2002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所得的税前利润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所得的税前利润。2003年由于产量小于销量,使得期末存货小于期初存货,所以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所得的税前利润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所得的税前利润。上述分析可以用下式进行计算:2002年相差数=4000-(-4000)=8000=4000×2=8000(元)2003年相差数=28000-32000=-4000=-2000×2=-4000(元)式中的2元是指每件产品中的固定成本。2
本文标题:管理会计第1-3章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4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