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红色的是老师布置过的问题第一章1简述石油的概念(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少量杂质组成的液态可燃矿物,主要成分是液态烃。石油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以液态烃为主体的可燃有机矿产,溶有大量烃气及少量非烃气和数量不等的固态烃类及非烃类物质)2简述天然气的概念(天然气:(广义)所谓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它们常为各种气体化合物活气态元素的混合物,其成因复杂、产状多样。(狭义)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可燃气体,成分以气态烃为主,多于生物成因有关。)3石油中的生物标记物有哪些有什么意义4什么是姥鲛烷什么是植烷研究他们有什么意义5谈谈蒂索和威尔特对石油的分类6如何区别海陆石油岩相古地理环境:主要有海相和陆相,海相中浅海大陆架、三角洲区以及海湾、泻湖这些环境,对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有利,是有利的生油区域;陆相中半深湖—深湖相区,汇集大量的有机质,沉积快,还原环境,有利于生油;浅湖、沼泽区以高等植物为主,可形成Ⅲ型干酪根,是生气的主要区域。7什么是API度如何与密度进行换算8温度和压力如何影响石油的体积9是有的荧光性是怎样产生的有何作用(石油中的多环芳香烃和非烃引起发光,而饱和烃则完全不发光。轻质油的荧光为浅蓝色,含胶质较多的石油呈绿和黄色,含沥青质多的石油或沥青质则为褐色荧光。)10如何确定干气和湿气(将甲烷含量在气体成分中占95%以上,重烃不超过5%的天然气叫(干气)凡气体成分含重烃气较多这称为(湿气))11简述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及凝析气藏的成因临界温度:使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最高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能使气态物资变为液态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气液两相不可共存12简述气体扩散的形式和特点,并谈谈气体扩散对气藏的影响13总结天然气和石油的差别14油田水的化学性质和矿化度有哪些特点油田水:(广义)指油田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10油田水矿化度:油田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或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溶解状态的固体物质总量。)15根据苏林关于地下水的分类方案分析地下水水型与油气分布之间的关系16概述稳定同位素对解决油气源和油气运移方面的应用第二章1石油有机成因的证据是什么2简述生物物质的主要生化组成3简述干酪根概念4促使有机质成烃的的因素有哪些5简述门限温度与门限深度的概念6简述有机质的成岩演化与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各阶段的产物7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地质条件是什么8未熟油与低熟油的概念是什么哪些显微组分能够早期生油9煤中哪些组分能够生成原油煤成油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0简述天然气的成因分类11简述烃源岩的概念12如何评价烃源岩的品质13干酪根如何分类类型划分的主要方法各种类型干酪根的主要特征及成油气意义(Ⅰ型干酪根:富含脂肪族结构,富氢贫氧,H/C高,一般为1.5~1.7,而O/C低,一般小于0.1,是高产石油的干酪根,生烃潜力为0.4~0.7。Ⅱ型干酪根:富含脂肪链及饱和环烷烃,也含有多环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H/C较高,约1.3~1.5,O/C较低,约0.1~0.2,其生烃潜力较高,生烃潜力为0.3~0.5。Ⅲ型干酪根:富含多芳香核和含氧基团。H/C低,通常小于1.0,而O/C高,可达0.2~0.3,这类干酪根生成液态石油的潜能较小,以成气为主,生烃潜力为0.1~0.2。)14简述有机相的概念15简述油气源对比的意义第三章1简述储层的概念2简述沉积相的概念(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3什么是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岩石中相互连通的、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有流体在其中渗滤的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4什么是渗透率相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40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项流体的渗透率,称相渗透率。41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相对渗透率:对每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全部饱和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5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6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7分析砂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的差异是什么8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第四章1简述盖层的概念2简述盖层的分类按岩性盖层可分为(泥岩盖层)(膏岩盖层)(碳酸岩盐盖层)3简述盖层的封闭机理4简述盖层与油气的关系5怎样评价盖层6简述生储盖组合的分类第五章1油气运移在整个石油地质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2什么是油气运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3油气发生初次运移是的介质环境特点4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有哪些5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有哪些棋相态演变方式有哪些6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模式7油气二次运移中质点的受力情况有哪些8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有哪些9如何根据流体势的分布判断油气的二次运移方向10油气在二次运移过程中其性质将发生哪些变化11应用油气二次运移的机理分析含油气盆地中有利的远景区12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通道方向距离的等方面有何差别
本文标题:石油地质课后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7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