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粉末磷脂在畜类生产中的应用
饲添-畜禽专用稿罗锦坦5-1粉末磷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整理于2011年6月20日1.粉末磷脂组成:粉末磷脂(亦称大豆磷脂,如右图)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磷脂酰胆碱,简称:PC,约含34.2%)、脑磷脂(及磷脂酰乙醇胺,简称:PE,约含19.7%)、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简称:PI,约含16.0%)、磷酯酸丝氨酸(丝氨酸磷脂,简称:PS,约含15.8%)、磷脂酸(简称:PA,约含3.6%)、其他磷脂及物质(约含10.7%)。其中最主要的3种磷脂为: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卵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组成;脑磷脂,与卵磷脂的结构相似,它含的氨基醇是乙醇胺而不是胆碱;肌醇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肌醇构成。大豆磷脂在畜禽体内脂肪代谢,肌肉生长,神经系统发育和体内抗氧化损伤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粉末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部分脂肪应用于饲料工业。2.磷脂的生理营养作用磷脂产品的主要成分有油脂、磷脂、胆碱、不饱和脂肪酸、Ve等。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脑、神经组织、骨髓和内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幼龄动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大部分磷脂以脂蛋白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壁基质、细胞膜、髓鞘、线粒体和微粒体中,其作用是使非极性物质具有很高的通透性。磷脂还参与脂类的代谢,促进饲料中脂类的消化。吸收、转运和合成,防止脂肪肝的产生。磷脂不仅参与脂肪酸的代谢,而且改善Va的吸收。磷脂还参与钠离子与钾离子的活动,激活一些神经组织。磷脂与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必需脂肪酸作为组织细胞不可缺少的成分,还可增强组织器官功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系统活力,增强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胆碱可节约动物体内部分蛋氨酸。油脂中的亚油酸、亚麻酸是动物体不能合成的,是细胞结构和机体代谢不可缺少的,必须从饲料中摄取。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饲料中的其他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3.磷脂的种类:根据磷脂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浓缩磷脂质量指标见下表饲添-畜禽专用稿罗锦坦5-2项目质量指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天然脱色天然脱色天然乙醚不溶物,%≤0.30.31.01.03.0丙酮不溶物,%≥65.065.060.060.055.0水分及挥发物,%≤1.01.01.01.02.0酸价mgKOH/g≤30.030.035.035.040.0色泽,Gardner≤1271410-水合实验不分层不分层不分层不分层不分层粉状磷脂质量指标见下表项目质量指标等级一级二级含磷量(P),%≥2.702.70乙醚不溶物,%≤0.52.0丙酮不溶物,%≥95.095.0水分及挥发物,%≤2.02.0酸价,mgKOH/g≤30.040.0色泽,Gardner≤12-乳化稳定性不分层不分层3.1.精制大豆磷脂:经丙酮沉淀制得的粉末大豆磷脂可经乙醇油提进行纯化,乙醇处理后分为醇溶部分和醇不溶部分。醇溶部分磷脂酷胆碱含量高,增强了其亲水性,是O/W型乳化剂;醇不溶部分分为磷脂酸乙醇胺和磷脂酷肌醇,是W/O型乳化剂,含量为98%以上。3.2.粉末大豆磷脂:浓缩大豆磷脂经丙酮脱除油脂后的高纯度磷脂产品,也称脱油磷脂粉。色泽为米黄色或浅棕黄色,呈粉粒状,丙酮不溶物含量为95%-98%。3.3.改性大豆磷脂:由浓缩大豆磷脂经化学改性而制成,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水包油(O/W)乳化功能。其乳化性和亲水性能较浓缩大豆磷脂有显著提高,在饲料添加性能、液体饲料制备和能量的消化吸收方面更具优势,在饲料加工中广泛应用,含量在60%-65%。3.4.漂白大豆磷脂:粗制磷脂经过氧化氢漂白后进一步脱水所得的产品,含水量小于1%。3.5.粗制(浓缩)磷脂:由大豆精炼油的油脚真空脱水而制得,亦称为浓缩磷脂。产品的丙酮不溶物含量为60%-64%。3.6.磷脂油:植物油和脂肪酸稀释的磷脂产品,粘度低,易于泵送或喷涂。磷脂含量一般为30%-52%。3.7.粉状大豆磷脂:饲添-畜禽专用稿罗锦坦5-3液态磷脂加载体而形成的固体粉状产品,含量为10%-50%。4.在畜类养殖中的应用4.1.乳化脂肪促进断奶仔猪对油脂的吸收在仔猪断奶后14d内由于胆汁分泌不足,仔猪对脂肪的乳化能力较弱。在仔猪饲料中添加磷脂可提高日粮粗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减少因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促进代谢,改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尽管哺乳动物能够合成磷脂,但对于仔猪来说,合成的磷脂量不足以使较高含量的饲料脂肪产生代谢作用。为此,中国农业大学张鹤亮、呙于明教授进行了早期断奶仔猪应用大豆磷脂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5%猪油或5%豆油时,添加大豆磷脂可以帮助脂肪的乳化和吸收,提高增重3%-17%,饲料利用率也得以改善。多项猪的营养研究证实,磷脂具有促进消化、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尤其对早期断奶仔猪,由于其内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不易消化饲料中的油脂,通过添加磷脂,能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乳化作用,促进脂肪吸收,减少腹泻、提高抗病力。4.2.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率4.2.1.提高断奶仔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仔猪断奶后14d内由于胆汁分泌不足,仔猪对脂肪的乳化能力较弱。在仔猪饲料中添加磷脂可提高日粮粗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减少因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促进代谢,改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张鹤亮等通过消化试验探讨了卵磷脂添加在豆油或猪脂日粮中对日粮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的影响。通过生产性能试验研究了豆油与卵磷脂及猪脂与不同水平的卵磷脂(0、0.25%、0.5%、0.75%)的组合效应,结果发现,卵磷脂能提高该组仔猪饲料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0.5%的大豆卵磷脂显著提高添加猪脂的日粮中仔猪采食量、日增重、饲料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P0.01)。断奶仔猪日粮中大豆卵磷脂与猪脂的适宜比例为1:10。可见卵磷脂对仔猪日粮中脂肪的作用与脂肪来源以及二者的添加比例有关,还可能与卵磷脂的品质及断奶后使用阶段有关。另据KlansDietrichGunther对脱油卵磷脂在仔猪增重及饲料报酬影响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脱油卵磷脂时,有利于改善断奶仔猪日粮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如下表:项目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添加量%246增重提高%9.5313.717.16饲料转化率%510.912.1可见在仔猪饲料中脱油卵磷脂添加量大于5%时,仔猪增重及饲料效果较好,并认为卵磷脂对养分转化率的代谢影响是由于其趋脂性及细胞生化交换,合成代谢增强之故。甘溢凌(2000)进行的大豆磷脂对断奶仔猪的试验表明,添加大豆磷脂组仔猪日增重提高6.8%,节约饲料约5.4%。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大豆磷脂也有同样饲添-畜禽专用稿罗锦坦5-4的效果。李立(1999)的试验表明,生长猪日粮中添加5%大豆磷脂,日增重可提高7%。4.2.2.改善家禽的生长状况:研究报道:在肉仔鸡料中添加磷脂可改善仔鸡的生长状况,并可增加肝中维生素A的贮存,促进骨的生长。耿庆辉(1996)的试验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2%改性磷脂,可提高增重7%-10%,饲料报酬提高5%-8%;从每只盈利来看,磷脂组较油脂组高2.9%,较基础日粮组高33.8%。常开成(1998)用浓缩大豆磷脂全部替代蛋鸡日粮中3%的油脂,添加磷脂组蛋鸡多产蛋7.l%,蛋白质消耗减少7.2%;给产蛋鸡饲喂含1.5%大豆磷脂的饲料,产蛋率提高9.9%,饲料报酬提高9.2%。4.2.3.解决小牛代谢紊乱和生长迟缓问题:有研究证实,添加磷脂可显著改善小牛对人造奶中非乳脂的消化率。在小牛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40-50g/d,5个月中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870-880g,比对照组提高53%~64%。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磷脂和脂肪,可解决给小牛喂酪蛋白、乳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合成日粮时出现的代谢紊乱和生长迟缓问题。4.3.改善动物的体脂及脂肪酸组成: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大豆磷脂可提高屠宰率、降低腹脂和改善肉质。由于大豆磷脂产品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动物采食含大豆磷脂的饲料,其体脂中这些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会相应提高,从而达到改善体脂的目的。邵邻相等(1996)在高脂日粮中添加大豆磷脂饲喂大鼠,结果大鼠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这说明大豆磷脂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冯玉梅发现,大豆磷脂具有很好的乳化性和分散性,能将进入动物小肠内的脂肪进一步分散,增大脂肪与肠粘膜的接触面积,增加吸收机会,从而提高脂肪的吸收和利用。4.4.改善饲料特性粉末磷脂是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和和物活性物质。因此,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可起到以下几个方面作用:①作为油脂代替品,提高饲料能量;②提供胆碱、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营养素。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③改善饲料的适口性;④有助于动物对油脂和脂活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⑤保护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⑥提高制粒的物理质量和产量,减少饲料在挤压成形时的粉料损失和能量消耗;⑦降低挤压膨化设备的磨损;⑧防止粉尘飞扬以及饲料自动分级,提高饲料的混合质量。4.5.影响酶的活性有研究者发现,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粉末磷脂可以使Ca2+、K+、ATP酶活性得到显著的提高。而Ca2+、ATP酶不仅参与与骨组织有机质的钙化,还直接参与成骨细胞向骨细胞的分化,是决定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骨骼畸形动物幼体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饲料中的卵磷脂影响ATP酶的活性与幼体死亡率饲添-畜禽专用稿罗锦坦5-5有一定关系。5.综述:众多国内外文献及专家的研究报告指出:粉末磷脂能动物体提供磷脂、能量、必需脂肪酸、胆碱、肌醇、促进脂类的消化和运转、影响机体体脂类和脂肪酸组成;进而有效地促进畜禽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有效乳化脂肪促进吸收、改善生长状况、调节代谢机能、改善饲料特性等。
本文标题:粉末磷脂在畜类生产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7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