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调研
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调研小组成员: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设计•高层旅馆标准层设计•高层住宅标准层设计•高层建筑核心体设计高层办公楼标准层设计要点•标准层平面形式与建筑提醒选择应紧密结合,并符合用地、环境及城市规划要求•组织好平面功能与交通流线,并符合防火及安全疏散规定•从最佳平面效益出发合理地确定标准层皮你敢规模,并注意提高标准层平面的有效利用率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空间体系包括•办公空间不论何种规模的办公空间,假设平面为矩形,其平面的长、宽比不超过2:1。办公室的净高通常要求不低于2.4m。•交通联系空间走道交通组织应满足防火疏散要求,并在封闭型的内走道设置独立排烟井或开设外窗以提高避难能力,并保证双面布置房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1.6m,单面布置空间的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3m。•卫生服务空间卫生间内器具间尺寸如下:(mm)大便器小隔间尺寸900~1000*1200~1500小便器中心间隔700~800洗手盆中心间隔700~800其次,开水间面积不应小于6㎡•设备空间空调用房、配电房等设备用房和电力、空调、上下水、排烟排气、通讯电缆及网络等垂直管道及配电箱、消火栓、警报器、监视器、广播等设施。办公空间类型•细胞型空间传统的细胞型空间常见于高层板式建筑,以一条走道连通两面许多小房间,并在建筑的两侧设服务设施,这些房间以自然采光为主,辅以人工照明。房间面积较小,约9~40㎡。高层塔式建筑也可采用细胞型办公房间,即沿核心体设回廊,周边小房间沿回廊设置。服务房间结合核心体布置。其优点为管理者便于监看适当的人数,又有利于职员的合作。办公空间类型•开放型空间即由不到顶的半隔断划分空间,形成半封闭的空间类型,适应于不同公司、企业的需要的不间隔大空间形态。办公空间类型•景观型空间属于开放型空间类型,但布局更为灵活、随机。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形式•塔型平面正方形或矩形平面三角形平面圆形平面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形式•板型平面平板形平面错接板形平面弧板形平面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形式•交叉型平面Y字形平面十字形平面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形式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规模的确定•采光要求小空间办公室而言,采用单面采光其进深不应大于7m;大空间办公室,单面采光其进深不大于12m,双面采光的办公室相对两面的窗间距不应大于24m。•市场需求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宜采用较小的进深;经济发达地区,宜采用较大的进深。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规模的确定•防火要求1.安全疏散要求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的房间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锦缎的房间为20M。大空间办公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远的疏散口的直线距离应≤30mm。2.防火分区要求高度超过50m或重要办公楼(属一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1000㎡,不超过50m的普通办公楼(属二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1500㎡;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高层办公建筑柱网选择•标准层柱子将直落下部商业裙房及地下室,地下室多为停车库,因此柱网选择应与柱间车位数目结合考虑;柱网选择应考虑楼板的结构高度,如果柱距过大,梁的高度增加,则势必增大层高,这种方法很不经济。•标准层柱网尺寸选用7.2m*7.2m~8.1m*8.1m比较合适,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到9~10m。当标准层采用框架—筒体结构形式时,其进深尺寸(标准层外墙至核心筒体外壁不宜过小)选用8~12m为宜。当主体结构与裙房之间设解雇转换层时,在转换层以上可以加柱,以减少柱距,增加楼层净高。高层旅馆标准层功能组成及规模•一.高层旅馆标准层功能组成及规模1.客房层功能组成:A.客房区•客房层设计应该根据旅馆的性质、经营方针、客源特点等确定客•房的数量、、组合形式及客房类型。常见的客房类型有单人间、双人间、套间等。•客房空间可分为睡眠空间、起居空间、书写阅读空间、储藏空间卫生间等几个部分。高层旅馆标准层功能组成及规模•B.交通枢纽:•(1)走廊设计:平面布局及尺度确定.走廊要简短,形成封闭的客房环平面布局:走廊如何连接转角房间.高层旅馆标准层功能组成及规模(2)电梯设计:需合理紧凑,集中布置,方便使用.注意:将电梯与客房分开,保证客房安静.(3)楼梯设计:需符合防火规范.•C.客房服务区:总服务其他服务经电话由各部门安排服务.现一般不设分层服务台.•D.客房服务区常与楼电梯组成核心,其中服务室位于服务用房和服务电梯之间.高层旅馆标准层功能组成及规模•2.客房层规模:•①指标:客房层面积和客房间数•②客房层面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防火分区最大面积:≤1000㎡,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加一倍.高层旅馆、走道均需设自动灭火系统,因此,客房层面积≤1800㎡,客房数以24~40间为宜.高层建筑消防电梯设置:当每层面积≤1500㎡,设1台当每层面积﹥1500㎡,设2台高层旅馆客房层最大长度:60~70M﹣(可避免设变形缝)高层旅馆标准层平面形式•平面布局的关键是交通枢纽的位置及服务用房的配置.1.线形平面直线形平面直线形平面较紧凑、经济、交通路线明确、简捷折线形平面标准层由互成角度的两翼组成、呈折线状。交叉形平面标准层由几个方向的线形客房交叉组合而成,客房易取得良好景观曲线形平面曲线形平面的功能特点与一字形平面相似。其设计、施工复杂、工程造价高。高层旅馆标准层平面形式2.点形平面点形平面形式的高层旅馆标准层的特点是成点状集中布置,常将交通区、服务区、设备区等集中布置于平面中心,形成核心筒,客房区围绕核心筒布置在平面周边。高层旅馆标准层平面形式3.中庭式平面客房有良好景观,走廊一侧又提供了动人的内院式中庭景观.4.组合形平面高层旅馆客房设计•高层旅馆客房设计•1双床间•2双人床间•3单床间•4三床间•5双套间•6豪华套间高层旅馆客房设计客房家具与设施•1床•2床头柜•3写字台及化妆台•4行李架•5休息椅与茶几•6壁柜高层旅馆客房设计客房卫生间设计•1浴缸•2洗脸盆•3座便器及净身盆高层旅馆客房设计•客房基本尺度高层旅馆建筑柱网选择•1.柱网选择主要考虑两个因素:a.柱网选择应与柱间车位数相结合.b.柱网选择应与考虑楼板的结构高度•2.客房基本尺度:开间≥3.6m,进深≥7.2m,•3.根据长期设计经验,柱网尺寸一般7.2m×7.2m,7.5m×7.5m,7.8m×7.8m,8.4m×8.4m易于裙房地下室柱网协调统一.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设计•高层旅馆标准层设计•高层住宅标准层设计•高层建筑核心体设计高层住宅体型和平面形式•标准层平面布置分类目前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类型按照平面形式,主要有井字型、蝶型、工字型、风车型、T字型、一字型等主要6种,其他还是有钻石型、L型等。井字型、蝶型、风车型一般为塔楼,而工字型、T字型、一字型不仅可做塔楼,也可应用于板楼。高层住宅体型和平面形式•井字型早期高层住宅最常见的一种平面布局方式,一般为一梯八户。优点主要在于布局紧凑,柱网整齐,对裙楼及地下室布置有利,住宅的实用率较高。缺点在于各户的朝向分配极为不均,而且各户之间视线干扰较多。蝶型相对前者更加活跃、有变化、较好地解决了户型朝向的问题,但是45度斜向问题,造成一些户型中厅房不规则、不方正,此外公摊面积变大了。•工字型在标准层面宽方面做了极大改进,是南方较常见的高层平面户型,户型优势比较突出,同时土地利用率也较高,公摊较少。主要缺陷在板楼中间套采光较差。风车型是通风采光较好,能兼顾各户厅房有较好的朝向,一般为一梯四户。•T字型多为一梯三户,采光通风都不错,户型也相对比较方正,缺点在于南侧入户门厅较长,公摊较多。一字型较多应用于一梯二户住宅,是比较适合居住的物业,通风采光朝向均比较理想,一般在高档住宅或低密度小区中采用。高层住宅结构选型•框架结构体系与多层框架结构体系相似,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体系也由纵横框架所组成,形成空间框架结构,以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作用。与其他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相比,框架结构具有布置灵活,造型活泼等优点,容易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如会议厅、休息厅、餐厅和贸易厅等的布置。高层住宅结构选型•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的外墙和永久性内隔墙的位置布置钢筋混凝土承重墙的结构,剪力墙技能承受竖向荷载,又能承受水平力。一般来说,剪力墙的宽度和高度与整个房屋的宽度和高度相同,宽达十几米或更大,高达几十米以上。而它的厚度则很薄,一般为160~300mm,较厚的可达500mm。高层住宅结构选型•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用为承重结构的受力体系。它克服了框架结构抗侧力刚度小的缺点,弥补了剪力墙结构开间过小的缺点,既可以使建筑平面灵活布置,又能对常见的30层以下的高层建筑提供足够的结抗侧刚度。因而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的关键是剪力墙的数量和位置。从建筑布置的角度看,减少剪力墙数量则可以使建筑布置灵活。但从结构角度看,剪力墙往往承担了大部分的侧向力,对结构抗侧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剪力墙数量不能过少。高层住宅结构选型•芯筒—框架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外部柱距较密,常常不能满足建筑使用上的要求。有时建筑布置上要求外部柱中在4~5m左右或更大,这时,周边柱已经不能形成的筒的工作状态,而相当于空间框架的作用高层建筑核心体设计核心体的组成部分核心体的高层建筑向高空发展的最基本的结构构件。核心体也是高层建筑重要的功能空间,通常布置以下内容空间相关的。•垂直交通与疏散系统各交通设施的布局除满足紧凑高效、易于识别、便于集散等基本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防火要求。•设备空间指与主要使用空间相关的各种设备空间,设备空间的核心体内的合理设置,能确保主要空间最大程度的满足使用空间的要求。核心体的组成部分•服务空间主要使用空间以外的服务空间如洗手间、垃圾间、开水间、服务台等房间,往往由于有管道或管线竖向连通的要求而设置于核心体内。因此,核心体的基本尺度是比较灵活的,通过大量统计得到的经验数值:当以上三部分均设置核心体内时,其总面积约为标准层面积的20%~30%。高层住宅核心体所占的比值更小些。核心体的位置•中心核心体核心体位于平面的中心,围绕其四周的使用空间,可占有最佳位置,采光、视线良好,交通路线简捷,其结构多采用框筒体系。常用于办公楼、旅馆建筑,也用于高层住宅。中心核心体标准层外墙到核心体距离W一般为10~15m。因交通疏散系统位于中心部位,其标准层面积大,一般可做到1000~2500㎡。核心体的位置•单侧核心体核心体位于建筑的一侧,使用空间可避免不利朝向,并增大使用空间的进深。当核心体位于标准层长边时则外墙至核心体距离W为20~25m,可布置大景观办公楼。其缺点为交通中心偏于一侧,路线较长,因而标准层面积较小。由于偏心较大,为使重心与刚心一致,应有防止偏心的设计,因此在结构上不适于太高的建筑。单侧核心体多用于板式住宅,也可用于办公建筑。核心体的位置•双侧核心体核心体位于建筑的两端,使用空间较大而方整,可布置高度灵活的大空间景观式办公间。采用双侧核心体的标准层,外墙间距W一般为20~25m,标准层面积约为1500~3000㎡。常用于板式办公建筑、旅馆建筑。也适用于各层功能和层高不用的复合建筑。采用双侧核心体时,中央使用部分的结构体系多采用框架结构。若在核心体之间架设大型梁,可以组成巨形框架,形成无柱使用空间,进一步增大了使用空间的灵活性。核心体的位置•体外核心体核心体布置在主体空间的外部,以通道与之相连,有利于创造大面积、完整、开敞的房间。其核心体的数目可根据标准层的规模和交通组织而定,面积大的建筑需在多处设置疏散楼梯。安全疏散与防火要求安全疏散设计是高层建筑交通设计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疏散设计的原则是路线简单明了,便于人们在紧急时进行判断,同时提供从室内任何位置向两个方向疏散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将高层建筑标准层防火的重点放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疏散流线组织;二是对水平与垂直运动的交点——核心体内的电梯、楼梯位置、数量、布置方式、防火安全进行重点处理。安全疏散
本文标题: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