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细胞数量稳态调节方面的作用及机制
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细胞数量稳态方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一方面能够抑制体内多种细胞的增殖,另一方面还对多种凋亡诱导因子导致的细胞凋亡具有拮抗作用。因此,认为GC能通过上述作用来保持细胞数量的稳定,这种对细胞数量的稳态调节可能是GC对机体稳态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次课主要讲授糖皮质激素/受体抑制细胞增殖和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充分了解GC的生理和药理作用以及副作用产生的机制,同时对我们同学做一些较深入的新药研究工作可能会有一定的启发。细胞对一些体内外刺激(缺氧、炎症、基因毒物质、活性氧、血液中某些神经内分泌激素浓度的过度增高等)的反应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和细胞本身所处的状态。适度的刺激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导致细胞的增殖反应,而过强的有害刺激则可诱导细胞凋亡或导致细胞坏死。因此,体内必然存在着维持细胞数量稳态的调控机制。该机制一方面可以防止细胞过度增殖而导致的细胞数量异常增多(肿瘤发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护细胞免于各种有害刺激所致的细胞凋亡或坏死。维持细胞数量的稳态对于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器官功能的维持以及防止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糖皮质激素(GC)是调节机体生长发育以及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激素,该激素和其受体(GR)在保持细胞数量的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GC/GR抑制细胞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GC能够抑制胸腺细胞、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后来证实GC还能诱导这些细胞凋亡),因此,GC被临床广泛用于抗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淋巴细胞性肿瘤。GC还能抑制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的增殖,这是临床长时间应用GC后导致皮肤萎缩、伤口愈合障碍、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如在SARS治疗中出现的情况)的重要原因。GC还能抑制上皮细胞(如胃上皮细胞)及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如肺癌细胞、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的增殖,这种作用是通过受体介导的。除了能抑制多种细胞的增殖外,GC对细胞凋亡同样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GC可诱导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多种骨髓瘤细胞凋亡.但对另一些细胞却有抗凋亡作用。如在神经细胞、心肌细胞、中性粒细胞、原代培养的肝细胞、肺上皮细胞以及卵巢卵泡细胞中,GC能拮抗有害刺激如去除血清或生长因子、缺氧、缺血/再灌、TNF-α等诱导的细胞凋亡。有报道在乳腺癌细胞、胰腺癌细胞、肺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以及神经纤维肉瘤细胞等肿瘤细胞中,由于放射线、抗癌药顺铂、卡铂等诱导的细胞凋亡也能被GC明显抑制。人工合成的GC-地塞米松(Dex)能抑制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以及骨肉瘤HOS-8603细胞的增殖.观察Dex与顺铂联用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的作用:发现Dex单用可以抑制细胞增殖(25-30%),但是与化疗药物顺铂联用时,却可以明显降低顺铂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凋亡从70%降至30%)。由于GC/GR在同一细胞中既能抑制细胞增殖,又具有抗凋亡的作用,这就强烈提示Dex对细胞数量的调控并非单向的。Dex对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的数量调节可能是一种稳态调节。它能使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在多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既不会过度增殖,也不因出现凋亡诱导因素而导致细胞数量的过度减少。GC/GR对细胞数量的稳态调节不仅与GC的生理作用(如调节生长发育,维持內环境稳定等)有关,还与GC的药理作用及其副作用(生长障碍、伤口愈合缓慢、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有关。因此,研究GC/GR对细胞数量稳态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是非常必要的。GC对机体的作用广泛而复杂,除了其受体介导的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外,近年来的研究已证明GC还有非基因组(nongenomicaction)作用,而GR也可能有配体非依赖性的作用。GC可以通过多种复杂机制影响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效应分子以及上游的信号转导蛋白和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维持细胞数量的稳态。二、GC/GR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增殖和抗细胞凋亡作用作为转录调节因子,GR主要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介导GC的作用GR促进或抑制基因表达的作用可以发生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目前了解比较多的是GR介导的转录调节。(一)GC/GR调节基因转录的机制迄今对GR调节基因转录的过程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已证明没有与配体结合时GR主要存在于胞浆,GC与GR结合可以导致其激活,激活的GR转入核内,通过以下方式调节基因转录:通过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直接调节靶基因转录通过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间接调节靶基因转录1.通过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直接调节靶基因转录配体结合的GR在核内与靶基因启动子(promoter)中具有增强子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glucocorticoidresponseelement,GRE)结合,在该部位募集转录辅因子(如共激活因子),对组蛋白进行部位特异性的修饰,使染色质从紧密的抑制状态转为疏散的易于转录的激活状态。之后,核受体与RNA聚合酶II以及通用转录因子(GTF)相互作用,直接促进基因的转录;或者通过与负性的GRE(nGRE)结合,取代该部位原有的转录因子,抑制靶基因的转录。组蛋白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质,有五种类型:H1、H2A、H2B、H3、H4,它们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能够与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组蛋白是染色质中核小体的主要结构元件。核小体主要由四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构成。这四种组蛋白和缠绕着组蛋白的DNA共同组成了染色质。研究发现基因的表达并不仅仅由DNA决定,组蛋白的修饰(乙酰化、磷酸化和甲基化)所引起的结构变化同样能影响基因的开关,并且这种变化同样也调控着基因的转录,影响着基因的表达。组蛋白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能打开或关闭某些基因,增强或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在多种疾病中,都存在组蛋白编码错误的迹象。因此,有人将组蛋白编码称之为“第二套遗传密码”。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对于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至关重要。蛋白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蛋白活性调节的一种重要的形式,通过乙酰化或去乙酰化,改变了染色质结构或是转录因子的活性,可以调节基因转录的活性。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immunoprecipitationassay,CHIP)是目前唯一研究体内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基本原理: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次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段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信息.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2.通过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间接调节靶基因转录GR可在转录水平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调节启动子中不含GRE的基因表达。这种方式不需要GR与DNA结合。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抑制基因表达为主,其确切机制还不清楚,有可能与不同转录因子之间竞争数量有限的共激活因子有关。GR与AP-1、NF-кB等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GC/GR抗炎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NF-кB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已有证据表明核转录因子NF-кB可能通过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了很多自身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正常情况下,NF-кB位于细胞胞浆内,一般由两个功能亚单位,即P65和P50,所组成,同时和其天然性的抑制因子IкB-a和IкB-b结合在一起,而后者阻止NF-кB进入细胞核,调控相关的靶基因。一旦细胞受到刺激(感染、氧化和抗原等),IкB磷酸化,相应的蛋白酶体发生降解,NF—кB激活,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结合,后者可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白介素1b和肿瘤坏死因子a),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基因的产物会进一步激活NF-кB,从而扩大局部的异常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某些转录因子和相应基因的表达,如AP-1和NF—кB,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证据显示,糖皮质激素可能是目前最强的NF-кB抑制因子。糖皮质激素可通过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抑制活化的NF-кB(细胞胞浆内和细胞核核内),同时能抑制NF-кB与靶基因结合,起到抑制异常炎症反应的作用。最新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还能增加NF-кB的抑制因子IкB的转录和表达。由此可以推测:GC通过抑制NF—кB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述抗炎机制是类似的。GR与转录因子AP-1、NF-кB、p53、STAT5等的相互作用在GC/GR对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中亦具有重要作用。已证明核转录因子NF-кB的靶基因IL-6对激素非依赖性的前列腺癌(AIPC)细胞具有明显增殖促进作用,Dex能抑制AIPC细胞的增殖。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GC/GR抑制NF-кB的转录活性和IL-6的表达是GC抑制AIPC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二)介导GC/GR对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作用的靶基因已证实GC/GR的增殖抑制作用是通过对细胞周期(如G1期)的阻滞实现的.并发现GC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与其调节细胞周期的调节性蛋白的表达有关。GC/GR也可以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如有报道GC可以抑制凋亡诱导因子Fas或Bcl-2蛋白家族中促凋亡成员表达,上调Bcl-2蛋白家族中抗凋亡成员Bcl-2或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sofapoptosis,IAPs)的表达产生抗凋亡作用。GC/GR抑制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还与它们在多种细胞中诱导下列蛋白表达有关,如与AKT/PKB有高度同源性的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erumandglucocorticoidregulatedkinase,Sgk)、MAPK磷酸酶(MAPKphosphatase-1,MK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细胞抑制和DNA损伤诱导的蛋白(growtharrestandDNAdamage-inducible,GADD45)等。在以往研究GR对细胞增殖和凋亡调节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些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和变形运动的重要信号转导蛋白,研究了GC对它们的表达/活性的影响,发现了以下一些表达受GC调节的GR功能性靶基因。小G蛋白RhoBTGFβ1II型受体(TβRII)信号调控蛋白(SIRPα)1.小G蛋白RhoBRhoB是小G蛋白Rho亚族成员,有报道该蛋白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被多种细胞毒应激原,如紫外线(UV)和化疗药5-FU,顺铂等诱导。Dex在人卵巢癌HO-8910和骨肉瘤细胞中能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上调RhoBmRNA和蛋白质表达,GR的抑制剂RU38486能够抑制Dex上调RhoB的作用,表明这种作用通过GR介导。将野生型的RhoB表达载体转入HO-8910细胞,使其过度表达,可以使Dex抑制该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而用RNA干扰技术抑制RhoB的表达,则可明显阻断Dex的上述作用。以上结果表明,GR上调RhoB参与了GC对该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同样的方法也证明RhoB的上调与Dex诱导该细胞形态改变有关。近期的研究发现RhoB过表达或RhoB激活能使NF-кB的核转位增加,基础转录活性增强,因此,推测过表达的RhoB有可能参与了GC对该细胞顺铂诱导的抗凋亡作用。2.TGFβ1II型受体(TβRII)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多种类型肿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介导其作用的有I型和II型TGFβ受体(TβRI和TβRII)。国外报道Dex能够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的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该细胞表达TGFβ1。Dex在PC-3细胞和HO-8910细胞中能上调TβRII表达(约为对照的2.5倍)。该作用通过GR介导。将含有TβRII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转入PC-3细胞中,证实Dex能够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增强TβRII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表明Dex上调TβRI
本文标题: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细胞数量稳态调节方面的作用及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9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