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营运能力分析杨琨一、营运能力分析的界定定义:分析企业资源应用的效率,通常主要都是从企业资金(资产)使用的角度来进行的常用指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二、营运能力分析作用1.企业经营管理者:资产结构合理性、流动性、信心2.企业投资者:安全性、盈利能力3.企业债权人:安全性、盈利能力第一节营运能力分析概述案例:格力电器三、企业资产、负债和权益1.货币资金2.应收账款3.存货4.长期投资5.固定资产6.无形资产7.短期借款8.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9.长期借款10.股本/实收资本11.未分配利润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第二节营运能力指标分析原则:1.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体现提高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要求。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资产占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周转,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尽可能多的营业收入,创造尽可能多的纯收入。2.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体现多种资产的特点。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它们各有其特点。对于固定资产应考虑它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脱离的特点,指标计算上,从两方面加以考虑;对于流动资产,主要应体现其流动性的特点。3.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有利于考核分析。应尽量采用现行制度规定的考核指标,或根据现有核算资料可以计算并便于分析的指标,否则,指标再好也没有实际意义。一、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二、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三、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第二节营运能力指标分析内容定义: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应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周转的次数公式: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平均总资产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100%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总资产=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1.总资产周转率分析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分析,通常可以使用“资产周转天数”,不使用“资产周转次数”。因为各项资产周转次数之和不等于总资产周转次数,不便于分析各项目变动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1.总资产周转率分析(一)综合对比分析反映资产占用与总产值之间的关系(二)综合对比分析反映资产占用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三)综合对比分析总资产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1.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总资产营运能力综合对比分析,就是将反映总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与反映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依据各类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对比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资产周转速度指标的一般计算资产周转速度是衡量企业营运效率的主要指标。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明资产可供运用的机会越多,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则表示资产利用效率越差。资产周转速度快慢,通常使用资产周转率(次数)和资产周转期(天数)两个指标。2.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析资产平均余额资产周转额周转率周转率(次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期流动资产完成从货币到商品,再到货币这一循环过程,表明流动资产周转了1次,以产品实现销售为标志。表示销售实现的指标有两个,即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实务中,在计算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时,究竟是使用营业收入还是营业成本,应视分析的具体目的而定。(一)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的计算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次/一定时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或周转期(天/次)=──────────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的计算公式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平均余额营业成本存货周转率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要看分析的目的。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为了评估资产的变现能力需要计量存货转换为现金的数量和时间,应采用“销售收入”。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时,为系统分析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并识别主要的影响因素,应统一使用“销售收入”计算周转率。如果是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计算存货周转率,使其分子和分母保持口径一致。实际上,两种周转率的差额是毛利引起的,用哪一个计算都能达到分析目的。存货周转率2.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销售增加会拉动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增加,不会引起周转率的明显变化。但是,当企业接受一个大的订单时,先要增加采购,然后依次推动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加,最后才引起收入上升。因此,在该订单没有实现销售以前,先表现为存货等周转次数减少。这种周转次数减少,没有什么不好。与此相反,预见到销售会萎缩时,先行减少采购,依次引起存货周转次数等提高。这种周转次数提高不是什么好事,并非资产管理的改善。因此,任何财务分析都以认识经营活动的本来面目为目的,不可根据数据的高低作简单结论。3.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各类存货的明细资料以及存货重大变动的解释,在报表附注中应有披露。正常的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如果产成品大量增加,其他项目减少,很可能是销售不畅,放慢了生产节奏。此时,总的存货金额可能并没有显著变动,甚至尚未引起存货周转率的显著变化。因此,在分析时既要重点关注变化大的项目,也不能完全忽视变化不大的项目,其内部可能隐藏着重要问题。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存货过多会浪费资金,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所以存货不是越少越好。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应收账款的收款速度,一般以周转次数来表示。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应收账款是指因商品购销关系所产生的债权资产,而不是单指会计核算上的应收账款科目,一般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周转率说明年度内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体现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企业的收账效率。一般认为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它表明:①收款迅速,可节约营运资金;②减少坏账损失;③可减少收账费用;④资产流动性高。1.销售收入的赊销比例问题。从理论上说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其对应的流量是赊销额,而非全部销售收入。因此,计算时应使用赊销额取代销售收入。但是,外部分析人无法取得赊销的数据,只好直接使用销售收入。实际上相当于假设现金销售是收现时间等于零的应收账款。只要现金销售与赊销的比例是稳定的,不妨碍与上期数据的可比性,只是一贯高估了周转次数。问题是与其他企业比较时,不知道可比企业的赊销比例,也就无从知道应收账款是否可比。在计算和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可靠性问题。应收账款是特定时点的存量,容易受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影响。在应收账款周转率用于业绩评价时,最好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以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3.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问题。统一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是已经提取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而销售收入并没有相应减少。其结果是,提取的减值准备越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这种周转次数的增加不是好的业绩,反而说明应收账款管理欠佳。如果减值准备的数额较大,就应进行调整,使用未提取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计算周转次数。报表附注中应披露应收账款减值的信息,可作为调整的依据4.应收票据是否计入应收账款周转率。大部分应收票据是销售形成的,只不过是应收账款的另一种形式,应将其纳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计算,称为“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否越少越好。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如果赊销有可能比现金销售更有利,周转天数就不会越少越好。收现时间的长短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例如,甲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18天,信用期是20天;乙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15天,信用期是10天。前者的收款业绩优于后者,尽管其周转天数较多。改变信用政策,通常会引起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变化。信用政策的评价涉及多种因素,不能仅仅考虑周转天数的缩短。固定资产收入率是指一定时期实现的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总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分析要点:1.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2.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折旧)3.计价方式3.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平均净值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收入率
本文标题:第三章营运能力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2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