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2课时)
沙河市第二中学地理(必修三)导学案No:4编写:姚飞审核:王立秋第一章第三节第2课时第1页共6页1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导学案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学习目标】1、认知和掌握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2、认知和掌握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3、掌握我国南北方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重点难点】我国南北方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学法指导】通过亲身感受,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学会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归纳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风俗,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课时安排】1课时【自主学习】一、南方与北方1.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资料补充: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北:复种指数____,____地;作物种类:_____、棉花、杂粮、温带水果南:复种指数_____,____田,作物种类:_____、茶叶、蚕丝和热带水果。(2)对居民建筑的影响:北:平顶房;南:___________(3)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交通)交通便利程度:北:方便且通达性___;南:不如北方便利。沙河市第二中学地理(必修三)导学案No:4编写:姚飞审核:王立秋第一章第三节第2课时第2页共6页2交通运输方式:北:______和公路的主要分布区;南:_______也是一种普遍方式。(4)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饮食:南_____北_____语言:北_____南_____方言:南繁北齐(原因:地域上的稳定性与封闭性)(5)矿产资源南_____北_____;北____南_____;工业南______北_______其中:前四者主要由气候、地形条件决定,矿产资源受地质规律制约3.通过填写表格完成南北方的对比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植被土壤红壤、砖红壤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东北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工业生产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对外开放补充资料: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特色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区内丰富的资源(鞍山、本溪的铁、阜新、开滦的煤)便利的交通(稠密的铁路网和大连港口)丰富的铁(迁安)、煤(开滦)、石油(华北)、海盐(长芦)等资源,靠近山西能源基地,有统一的电网,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出(长江航运和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洋运输),较丰富的资源靠近香港和东南亚,是著名的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沙河市第二中学地理(必修三)导学案No:4编写:姚飞审核:王立秋第一章第三节第2课时第3页共6页3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和石油加工业、辽阳的化纤工业京津两市的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食品等工业,唐山地区的采煤,冶金、陶瓷等工业上海的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等工业,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地的家用电器、丝绸、服装等工业以广州、深圳、珠海等地为中心,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矿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不足水资源不足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查找有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的内容和家乡的情况,选定你认为合适的两个区域,分别代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归纳这两个区域的主要差异。地区A地区B优势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典题讲析】(2011年高考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3.【解析】(1)该区域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与其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地形有关。该地深居内陆,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2)该区域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其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3)管道运输特别适宜液体物质的长途运输。塔中距离库车和轮台的距离远,加上该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和聚落稀少,不利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建设,因此,最合理的运沙河市第二中学地理(必修三)导学案No:4编写:姚飞审核:王立秋第一章第三节第2课时第4页共6页4输方式为管道运输。(4)本区域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水资源是其主要制约因素。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山麓地带及河流沿岸。(5)读图可以看出,该地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等级越来越低,其服务范围也就越来越小。【答案】(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秋季。(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一、单项选择题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2、长江沿岸从下游到上游,体现了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的基本趋势,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沿江城市分布顺流排列正确的是:重庆、宜宾、武汉、南京B.沿江钢铁工业中心逆流排列正确的是:上海、武汉、马鞍山、重庆、攀枝花C.旅游资源由上到下顺流排列正确的是:峨眉山、三峡、黄鹤楼、苏州园林、中山陵D.横过长江的铁路由上游到入海口依次是:成昆、成渝、川黔、焦柳、京广、京九、京沪线3、北方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A、3—4月B、8—9月C、7—8月D、6—10月4、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的说法,正确()A、水热条件对农业生产有利,作物可一年两熟到三熟B、紫色土和红壤均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肥沃土壤C、是全国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棉基地D、各省均为甘蔗的重要产地4、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右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5~6题。5.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A.a、b、cB.c、b、aC.c、a、bD.b、c、a6.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7、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沙河市第二中学地理(必修三)导学案No:4编写:姚飞审核:王立秋第一章第三节第2课时第5页共6页5A经济特区都集中在广东沿海,形成外向型工业地带B全国蚕丝的主要产区,也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C本区以轻纺、食品食品工业为主D全国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产量最多的地区二、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仟设立经济特区。材料一: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材料二: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深圳珠海所在地区简图1、.喀什所在地区的河流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其水循环类型多属于。2、“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喀什所在地区,这里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是世界上极佳的番茄产地。喀什所在地区的番茄品质优良,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是。本地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3、据图说明喀什、深圳珠海两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共同点:。不同点:。4、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深圳:喀什:沙河市第二中学地理(必修三)导学案No:4编写:姚飞审核:王立秋第一章第三节第2课时第6页共6页6参考答案课堂活动区答案:略课后练习区单项选择题1、D2、C3、B4、A5、B6、D7、B5~6.【解析】第5题,重心变化规律的分析是该题的难点,“重心变化”这一名词考生不易理解,但却是解题的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的油气产量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地区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c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使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都向南偏移,其中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GDP的重心更靠近东南沿海。故曲线b和a分别代表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和GDP重心的变化轨迹。第6题,能源生产的重心偏西,能源消费的重心偏东,要缩小这个东西间距,就要在东部建设能源生产基地,故D项正确,而A、B、C项发展的均是西部的能源基地。二、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多为内流河,多为季节河,河流短小,多为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内陆循环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保护水源,防止土地荒漠化3、共同点:多沿铁路线分布不同点: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沿河流分布4、深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喀什:资源丰富,地处我国联系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位置,历史悠久。
本文标题: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2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3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