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九章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第九讲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1、掌握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2、熟悉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3、了解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的机构和有关部门。本讲要求: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一、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意义•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控制及行政管理,各个国家对药品均有强制执行的质量标准,即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保证药品质量,进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及监督检验的法定依据。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二、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1、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二者均属于国家药品标准,均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颁布实施。2、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3、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4、企业标准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三、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重点)•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2.制订药品质量标准要有针对性•3.制订药品质量标准要考虑临床使用的实际•4.药品质量标准需不断完善•总之,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四、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主要内容有:名称、性状、物理常数、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一)、名称我国药典委员会和《新药审批办法》对药品命名的原则规定是:(1)药品的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和英文名三种。(2)药品的名称应明确、简短、科学,不准使用代号、政治性名词、容易混同或夸大疗效的名称。(3)凡国内其他亦采用的名称,能统一的尽可能统一,与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能统一的,尽量采用统一的拉丁名,以便交流。(4)国外的专利名,无论是外文拉丁化或中文音译,都不能采用。(二)、性状溶解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药品的纯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三)、物理常数•物理常数是检定药品的重要指标,可根据不同药品的特性或检定目的的需求,选择有关物理常数的测定。药品质量标准中收载的物理常数有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收系数等。•物理常数是药品的物质常数,同样可反映药品的纯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1)熔点熔点系指一种物质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中国药典收载有三种熔点测定的方法。•第一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物;•第二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三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的物质。•熔点测定用的对照品无有效期,一般只要外观无变异均可使用。当用毛细管法测定熔点难以判断时,须用差示热分析法(DSC)予以辅佐。对于一类新药,其熔点须用毛细管法和DSC法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2)比旋度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学活性的化合物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旋转的度数,称为旋光度。•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不仅与化学结构有关,而且还与被测溶液的浓度、液层厚度以及测定时的温度有关。浓度越大,液层越厚,则偏振面旋转的角度也就越大。•比旋度是指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和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不同的光学异构体,其旋光度的方向和强度不同,即比旋度不同。即旋光度(α)与浓度(C)液层厚度(L)以及该物质的比旋度[α]三者成正比关系。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3)折光率光线自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的进行速度发生变化,即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并且遵从折射定律。折光率是药物的物理常数,测定折光率可以用于药物真伪的鉴别和纯度检查。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4)吸收系数: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及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之一。百分吸收系数,其定义为:一定波长的单色光透过浓度为1g/l00ml,光路长度为1cm的吸光物质溶液时的吸收度。测定吸收系数可以鉴别药物的真伪,也可以反映出药物纯杂的程度。•在新药研究时,若药物有紫外吸收,则应测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测定时应按有关规定,配制高、低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五台不同型号的仪器上测定吸收度(A),计算吸收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五)鉴别1.化学方法•显色反应•沉淀反应•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利用药物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气体,或利用药物的特殊气味来进行鉴别等。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2.分光光度法(1)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药物在紫外、可见区具有吸收。①测定最大吸收波长、最小吸收波长,有肩峰的,也可以测定。②测定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或吸收系数),或两个不同波长下(最大、最小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比值。③经化学处理后,测定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征。(2)红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是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特征性强,主要用于组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原料药的鉴别,特别适合于其它方法不易区别的同类药物的鉴别,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溴化钾压片法。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3.色谱法•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根据被测组分的比移值(Rf值)或保留时间(tR)的不同,可用于药物的鉴别。色谱法特征性强,使用广泛。对原料药不宜使用,但若在检查或含量测定项下已使用了色谱法,也可同时用于鉴别。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五、杂质检查制订杂质检查的项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检查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制订杂质检查的项目应是有针对性的,即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和贮藏过程可能引入的杂质进行检查。有关物质检查和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查要求都是相当严格。2.检查有害健康的杂质砷盐、重金属等为一般性杂质,在多种药物中容易引入,这些杂质对人体有毒害,所以应加以严格控制。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六)、含量测定1常用含量测定的方法•(1)滴定分析法滴定分析法是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滴定液对供试品进行滴定,根据滴定终点时消耗滴定液的体积和浓度以及标准物质和测定组分之间滴定反应的摩尔数的比值,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滴定分析法具有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操作方便快速、不需要对照品等优点,是原料药含量测定首选的方法,也是药物含量测定中应用最多的分析方法。•(2)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采用适当的方法,使测定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然后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称重,从而求得该组分含量的方法。重量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但操作繁琐、费时,仅在无合适的滴定分析法测定含量时使用。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3).比色法比色法是指药物本身没有颜色,在一定条件下与试剂反应或经处理产生颜色,与相同条件下显色的对照品溶液比较颜色的深浅(吸收度的大小)计算含量。•(4).分光光度法•本法具有准确度较高、精密度较好、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主要用于原料药、单方制剂的含量测定,以及含量均匀度与溶出度的检查。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5)色谱法在含量测定中使用的色谱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薄层色谱法在合成药物的含量测定中应用很少,主要用于一些组成复杂,又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的中药制剂,经薄层分离后,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一些挥发性较大的药物的含量测定。在药物的含量测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最广泛应用的方法。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仪器化程度高等优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含量时,首先需建立药物与其它组分的色谱分离条件。对不具有酸、碱性的有机药物,可采用一般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具有弱酸、弱碱性的有机药物,可选择离子抑制或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强酸、强碱等离子型药物,一般只能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吸附色谱使用有机溶剂作流动相,主要适用于难溶于水的药物以及一些含有脂溶性基质制剂的含量测定。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2常用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一般来说,对于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在方法的选择上应着眼于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这是因为原料药的纯度较高,含量限度要求严格。对于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应着眼于方法的专属性和灵敏度,这是因为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较少,测定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辅料的干扰以及在贮存过程中分解产物的影响等,制剂含量限度的范围一般较宽。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3含量限度的制订用作注射剂原料药的含量限度一般高于用作口服制剂原料药的含量限度。注射剂的含量限度一般也比口服制剂的要严。如中国药典规定维生素B1片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而维生素B1注射剂的含量则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一般来说,采用滴定分析法测定化学合成药物的原料药时,其含量的下限约为98.5%;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时,其原料药的含量限度一般在95.0~105.0%;对于药物制剂来说,根据其含量的多少,含量限度还要适当放宽。原料药物的含量测定,如药典未制订上限的,均指其上限不得超过101.0%。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19/12/21药物分析五、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分析方法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才能确保药品的质量。•验证的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等。
本文标题:第九章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4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