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二分册第1—9课参考答案
1《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读图学史找出地图中重要文化遗址,归纳其分布的主要特点。重要文化遗址:如湖南玉蟾岩遗址、湖南彭头山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陕西姜寨遗址等。主要特点:遍布中华大地,如同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最为集中。练习与测评1.农业的起源有什么意义?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意义: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谷物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具有生产性经济活动的性质,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影响: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农业是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础,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的重农政策,重农思想,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数学、中医药等),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以及田园诗篇等,都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而展开。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使中国的血缘亲情比较密切,从而形成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本题点到即可,随着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逐步补充、展开。)2.为什么上古时期的历史记忆常常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传承下来的?除神话传说外,还有哪些材料能传达真实的历史信息?2原因:(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借助想象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传说)上古时期是一个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产生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后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材料:实物资料:遗址、遗物和化石等;文献资料:图画、文献等。探索与争鸣距今约1万年前后,我国先民开始了农耕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完全放弃采集与渔猎。此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虽然我国的一些地区早已进入农业时代,但仍有不少地区依旧处在采集与渔猎时代,而在北方草原和西北荒漠地带,先民们更是长期以游牧为生。以上说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它对我们认识祖国的历史有何帮助?答案要点:基本符合历史史实。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各异,历史发展并不同步,发展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导致早期文明的特征和发展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仅出现北方游牧为主的先民与南方农耕为主的先民并存,即使在中原地区,也出现农业与采集、渔猎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早期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还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需要采集和渔猎来补充食物,另一方也反映先民生活还受到自然环境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认识祖国历史发展的丰富多样性。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练习与测评1.为什么说夏朝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根据教材所述文献和考古资料加以证明。3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设官分职,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了刑法以镇压反抗者。二里头遗存中发掘出的两座宫殿建筑,格局严谨,堂、庭、廊庑有别,在举行礼仪的时候可以清楚地表现出高低贵贱的差别。而且,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可以推测这种建筑是强制劳动的结果。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中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应当是当时“礼仪以为纪”的情况的反映,表现出阶级分化的特征。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略)回答问题。(1)从材料一的墓葬随葬品看,二里头居民的生活有什么特色?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食为粟、黍之类;家畜饲养“六畜俱全”,达到了一定的规模。(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二里头遗址发掘的重大意义。二里头遗址时间距今约3900——3500年,地点为豫西偃师,与古代文献中有关夏人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和晋南地区)与时间的传说最相吻合。且二里头遗址的内涵较为典型,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例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制与骨制的铲、镰、斧等农具,能够说明当时的劳动人民使用这些较原始的工具发展农业生产的状况;类似宫殿建筑遗址说明当时的房屋建筑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阶级分化情况已经明显;作坊遗址以及铜、玉等遗物,充分证明当时手工业制作技术和内部分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文献所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虽然有关夏文化的讨论尚未定论,但二里头遗址所提供的考古资料,为研究夏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而为夏文化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索与争鸣4有学者认为,既然二里头文化遗存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基本吻合,那么二里头文化非夏文化莫属;也有学者认为,迄今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中,还没有找到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证据,以二里头的考古资料来复员夏朝历史,带有推论性质。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为什么?同意第二种观点。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学者在寻觅夏文化的过程中发现的,此后持续40余年的田野发掘获取了丰富的遗存和信息。由于其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年代也大体在夏王朝的纪年范围内,所以从发现至今,围绕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但因为仍缺乏文献实证,就其族属和国别而言,目前的研究尚未超出推论的范畴。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问题的最终解明,将随着二里头遗址勘察发掘与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待于带有较多历史信息的内证性遗存比如文字的发现而进一步彰显。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读图学史观察、比较两幅图片,分析商朝青铜器物在造形和纹饰上的主要特征。造型独特,纹饰瑰丽(结合观察到的内容分析)。前者本身是一只虎,后者有兽面纹饰,都与动物相关。商朝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赋予青铜礼器以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动物造型与纹饰成为青铜礼器的一个重要特征。练习与测评1.什么是内外服制?商王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制度?定义:5是商朝的国家体制。内服是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则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前者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后者是指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商与周边方国存在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原因:(1)历史因素:夏朝统治区域内就有直接由夏王管辖的地区和臣服于夏王由属国首领管辖的地区之分。商原本就是臣服于夏的属国,后发展壮大,联合其他反夏盟国,推翻夏朝,取而代之。商代实行内外服制是因袭了夏的做法,只是商王直接控制的地方扩大,方国对商王的义务更明确。(2)现实力量对比的结果:尽管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比夏朝增大,但周边的方国、部落的数量和夏禹时期相比数量大大减少,方国的力量也在兼并中增强,商王朝的力量不足以攻其城、掠其地,消灭所有方国、部落,直接派官治理。同时方国的力量又不足以与商王平起平坐,不得不承认商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臣服于商,定期朝贡、奉命征伐。(3)生产力因素:内外服制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体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当时交通、通讯尚不发达,维持庞大行政系统的技术因素和经济基础尚不成熟。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1)从上述材料看,鼎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功能?A可作炊具,用于日常生活B在一些场合,所用的鼎的数量可用来标识主人的身份、地位C鼎成为权力的象征(2)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钟鸣鼎食,鼎足之势,大名鼎鼎……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从这篇卜辞中,你能汲取哪些历史信息?6答:商朝人常占卜;商朝人用干支纪日;商朝人关注天象,有清晰的方位概念,急切知道雨水的方向,由此可以推测,商朝人重视农耕。探索与争鸣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古文字?在文明演进过程中为什么许多古文字消亡了,而汉字却存活了下来?古文字列举: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美洲玛雅文字、印度印章文字、爱琴文明的线形文字等。原因分析:(本题开放,言之有理即可,以下意见仅供参考)这些古文字大都消亡,原因复杂。大致有如下原因:文字复杂艰涩,掌握的人很少;受到强势文化的冲击;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文化成果甚至种群被毁灭等。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至今,是世界上少有的存活、发展的古文字。主要原因是我国从商周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持续发展,国力强盛,为文化发展创造条件;秦统一全国后,“书同文”,有利于文化交流发展;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有利于文字的普及;中国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文化处于独立发展状态,古代没有受到外来强势文化冲击,屡屡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本身文明程度不高,往往受汉文化同化。……(有一种说法,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汉字,比较容易意义识记,有利于文字的普及。)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练习与测评1、不同点:(1)王直接管辖的地区以外的国土,商朝采取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办法,周除了采取认同原殷邦首领统治的策略,还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2)商与周边方国存在松散的联盟关系,而周的封邦建国体制使王畿地区对地方的控制更为紧密与有效。进步作用:封邦建国体制加强了对新征服地区的有效统治,提高了王权,使王畿地区与7地方的关系更为紧密。2、在西周时期,礼作为人们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规范被周公进一步制度化,礼乐制度是维系宗法关系、政治等级的重要纽带,礼乐制度形成的文化是西周时期政治文化的核心。随着西周的衰落,诸侯国并起,周王室的核心政治文化及其制度随之崩溃,学在王宫的局面被打破,这就是孔子眼中的“礼崩乐坏”。3、周公总结了商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商朝无德,失去了天命,因此政权的稳固需要用德来维系。随着西周的建立与疆土的扩大,周公需要用一套实际的礼乐制度维系宗法关系及政治等级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公将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探索与争鸣提示:引导学生认识文化中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制度和形式的礼对于普通人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利用西周、春秋的历史事实立论。正确。《礼记·乐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乐以音调节奏激起人们相同的情感,因此先王根据人们的喜怒哀乐,用礼阐明人们的志向,用乐表达人们的共同心声。礼讲差异,乐则讲和同。对礼乐的遵守,要靠自己的言行来表现,支配自己言行的是思想意识,因此理想的礼乐应该发自内心。行为仪式是一个群体为了共同的价值体系或目标而进行的一项活动,在仪式当中,人的心灵会形成一种共振,其行为或心灵往往会变得与仪式的氛围相一,甚至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大型的活动往往非常注意仪式。如很多国家级的大事,每次都要精心地准备仪式。所以尽管很多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还会非常深刻地记起当时的情景,常常为之感动,为之精神一振,如天安门升旗、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如亚运会,如神六上天,如大型的综合运动会等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对于个人来说有纪念意义的事件,也非常注意仪式的准备与进行,如结婚仪式,成人仪式,生日仪式等。这些对于一个人的一生8往往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练习与测评1、以上材料(略)反映了春秋战国期间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西周以来的伦理道德观念(礼、信)、礼节、仪式、宗法制度、文化生活等在春秋时尚存在,到战国时期都被破坏了。这些变化的最终结果导致“邦无定交”,“土无定主”,在“封邦建国”体制和“礼乐文化”下的统治秩序、社会规范崩溃。2、完成下表的填写,并分析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儒家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主要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儒家孔子“礼”、“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重新解释“礼”,熔礼、法于一炉法家韩非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君主集权,奖励耕战、富国强兵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说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核心观念
本文标题:第二分册第1—9课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4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