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二十二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二十二课祖国统一大业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引言分析(1)通过温总理背诵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歌,指出祖国尚未统一,炎黄子孙骨肉未得团聚的现实。(2)温总理引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歌,说明了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盼望台湾和祖国大陆早日团聚的共同夙愿。课文分析第一目,“‘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本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两个: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旨在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认识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两岸长期分裂,祖国统一的要求十分迫切。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提出切实可行的祖国统一纲领,为结束分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是本目的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历史纵横],了解“一国两制”必须是在“一个国家”之下实行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它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可行之路。第二目,“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在香港、澳门成功地进行了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充分说明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本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祖国;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祖国;特别行政区。旨在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百年国耻,一朝洗雪,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祖国是本目的重点。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上的[学思之窗]及相关图片,深刻体会关于香港回归祖国中英间进行的艰难谈判,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通过放映纪录片或者由学生回忆,重温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关于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祖国可引导学生与香港回归做对比,找出其异同,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的能力。第三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在“一国两制”理论的指导下,大陆注重发展与台湾的关系,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打破了两岸几十年来的隔绝状态,有力地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的统一。本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海基、海协两会的建立;“九二共识”;胡锦涛会见来访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其旨在让学生了解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下,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和交流,打破了两岸几十年来的隔绝状态,在两岸关系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胡锦涛会见来访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是国共两党领导人自1945年以来的首次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关于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要引导学生明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下,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和交流,而台湾当局被迫做出回应。海协会和海基会的成立,为海峡两岸的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九二共识”是两岸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胡锦涛会见来访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是本目的重要内容。要注意引导学生明了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自1945年以来的首次会见,说明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国家统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一道,共同奋斗。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自1945年以来的首次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在本课教学中建议教师多采取启发式提问和谈话法辅以必要的讲解。本课内容理论性、时事性较强,如采用讲述法,学生接受起来会感觉有一定的难度。在本课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子图片或声像资料等,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本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到港、澳地区参观旅游,亲身感受“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2.教学案例案例一本课导入师:请大家阅读课文的导言部分,温总理背诵的是谁的诗歌?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师:于右任先生的诗歌,说明了什么?生: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盼望台湾和祖国大陆早日团聚的共同夙愿。师:完全正确!温总理引用国民党元老的思乡之作,指出祖国尚未统一,炎黄子孙骨肉未得团聚的现实。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如何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这就是本课书要学习的内容。案例二本课导入师:我想问一下,咱们班有没有学生到过港、澳地区?生:(个别或部分学生举手)师:我们请他(她)简单讲一讲在港、澳的所见所闻,好不好?生:(讲述略)师:通过这位同学的讲述,港、澳地区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生:(回答略)师:(归纳、总结学生发言的要点)香港是著名的“东方明珠”,回归祖国六年来,在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东方明珠”愈发的璀璨靓丽。那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香港能顺利地回归祖国,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正确的方针政策?生:一国两制。师:完全正确!看来同学们对“一国两制”政策并不陌生。那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提出和实践的?为什么能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它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这就是本课书要学习的内容。案例三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生:(回答略)师: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在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情况下,解放军准备渡海攻台,台湾当时已处在风雨飘摇中。可是,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国太平洋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由于当时解放军主力投入朝鲜战场,解放台湾就被搁置下来。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生:美国。师:台湾问题本属中国内政,美国出于反华的需要,力图保持两岸分裂的局面。当时党和政府为打破美国对华封锁,更为祖国统一大业,提出要解放台湾。台湾当局依仗美国撑腰,也针锋相对地提出要反攻大陆。海峡两岸处在敌对状态。下面请大家阅读本节第一个子目,思考为什么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党把“解放台湾”的提法换成了“一国两制”呢?生:(阅读、思考、讨论)师:(评价、总结学生的发言)随着国共两党第一代领导人相继去世和中美关系的缓和,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促进祖国统一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越来越凸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刚才同学们都阅读了教材,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生:(思考、讨论、回答)师:(评价、归纳学生的发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说明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提出切实可行的祖国统一纲领,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结束分裂,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可行之路。案例四“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师:(放映有关1954、1958年台海危机、炮轰金门的纪录片)看完以上这段真实的历史记录,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生:(回答略)师:请大家阅读课文引言部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这首诗寄托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生:(回答略)师:海峡两岸长期分裂,骨肉同胞不得团聚,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剧。谁能打破僵局,促进两岸和解和祖国统一,谁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生:(阅读)师:请大家思考我党从强调“解放台湾”到提出“一国两制”,说明了什么?生:(思考、讨论、回答)师:评价、归纳学生的发言案例五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师:(引导学生回忆香港被英国侵占的过程)生:(思考、回答)师:从刚才大家的回忆中,可以看出香港是被英国侵略者用暴力手段非法侵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生:(思考、讨论、回答)师:(评价、归纳学生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新中国为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所以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的时候收回香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收回香港的时机成熟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英国人甘心把香港交回中国吗?生:(阅读、思考、回答)师:大家可以注意到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是在1982年,就在这一年,英国干了一件维护殖民利益的得意之举,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可以告诉我们吗?生:(思考、回答)师:1982年,阿根廷用武力收回了被英国强占了150多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动用了皇家海军2/3的力量,在美国、法国的支持下,跨越13000公里,远征马岛,打败了100多年未经历战争的阿根廷军队,夺回了马岛。它保住了大英帝国的颜面,让英国人找回了久违的自豪感。撒切尔夫人携大败阿根廷之余威访华,还想维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但她忘记了,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也不是马尔维纳斯群岛。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没有商量的余地。经过两年多的谈判,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1997年,“东方明珠”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百年国耻,一朝得雪。大家想一想,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生:(思考、讨论、回答)师:(评价、归纳学生的发言并进行总结)案例六香港回归师:(放映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以上这些场面大家不陌生吧?香港回归的时刻,你当时在哪儿,心情如何?生:(思考、回答)师:班上哪位同学去过香港?能给大家讲一讲所见所闻吗?生:(讲述)师:通过刚才的录像和同学的讲述,大家感受到什么?生:(讨论、发言)师:被帝国主义强占了150多年的“东方明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同胞和内地同胞的心情是一样激动,刚才大家都在录像中看到了香港同胞热烈欢迎解放军的感人场面,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大家想一想,英国人甘心把香港还给中国吗?生:(思考、回答)师:所以,香港回归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中英之间进行的谈判,请大家阅读教材。生:(阅读)师: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英国人还为香港的回归设置了许多障碍,这些事情离今天并不遥远,哪位同学还记得,能讲给大家听吗?生:(发言)师:虽然英国人万种不甘、百般阻挠,但香港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说明了什么呢?生:(思考、讨论、回答)师: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四、问题解答【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简述其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解题关键:审题得知,本题主要是要回答“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内容,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的经验和对台湾回归祖国的现实指导意义。思路引领:“一国两制”要把握好,“一国
本文标题:第二十二课祖国统一大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5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