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究真理学案
生活与哲学学案1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案一、构建知识网络:(以“辩证唯物论、认识论”为核心构建知识网络)二、易错易混知识点: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改:2.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改:3.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改:4.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改: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改:6.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改:7.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改:8.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改:9.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改:10.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改:1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改:12.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改:13.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改:14.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改:15.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改:16.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实现事物的发展。改:三、巩固练习(一)、选择题专题训练(广东高考题、各地高考模拟试题)1、(2010年广东高考政治)3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2、(2011年广东高考政治)33.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遍的规律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C.该实验室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2012年广东高考)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生活与哲学学案2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4、(2013年广东高考)34.图5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剑桥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首次证实了人类DNA中存在四链螺旋结构,研究人员声称,对这一结构的研究有利于更好控制癌细胞增生,为癌症治疗找到新的方法。这一事实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坚持真理就能更好的服务人类6.过去,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于是把草拔光,结果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加大,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一些果园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以便益虫、小鸟栖息,结果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少用或不用,水果的口味也变得鲜美。这表明()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③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发展规律的基本前提④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某同赏析右图《牛·蛮·牛》,戏曰:多人推牛牛不走,全力推牛牛后退,保守僵化干发愁。遇到难事谋良策,牧童用草引老牛,牛受激励有奔头。从中启示我们要()A.抓住主流,化解矛盾,具有批判精神B.与时俱进,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C.根据人们的生理活动状态调节好情绪D.根据一定顺序和方向协调好各方关系8.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斯特凡·黑尔,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借助荧光分子的帮助,使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纳米显微镜层次。这表明()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真理在战胜谬误中得到发展③人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人类可以改变事物固有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2015年1月21日中午,深圳龙华新区龙华办事处一工业园区内,老板组织数十名员工祭拜“神灵”,烧掉数吨纸,现场乌烟瘴气。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①烧掉数吨纸使得现场乌烟瘴气,影响空气质量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②老板组织数十名员工祭拜“神灵”坚持了意识决定物质,与物质决定意识相违背③数十名员工在老板组织下祭拜“神灵”体现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④祭拜“神灵”烧掉数吨纸启示我们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10.牛顿力学定律问世后的200多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后来,爱因斯坦却发现该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领域,若进人宏观高速领域,它就要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再往后,研究发现,在微观领域内该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说明()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B.人们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D.真理和谬误间没有确定的界限11.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已经夺走上千人的生命。由于其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生活与哲学学案3人们谈“埃”色变,一度束手无策。经过大量艰苦卓绝的研究,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已成功研制埃博拉疫苗并将很快进入临床试验。这表明()①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②人的意识具有主动能动性③反复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2.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率先在浙江和上海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A.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只有在试点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才可能是真理C.只有正确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才能正确利用规律D.实践的目的全在于获取真理性认识13.《管子》一书指出“水者,何也?物之本原也”;北宋朱熹指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他们是在思考()①思维与存在何为世界的本原②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③思维与存在是否相互决定④人们生活和实践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14.《庄子·外篇·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是()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B.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C.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5.为攻克在全球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中外许多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努力,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但只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应该很快对病毒有所认识。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人们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C.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二)主观题专题训练(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原则及其要求”)1、材料三:2014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也是防范通货膨胀,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合理选择。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16分)2、.材料一:党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相关观点,分析材料一。(13分)生活与哲学学案43、党的十八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三位一体”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四位一体”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善。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党的理论需要不断发展的正确性。(10分)4.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12分)生活与哲学学案55、材料二: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入80年代以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强调除特殊情况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进入到21世纪后,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形势的变化,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同意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政策。结合材料二,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2分)我国人口政策的适时调整与完善,对人们追求真理有什么方法论启示?(4分)6、材料二:做好各项工作,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只有沿着无限延伸的实践河流流淌,才能生生不息,奔腾向前。唯此,马克思主义才是可以用来切割现实硬物的“钻石”。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始终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与理论自觉,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不断为自己开辟着新的理论境界。因此,我们要把“老祖宗”的话说对,要把“新话”说好,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材料二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我们应当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16分)
本文标题: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究真理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5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