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二单元共27页第1页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课时周次新陈代谢与酶和ATP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细胞呼吸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微生物的类群和营养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发酵工程简介单元测试、评讲第二单元共27页第2页课型复习课周次星期月日教学内容第一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全一册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教时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觉悟、心理)1、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讲解帮助学生再现知识、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系统把握知识的能力。3、通过训练和评讲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4、重点讲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把大量时间交给学生看书记忆梳理知识。(教师要作方法上的指导)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植物的新陈代谢、动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代谢的应用即发酵工程简介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第一单元的复习,一定的复习经验和方法;但过去的知识遗忘也较大,需要对知识进行再现和整理。特别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感到难度大。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人和动物体内三大有机物的代谢、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关系。教法学法复习法、比较法、串讲法、图示法、训练法、评讲法。教辅手段版画、多媒体作业布置第二单元共27页第3页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一、基础知识要点生物的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引言:新陈代谢的初步概念:(一)酶的发现1、食物消化的方式:1)按消化的场所不同分为:2)按消化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不同分为:2、酶的概念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实验及酶的概念:2)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发现及酶的新概念:(二)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一份酶能催化若干份底物发生反应而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变。通过[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进行理解。2、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分子结构相近的化合物发生反应。通过[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进行理解。3、酶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1)适宜的温度:2)适宜的PH值:强调:、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使酶的活性丧失。所以可以用低温保存酶。、高温、过酸、过碱都破坏酶的结构,使酶的活性丧失而不可以恢复。3)酶的活性受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第二单元共27页第4页、有些物质(大都是离子或简单的化合物),能增强酶的活性,这些物质叫酶的激活剂。如:NaCl(实际上是Cl-)能激活增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些物质能抑制酶的活性,叫酶的抑制剂。如:氰化物可以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本节知识小结:酶的发现及概念高效性酶的特性专一性需要适宜条件作业布置:第二节新陈代谢与ATP引言:、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备能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供能物质。(一)ATP的结构简式:?A代表什么?由什么组成?(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ATP的生成途径和利用:、细胞的分裂。人和呼吸作用、矿质元动物能量素的吸ADP收。+ATP、腺体的??Pi用于分泌。能量绿色、肌肉的植物收缩。、生物电、生物的生长等第二单元共27页第5页第三节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引言:光合作用的概念:(由下面的实验总结得出)(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学生主要从以下实验的过程分析入手,建立最基本的思维方法:1、普里斯特利实验:(1)(2)方法步骤:、取大小相同的玻璃罩两只,分别编号为(1)、(2)。、向(1)号玻璃罩内同时放入点燃的蜡烛和一株植物;(2)号玻璃罩内只放点燃的蜡烛。、将两只玻璃罩密封,并给光照。、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和结果:、分析现象、结果得结论:2、萨克斯实验:一段时间一株绿饥饿取1片一半暴光色植物处理叶片一半遮光?结果碘蒸汽处理叶片?分析现象、结果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恩格尔慢实验:1)材料:?2)对比实验:第二单元共27页第6页第一组实验第二组实验条件:、黑暗、无O2。、黑暗、无O2。、好氧细菌。、好氧细菌。、极细的单束光照。、均匀光照。(变量)3)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4)分析现象、结果得结论:、4、鲁宾、卡门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证明了:3)注意一组名词:示踪元素、同位素标记法从以上实验可以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二)叶绿体中的色素与前面27页叶绿体的结构相联系。通过实验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来认识叶绿体中的色素。1、复习叶绿体的结构:色素存在于基粒囊状结构的薄摸上。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原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的:第二单元共27页第7页3)器材:4)方法步骤:、提取色素:、制备滤纸条:、?、?、观察实验结果:(1/4)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橙黄色)吸收叶黄素(黄色)?(3/4)叶绿素叶绿素a(蓝绿色)吸收叶绿素b(黄绿色)?注意:吸收、传递光能的色素:?吸收、转换光能的色素:?(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过程:强调:、光合作用的场所:、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中的化学平衡问题:a:光照突然停止,光反应即停止,如果光反应产生的ATP、H+、e、NADPH还第二单元共27页第8页有剩余,则暗反应还要持续一段时间。b:停止供给CO2,则H+、e、ATP、NADPH、C5增多,C3、(CH2O)减少。c:酶活性的改变:2、由过程总结总反应式及概念:1)总反应式:2)概念:3、光合作用所需条件:1)光照:(有效光是什么?)2)适宜的温度、PH值等。(外部因素)3)原料:?4)场所:?5)酶(内部因素)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光照强度:光质:总光量:2)温度:3)水:、、4)气:5)肥:(四)C3和C4植物C3植物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小、不含叶绿体大、含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大而多)鞘外细胞排列疏松的叶肉细胞呈“花环型”的一圈叶肉细胞CO2固定后形成的产物只形成C3先形成C4,再形成C3。代表植物小麦、大麦、水稻、?高粱、玉米、甘蔗、苋菜等(五)光合作用的意义由学生自学(六)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1、光能利用率的概念:第二单元共27页第9页2、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措施: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一年多季轮作。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套种。3)光照强弱的控制:阳生植物:?阴生植物:?4)二氧化碳的供应:、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向农作物提供较多二氧化碳的方法:a、农田农作物:通风透光(与合理密植有关)增施农家肥料增施产二氧化碳的化肥b、温室农作物:增施农家肥料(?)增施产二氧化碳的化肥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5)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N对光合作用的作用:、P对光合作用的作用:、K对光合作用的作用:、Mg对光合作用的作用:(七)生物固氮引言:生物固氮的概念: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1、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共生固氮微生物:自生固氮微生物:1)共生固氮微生物:与一些绿色植物互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根瘤菌只有..侵入到豆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固氮。、根瘤菌的代谢类型:、根瘤菌侵入豆科植物具有特异性。、根瘤与根瘤菌的关系:、根瘤菌的形态:棒槌形、“T”、“Y”。2)自生固氮微生物: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多数为细菌,叫自生固氮菌。、自生固氮菌的形态:、自生固氮菌的重要实例..:圆褐固氮菌、圆褐固氮菌的作用:固氮能力强,能合成分泌生长素。、圆褐固氮菌菌剂..2、生物固氮的意义:通过氮循环示意图(全一册36页)理解。重点理解氮循环的过程......。3、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单元共27页第10页1)土壤获得氮素的途径:施用含氮肥料(氮素化肥、农家肥)生物固氮闪电固氮2)根瘤菌拌种:3)用豆科植物做绿肥: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及活跃部位:(二)植物根吸收水分的方式:渗透作用吸水(成熟细胞)吸胀作用吸水(未成熟细胞)1、吸胀作用的概念:2、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吸胀作用的大小?3、吸胀作用吸水主要形成细胞内的什么水?蔗糖溶液4、渗透作用的概念(即原理):由右图理解半透膜5、渗透作用吸水主要形成细胞内的什么水?清水(三)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由上图分析总结得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完整的渗透装置:蔗糖溶液细胞液半透膜原生质层....清水外界溶液(五)证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原理:2、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用具:4、方法步骤:5、实验现象:6、实验结论:注意:、质壁分离与复原是活细胞表现出来的生理过程,因此有损细胞活性的操作及药品都会影响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观察。做该实验一定要选活的细胞。、为了便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最好选液泡中含色素的成熟细胞。第二单元共27页第11页、质壁分离后原生质层的外界面是什么?原生质层与壁之间充满了什么?、实验中几次使用高倍显微镜?、第一册书60页实验讨论题:(六)水分吸收的途径:1、土壤溶液中的水成熟区表皮细胞穿过层层细胞导管2、土壤溶液中的水细胞间隙(或层层细胞的壁)导管(七)水分的运输、利用、散失1、运输:2、利用:3、水分散失的意义:4、水孔和土水及应用:(八)合理灌溉1、概念:2、不同植物需水不同。3、同一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不同。4、灌溉的方法(哪种最浪费水?):(九)辨析一组名词: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原生质层....1、从概念上进行辨析:、什么叫半透膜?(第一册58页)、什么叫选择透过性膜?(第一册25页)、什么叫生物膜?(全一册60页)、什么叫原生质层?2、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相同点:都能让一些分子通过,一些分子不能通过。3、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不同点:、控制分子通过的方式不同:?、结构不同:?、载体的有无不同:?、半透膜无生命,选择透过性膜有生命。第二单元共27页第12页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引言:什么叫矿质营养?(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1、什么叫矿质元素?2、研究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3、溶液培养法的概念及应用4、完全培养液不完全培养液5、必须矿质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非必需矿质元素:6、比较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书10页):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二)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矿质元素在土壤溶液中的存在状态?2、矿质元素被吸收的状态?3、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器官及活跃部位?4、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1)交换吸附:、H+K+NH4+Ca2+、、HCO3-NO3-Cl-、根土壤溶液2)主动运输:5、植物
本文标题: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5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