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转载)☆☆考点解读☆☆考点归纳分析本单元讲述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其主要线索是中国各阶层的救国探索活动。考点1: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4)代表人物:中央—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5)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为口号(6)主要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最大的军事工业)②创办新式学堂③派遣留学生④筹建新式陆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⑤创办民用工业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官局(7)结果:甲午战争(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8)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9)评价:消极: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0)失败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11)开办民用工业的目的:辅助军事工业考点2:轮船、电报、铁路1、轮船招商局,经营沿海和内河新航线2、唐胥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铁路(由英国人设计)3、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改变了过去靠驿站和马匹传递消息的通讯方式。考点3:状元实业家张謇大生纱厂主张实业救国考点4:詹天佑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考点5:严复《天演论》——推动维新运动发展把西方进化论学说(物竞天择)介绍到中国,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于器械、而在于制度,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康有为称赞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考点6: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的序幕考点7: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的高潮(1898)(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时间:1898年6月11日到1898年9月21日共103天,故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3)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4)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5)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6)主要内容:政治上: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废除八股文;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7)性质:资产阶级性质一场政治改良运动。(8)失败原因:①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大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们的反对②.采取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情③脱离群众。(9)历史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考点8:孙中山活动1、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夏威夷)成立2、中国同盟会:(1)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2)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机关刊物:民报(5)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6)三民主义: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简称三民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考点9: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率领,冲向楚望台军械库,当晚占武昌.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史称’’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4)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考点10:新文化运动:标志——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两大旗帜——“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激发了广大新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以白话文运动为发端的文学革命鲁迅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对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深刻批判。考点11: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考点12:废科举、兴学堂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考点13:《申报》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质的报纸。2考点14: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考点15:照相与电影的出现照相术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1895年,电影诞生于法国,1896年,传入中国,当时称为“西洋影戏”,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剪考点16:剪发辫、改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考点17:服饰的变化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有特色的服装;在女士服饰方面,高领服装开始流行。重难点与易错点1.近代化的含义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强,寻求新出路的过程。2.近代化的主要内容(1840—1919年)(1)思想的近代化──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思想和政治制度①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大夫: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②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主张“师夷长技”。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实行维新变法运动,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发展资本主义。④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主张民主、共和,用武力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⑤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出四提倡,四反对,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以空前解放;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2)政治的近代化──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①戊戌变法时期──对旧制度作了不少改革。变法本身虽失败,但它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②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但没有贯彻执行下去。(3)经济的近代化──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①近代化的开始──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使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的春天──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些海外的资产阶级和海外的华侨投身于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因此,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短暂的发展,它使中国的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4)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①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②19世纪末,变法维新运动时期,训练新式军队。3.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①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②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③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4.中国近代化的特点中国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从其产生来看: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打断,它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3②阻力大:不仅受到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固抵制,还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压迫。③在阶级力量上: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④在内容上:是通过政权力量,重点发展军事工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近代化主要发生在思想、政治领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小。⑤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长江流域的主要城市。⑥中国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活动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努力追求的目标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既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充满艰难曲折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请分别解释“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上的含义(2)有人认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中,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请你对这个探索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追求目标作一个简要的叙述。(3)说说近代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艰难曲折。【解析】本题目考查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整合了本单元的知识,难度较大。学生要学会知识的系统化、整合化、专题化。本题目考查的就是近代化这个专题。答案:(1)经济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2)通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回答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军事技术都可以得;通过(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通过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3)近代中国是在与世隔绝、国家贫弱、专制盛行的背景下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西方列强始终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预测试题☆☆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A.民主与科学B.民主与法制C.民主与自由D.博爱与人权2、鲁迅先生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清朝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于是开始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某历史网站展开“戊戌变法”的大讨论。以下评价中较客观的是A.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争夺权力的斗争B.是顽固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较量C.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各自扶植侵华的代理人D.尽快结束变法促进了社会稳定,有进步性4、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时常看看,岂不听戏强多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影B电视C报纸D广播5、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A.严复B.康有为C.陈独秀D.张謇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D.都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7、1912
本文标题: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5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