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提纲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提纲※①了解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②判断反应放热或吸热的方法:a.当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的能量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的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则反应吸热;b.当的总能量大于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则反应吸热。※③中和反应都是反应;时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练习: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O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2Q1+2Q2Q3B.Q1+Q2Q3C.Q1+Q22Q3D.Q1+Q22Q32.:吸热反应一定是A.释放能量B.贮存能量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练习: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反应:C(石墨)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C.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D.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3、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C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相同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已知:2H2(g)+O2(g)=2H2O(g)放出Q15.则:①2H2O(g)=2H2(g)+O2(g)②H2(g)+O2(g)=H2O(g)③2H2(g)+O2(g)=2H2O(l)放出Q2Q1Q2指出下列过程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6.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煅烧石灰石②木炭燃烧③炸药爆炸④酸碱中和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2Al+6HCl=2AlCl3=3H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二、原电池1、原电池形成条件铜锌原电池(电解质:稀硫酸)负极(),电极反应:(反应);现象:正极(),电极反应:(反应);现象:总反应式:。(溶液PH值)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材料电极反应类型电子流方向溶液中离子流动方向两极现象负极活动性反应电子流向该极(不填)正极用作电源3、原电池的应用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加快某些反应的反应速率原电池负极的本质特征失去电子原电池负极的判断:相对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作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电流流入;电极溶解,质量减少。练习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值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2: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Cd(OH)2B.2Ni(OH)2C.CdD.NiO(OH)3、据报道,氢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B、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气技术C、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D、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极作正极一、物质中的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互相转化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途径:变化原因:化学键的改变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能量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能量转化形式热能电能放热反应:能转化为能吸热反应:能转化为能火电:能转化为能再转化为能化学电源:原电池实际应用:生产、生活、其它(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电极:不同的两种金属或电解质溶液两电极以导线连接或,形成4.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DB.ACDBC.CABDD.BDCA5,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正极材料是,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总的电池反应式(离子方程式)是。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填序号)A锌片溶解了32.5gB锌片增重32.5gC铜片上析出lgH2D铜片上析1molH26.用铜片、锌片和稀硫酸及若干其他器材组合成一个原电池,(1)从理论上讲,预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片上有少量气泡冒出,铜片上有大量气泡冒出。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发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_发生反应。7.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是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B.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C.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D.锂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电池8.用铜、银与硝酸银设计一个原电池,此电池的负极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9.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锌片的质量减少了3.25克,铜表面析出了氢气L(标准状况下)。导线中通过mol电子。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2.:2L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如下反应:3X(g)+Y(g)=nZ(g)+2W(g),开始投入一定量的X和Y,5min时生成0.2molW,同时测得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则n值为A.1B.2C.3D.43:下列措施肯定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反应物用量B.增大压强C.使用催化剂D.适当升高温度4.比较反应的快慢,应取同一参照物,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1)ひ(A)=0.3mol/L·s(2)ひ(B)=0.6mol/L·s(3)ひ(C)=0.4mol/L·s(4)ひ(D)=0.45mol/L·s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5.把0.6molX气体和0.6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2X(g)+Y(g)=nZ(g)+2W(g)。2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计算:(1)前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2)2min末时Y的浓度。(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多少?6.将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刚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逐渐加快,其影响因素是,一定时间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其原因是。化学反应限度: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故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可逆反应的限度以到达为止。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等于、各组分浓度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可逆反应的特点1、同一条件下可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同时进行2、任何一个可逆反应都不能进行到底。反应开始后,所有物质永远共存1.当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后,通18O2气体后再次达到平衡时,18O2存在于A.SO3、O2中B.SO3、SO2中C.SO2、SO3、O2中D.SO2、O2中2.:向1L容器中充入2molSO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不可能为A.1mol/LB.0.75mol/LC.2mol/LD.1.5mol/L3、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能说明达到反应限度的是()A.正逆反应不再进行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E.V正(X)=V逆(Y)化学反应速率意义:衡量物理量表示方法:v=【单位:】简单计算: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变化浓度之比影响因素内因:外因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温度:升高温度,可以;降低温度,可以催化剂:使用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他因素:
本文标题: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6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