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二章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社会保险的历史演进社会保障以政府介入程度或制度化为依据,可以分为三大阶段:慈善事业阶段((宗教慈善、官办慈善、民办慈善)、济贫制度的形成(1601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为标志)与发展阶段(1834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为标志)、现代社会保障阶段(以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为标志)以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可以分为社会救助型发展阶段、社会保险型发展阶段、社会福利型发展阶段。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第一节社会保险的产生一、社会保险产生的理论基础从抽象的意义上揭示社会保险产生的理论基础,就是人的自然本性与人的基本权利。人权理论说明:人生来就有人身的权利,这种权利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们的权利又很多种,但作为第一权利是人的生存权。由于各种风险的存在,加之个人能力、家庭境况不同和社会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任何制度、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有相当部分人的基本生存权无法获得保障。因此,部分思想家、政治见、文人和有志之士从人的需求本质和人的基本生存权出发,多角度的阐述了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条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形成了影响和指导各个时代实施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如: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伦理论;空想社会理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新旧福利经济学说。影响社会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理论有:(一)福利国家理论德国新历史学派提出了福利国家理论,他们强调国家的经济作用,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外,还具有文化和福利的目的,应该由国家兴办一部分公共事业来改善国民的生活,强调国家对社会生活直接干预,强调国家应通过立法,实行包括社会保险、孤寡救济等一系列社会措施,自上而下实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新历史学派的以国家干预为主线的社会政策主张,为德国最早实施社会保险制度奠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二)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重要标志,他主张应通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民收入再分配两种方式来增加社会的福利,国家可以通过向高收入阶层征收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对低收入阶层进行补助和救济,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全社会收入均等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福利国家和社会保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三)贝弗利奇报告(《socialinsuranceandalliedservices》)1942年11月,贝弗利奇报告发表。该报告主张通过建立三种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对全体公民实行失业、残疾、养老、寡居、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会保险计划,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对于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建立社会救助制度,对较高收入者的其他各种保障需要则实行自愿保险的制度形式。报告指出,社会保障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即社会保障应该满足全体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二是保障基本生活原则,即社会保障只能确保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三是统一原则,即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须统一;四是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即享受社会保障必须以劳动和缴纳保险费为条件。这些原则的提出和实施使社会保障理论更加丰富和趋于成熟。贝弗里奇报告是社会保险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文献,它提出的福利国家思想不仅决定了英国战后社会保险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框架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他理论:凯恩斯主义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提出了“经济危机——有效需求不足——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为美国等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在二战后成为直接推动全球范围内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主导理论。社会民主党的福利社会主义二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福利社会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其中英国工党和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在继承和发展“福利国家”理论及政策方面影响最大。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把实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主张以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来推进福利国家政策;提倡通过集体谈判或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来实现“劳资合作”;强调通过高额累进税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缩小贫富差距。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福利社会主义”把过去的一种政治思潮发展为执政的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纲领和施政政策,在巩固和发展福利国家的同时,也埋下了福利国家危机的种子。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经验主义自由意志论哈耶克和弗里德曼认为平等会减少或破坏自由,国家没有分配功能,为了减轻贫困可以提供某些公共产品的严格限制措施。20世纪70、80年代“新权利主义”认为凯恩斯和贝弗里奇的影响毫无用处,而政府干预将减少社会福利,提倡市场应该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主张社会保障功能应该回归到古典主义的自由状态。二、社会保险产生的原因与条件(一)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原因1、劳动者收入的差别性2、解决劳动者就业暂时中断的生活来源问题(1)企业竞争导致劳动者失业(2)产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排挤部分劳动者(3)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使部分低素质劳动者失业(4)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导致部分劳动者失业或半失业(5)市场失灵,造成企业缩减一部分必需品生产,从而导致部分劳动者失业(6)政府失灵,使部分企业失业严重3、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比例的变化,要求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二)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条件劳动者收入的差别性和养老问题,自家庭、阶级、国家产生时就已存在,失业问题自17世纪始开始大量出现,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自19世纪才产生。社会保险产生的三个条件:1、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除了满足人们正常生活需要外,还要有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这是社会保险产生的最基本条件。2、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工资劳动者增加,是社会保险产生的关键条件。工资劳动者不再像自给自足的生产者那样,凭借一块小土地,依靠“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就能安堵一生。他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收到经济条件和社会经济政策的制约,特别是工业化带来的工业事故、疾病、失业风险等,常常威胁着工资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稳定。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资劳动者队伍不管发展壮大,并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要求在工作中断,或者伤残、疾病时,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必要的医疗服务。社会保险就是在这种“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产生的。3、政府重视是社会保险产生的重要条件社会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和比较负责的福利措施,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以及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利益,若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只能依靠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威来进行。第二节社会保险的发展一、社会保险的原始形式基尔特制度:由职业相同的劳动者组成的相互扶助团体。公典制度:15世纪后半期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城市中实行的一种慈善性质的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对抗当时犹太人的高利贷,对下层工人、商人及一般平民,贷给低利资金。年金制度:由政府以募集公债的方法实施救助。先规定公债本金每年的利息,然后将其利息分配给各该年的生存者。如果公债所有人死亡,利息停止支付,公债本金也不退还,归政府所有。二、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阶段(一)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末,社会保险的产生阶段;标志:德国1883年通过的《疾病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在德国首先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一,政治稳定的需要。德国政府很清楚,要想加快经济发展,扩大殖民地,国内的政治稳定时首要条件。因此“铁血宰相”俾斯麦就推行了“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胡萝卜即以社会保险政策安抚工人。第二,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成为社会保险制度迅速出台的催化剂。第三,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政策的出台,成为俾斯麦政府着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根据。第四,德国拥有一套完整和高效率的普鲁士行政官僚体系。(二)20世纪2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保险的初步发展阶段;标志:美国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同时,这也意味着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颁布《社会保障法》的国家。这一法律的颁布,意味着社会保障在全球最终形成一种制度。这一时期社会保险的特点:1、社会保险只是作为应急措施出台,还没有形成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2、社会保险的范围尚不广泛。主要针对受雇佣者,以解决失业、工伤和退休问题。3、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完整。没有形成按照劳动者或者全体公民可能遭遇的所有风险设计的一揽子社会保险计划。4、社会保险的功能侧重“治疗”。均属于“善后”措施,而没有形成“治疗”与“预防”并举。(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保险的充分发展阶段;标志:“福利国家”的出现1948年英国颁布的《国民卫生健康服务法》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摇篮到坟墓”都有保障的“福利国家”。战后社会福利于社会保险在西方国家大发展的原因:1、经济的高速增长。2、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3、政党竞选的需要。各国政党在竞选中都以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作为赢得选票的重要手段。4、与奉行凯恩斯主义相联系。凯恩斯认为失业和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因此必须摒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由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依靠政府调节经济(包括增加公共开支)的政策主张。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许多国家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指导思想。(四)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社会保险调整与改革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滞胀状态,但社会福利确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剧、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和社会保险“刚性”的作用仍在迅速扩大。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项目的扩充,享受待遇标准的提高以及享受时间的延长,使得社会保险支出迅速增长,超出经济增长速度,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负担。社会保险改革的主要措施:1、设法增大社会保险基金,同时控制社会保险给付;2、建立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商业性储蓄保险等三大支柱社会保险体系,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强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3、建立高效、统一、专门化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同时分散社会保险管理权限,调动地方社会保险部门的积极性,提高社会保险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改革社会保险模式单一和大一统的保险割据格局,鼓励有条件并符合有关规定的地方、地区、法人单位举办社会保险失业,以缩小政府负担的保障范围与项目、分散保险风险,增加社会保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三、社会保险的发展趋势总的说来,传统的即以被保险人纳税(费)为基础的社会保险占统治地位。社会保险的新形态:(一)低收入者补助型的社会保险受益人无需缴纳保险税(费)(二)社会救助型的社会保险无需缴纳保费,符合条件即可享受权利,经费由一般税收拨付(三)普遍医疗服务型的社会保险(四)强制储蓄型的社会保险(五)雇主责任保险社会保险呈现新的发展特征:1、社会保险举办国不断增加2、保障范围逐渐扩大3、退休年龄从降低向提高反弹。4、社会保险关系各方当事人应尽的义务有所改变。社会保险的发展趋势:1、社会保险多样化(目标、筹资渠道、项目体系、管理体制、实施方式)2、社会保险范围扩大化一是指各国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二是指保障范围和内容得到不断扩展(将环保、精神状况、教育和培训纳入社保内容)3、社会保险私营化社会保险私营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个人帐户基础上,从规定受益制转为规定缴费制;第二,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集中垄断性管理转为分散竞争管理;第三,鼓励社会机构参与社会保险或将某些社会保险项目微驼社会机构管理;第四,社会保险基金依照商业化的原则运营与管理。社会保险私营化并非全盘私有化,政府在社会救助、立法与监管以及最终财务责任承担方面仍要尽自己的责任。4、社会保险基金资本化社会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一可以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二是可以对则本市场的稳定性、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效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三是可以为国家建设提供雄厚资金。5、社会保险产业化(主要针对老年人而言)6、社会保险一体化经济全球化通过三个方面影响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一是福利水平高低影响一国产品成本,影响其对外贸易(如发达国家将其加工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本文标题:第二章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6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