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第二章行政公文_应用文写作
第3--10次课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学科应用写作年级二、三年级专业、层次本科教师冯红职称教授授课方式大班学时16课题(章、节)第二章行政公文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现代应用写作》《应用写作范例》教学目的1.了解公文的含义、种类和特点。2.掌握公文的格式。3.掌握行政公文各种文种的适用范围、写法,了解其特点、类别、要求。教学重点、难点1.公文的书面格式。2.行政公文各种文种的适用范围。3.行政公文各种文种的写作技巧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第一节概述(2学时)一、公文的概念及特点二、公文的基本功用三、公文的分类第二节公文的体式(4学时)一、公文的构成要素二、公文的书面格式三、公文的印装规格第三节各类公文的写作要领(8学时)一、命令二、决定三、意见四、议案五、通知六、通报七、请示教学方法:1.采用理论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形式2.案例教学法基本内容(第二章行政公文)辅助手段八、报告九、批复十、公告十一、通告十二、函十三、会议纪要第一节概述一、公文的概念及特点(一)公文的概念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二)公文概念的界定:(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三)公文的特点1.公文有法定的作者2.公文有法定的权威3.公文有特定的效用4.公文有规范的体式5.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二、公文的基本功用在机关的日常工作活动中,公文撰制与办理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它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部门或者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要履行职能,开展公务活动,不能不使用公文。即使是召开会议,调查研究活动,最终还是要形成文件材料,甚至是重要的文件材料。没有公文,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总的说来,机关公文的作用在于它是党和国家具体领导和管理政务,机关之间相互进行联系以及机关内部处理工作事务的一种工具。充分认识公文的作用是使用好公文这一工具的重要前提。具体地说,公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与指导作用2.规范和制约作用3.联系和知照作用4.依据和凭证作用5.宣传和教育作用三、公文的分类常见的、基本的公文的分类,主要是从公文的来源、使用范围、行文关系、性质与作用、内容与特点等方面来划分的。分述于下:1.从公文的不同来源分2.从公文的行文方向分3.从公文发送与处理的时间要求分4.从公文内容的机密程度分5.从公文制发机关的性质和公文作用来划分6.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基本内容(第二章行政公文)辅助手段第二节公文的体式一、公文的构成要素一份完整的公文是由一些规定的数据项目构成的,如发文机关、标题、正文、印章或签署、成文日期等,这些数据项目就是公文的构成要素,或称公文的组成部分。这些构成项目和组成部分不是随意确定的,是由党和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任何机关单位在拟制公文时都应当按照这些规定执行。二、公文书面格式公文的书面格式指公文的数据构成与对各数据项目的编排。公文格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所有公文必须具备的基本数据项目:发文机关、标题、正文、印章或签署、成文日期。一份完整的公文格式由18个项目组成,按其文面结构的先后顺序,我们把这18个项目分成三个部分:文头部分、文腰部分和文尾部分。(一)文头部分⒈版头⒉发文字号⒊份号⒋秘密等级⒌紧急程度⒍签发人(二)文腰部分⒎标题⒏主送机关⒐正文⒑附件⒒发文机关或印章⒓成文时间(三)文尾部分13.附注14.主题词15.抄送机关16.印制机关17.印制时间18.共印份数三、公文的印装规格1.公文用纸的规格2.公文的装订要求基本内容(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节各类公文的写作要领一、命令(一)什么是命令命令是领导、指挥机关向下级机关发布的具有指挥性和强制性的行政公文。(二)命令的特点1.法定的权威性2.执行的强制性(三)命令的制作权限•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所属各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省、市、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四)命令的适用范围•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五)命令的分类任免令公布令行政令奖惩令撤销令(六)命令正文的写法1.任免令正文由任免依据、被任免者的姓名及任免的职务构成。2.公布令正文由所公布的法规名称、公布依据及施行日期构成,所要公布的法规全文则作为公布的附件。3.行政令正文由发令缘由、命令内容和执行要求组成。介绍嘉奖对象的先进事迹并作出评价4.嘉奖令正文嘉奖内容提出希望和号召二、决定(一)什么是决定决定是行政领导机关对重大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公文。(二)决定的特点1.制约性:决定鲜明地表达了领导机关对重大事项或行动的处理意图。对下级起领导性和指挥性作用,下级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2.稳定性:对关系到全局的重大事项或重大行动一经作出安排,决不能朝令夕改,必须贯彻到底。(三)决定的分类1.知照性决定:安排具体事项。如表彰有重大贡献人员,处分有严重错误或失职人员,设置某些重要机构等,可用决定传达这些信息。使受人单位知晓即可。因此内容比较单一,文字简短。2.指挥性决定:安排重大事项。篇幅较长,以便详细传达领导机关的意图,阐述有关的方针政策及要求,有利于下属单位的贯彻执行。一般内容较多,篇幅较长,带有说理性质,有较强的约束力。三、意见(一)什么是意见意见是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行政公文。(二)意见的特点1.政策性: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发文机关决不能主观武断和随心所欲,而必须以宪法、法律、方针政策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见解。2.说理性:为了使受文机关明了这一意见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就必须对涉及的问题做必要的分析和说明。(三)意见的种类1.下行文意见:要求下级贯彻执行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作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2.上行文意见:要求上级批转或转发的意见《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开展假日旅游的意见》3.平行文意见:供平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参考的意见《东北农业大学关于合作办学的意见》(四)意见的正文原由: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事项:围绕核心问题提出见解和解决的办法。四、议案(一)什么是议案议案是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二)议案的特点1.行文的定向性:制作机关和受文机关均有严格的限制,制作机关只能式各级人民政府,受文机关只能是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内容的法规性和政策性(三)议案的分类1.立法议案:法律法规先由各级人民政府具体制定然后以议案的形式提交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才能合法生效。2.政治议案:涉及国家利益,人民权利等重大政治问题的议案。3.任免议案:国家机关主要领导人,驻外国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先由政府提出意见作为议案,然后交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作出决定。(四)议案正文和签署案由:点明提请审议批准事项的原因理由或根据。必须写得概括准确。事项:指提请审议批准的内容。事项的叙述必须具体明白。结语:提出审议请求。一般用“现提请审议”或“提请审议决定”。签署:议案的签署和一般行政公文不同。一般行政公文只签署发文机关的名称,议案则由机关领导人签署,而且在签署人姓名前必须标明其职务。(五)议案写作的注意事项1.结构要完整2.提请审议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决不能出现丝毫差错。3.语言要准确简洁庄重五、通知(一)通知的适用范围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二)通知的类型:划分角度不同,通知的类型不同。从适用范围上分,主要有:1.颁布性通知这是以发布附件为主要行文目的的通知,包括三种情况:(1)批转性通知。(2)转发性通知。批转性通知和转发性通知的区别A性质作用不同:批转性:批准、认可;转发性:推荐、传达。B按语不同:批转性:不仅对批转公文表明态度,作出评价,还要提出执行要求和注意事项;转发性:只作出评价,指出可借鉴的方面即可。C执行要求不同:批转性:指令性,必须遵照执行;转发性:参照执行。(3)发布性通知:即发布本机关起草的文件,起公布、通告的作用,发布对象大多是行政法规和规章,也有少数计划、方案等。2.规定性通知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规定一些原则、界限,政策较强,往往作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补充或试行性文件发布。3.事务性通知适用于传达需要下级机关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4.任免通知用于任免人员。5.会议通知为使会议开得成功,让与会单位及人员了解召开会议的目议题等情况,作好各种准备,可提前发出会议通知。(三)通知的写法:通知的种类不同,写法也有所不同,参看模板。六、通报(一)通报的适用范围: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二)通报的特点:1.知照性。2.教育性。3.针对性。4.政策性。(三)通报的种类:按通报的适用范围,可分为三类:1.表彰性通报2.批评性通报3.情况通报(四)通报的写法:三种通报的格式基本相同:1.标题:三种形式:(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事由+文种(3)文种2.受文单位:两种情况(1)与其它公文一样,在正文前标明受文单位;(2)不标出受文单位,而把受文对象、范围,放在正文中表述,一般以“为此,特在××范围内给予通报表扬(批评)”的语言来体现。3.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通报事实(件)(2)事件分析。(3)通报决定。指出对被通报者的表彰或处理办法(决定)。(4)希望要求。(五)通报的写作要求:1.征文要及时。2.事例要真实、典型。3.详略要得当。4.措辞要严谨得体。七、公告(一)什么是公告: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二)公告的特点:1.庄重性:公告属非常用性行政公文。公告发布的机关是高级别的权利机关或较高级别的地方权利机关和行政机关,其内容又属“重要”和“法定”,所以从内容到形式都比其他公文显得庄重。2.广泛性:一般的行政公文发布范围仅限于国内,而公告还可由国家领导机关授权给国家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布。(三)公告的分类:1.宣布重要事项的2.宣布法定事项3.受权公告(四)公告的结构⒈标题:四种形式:⑴三要素:发文机关+主题+文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夏时制的公告》。⑵二要素:发文机关+文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⑶二要素:主题+文种:《关于1991年全国清理“三角债”成果和1992年继续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公告》。公告的内容如果同一事件连续发布,可编号(命令的号),如《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关于宋庆龄副委员长病情的公告》第一号。⒉主送机关:不标注。⒊正文:要以明白流畅的语言和简单的结构,把宣布(告)的事项表达清楚,必要时可以扼要交待事由和依据,但不要具体阐述事情的意义和细节。⒋落款:发文机关、公布日期。注:结尾:有时要写明执行要求(希望和生效日期),有时可写上“特此公告”、“现予公告”等习惯用语。(五)公告写作中要注意的事项:⒈确属重要的事项,确属应当宣告于世、公诸于众的重要事项。⒉文字要简短,语言要精确,中美上海公告,解决了两国几十年的僵持关系,轰动于世,也只有一百字左右。八、通告(一)什么是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二)发文机关:通告可以由国家、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发布,也可以由基层企事业单位使用。(三)特点:⒈内容的广泛性⒉使用的普遍性⒊一定的强制性(四)种类:⒈法规政策类⒉具体事务类(五)通告的写法:⒈标题:四种写法⒉正文:三部分构成,通告缘由、通告事项、结尾。通告缘由:用简短的文字阐明发布通告的目的、原因或意义,即发布通告的必要性,法规性通告还要引用法律条文。通告事项:一般可采用分条列项的表达方式,也可采用通篇合一的方式。通告结尾:(1)
本文标题:第二章行政公文_应用文写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73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