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节广播事业的发展
1第二节广播事业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讲,20世纪20年代是广播事业的开创时期,30年代则是广播事业蓬勃兴盛时期。1920年10月,美国匹兹堡市私人经营的KDKA广播电台取得政府发放的营业执照,开始播音,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广播的私营商业广播电台。美国KDKA广播电台开办时每天仅在晚间广播一小时,但开播后一周就及时报道了美国总统大选的竞选活动和结果。有几千人收听了这个长达18小时的节目。1921年3月,刚当选的美国总统哈定通过广播发表了就职演说。1926年全国广播公司(NBC)成立,并为联播节目分别组建了“蓝色”(14座电台)和“红色”(26座电台)两个广播网。1927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成立,建立了自己的广播网。30年代,广播具有了与电影和报纸同样的地位。1938年的慕尼黑危机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广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是广播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CBS开创新闻联播方式、广播评论和现场报道。爱德华默罗《这里是伦敦》的报道,成为国际广播界现场报道的楷模,树立了新闻评论员的权威。广播新闻在二战中发展到一个高峰。伦敦大轰炸、珍珠港事件,罗斯福的演说、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日本投降等重大新闻,通过广播传向全世界,广播因此声震全球。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任的9个月内,共在广播电台发表讲话20次,大大提高了广播的地位。特别是1933年的四次炉边谈话,成为美国政治史和广播史上的里程碑1943年,根据《广播联营条例》中关于一个广播组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只能经营一个广播网的规定,全国广播公司被迫出售所拥有的蓝色广播网,保留红色广播网,被出售的蓝色广播网新组建为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的大众媒体学者德弗勒描述当年美国人喜爱广播时说,“经济来源窘迫的家庭,收音机坏了后也要省吃节俭用攒钱修好。他们也许把家具还给贷款公司或拖欠房租,但他们死抱住收音机不放。”战后,由于电视的崛起,电台的广告收入直线下降,迫使广播电台的节目进入自身调整阶段。到1952年,广播以制作费用低廉的猜谜节目和恐怖戏剧取代了制作费用较高的娱乐节目。广播的新闻和评论节目也有所减少。它利用移动、便携、兼听等特点把自己变成主要为流动人群服务的“伴侣媒介”,并逐渐朝专业台的方向发展。第二章电视的发明与发展第一节电视的发明1、机械电视1926年,贝尔德发明第一台机械电视机诞生。2、电子电视1927年,法恩斯沃思(1906-1971)成功用电子技术把图像从摄像机传输到接收器上,这是公认的电视诞生的标志。法恩斯沃思和他的电视机他几乎是本能地意识到用机械装置传送图像是不可行的。这名年轻人还有一个直觉,即令他感到新奇的物理学领域-电子学的研究—有可能掌握着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无论如何,电子能够以机械装置不可比拟的速度移动,这就可以使图像清晰得多,并且意味着不需要活动元件。他由此推理,如果一个画面能转换成电子流,那么就能像无线电波一样在空间传播,最后再由接收机重新聚合成图像。从本质上看这是个相当简单的主意,但如此简单的想法却似乎没有任何人想到。15岁画出草图,21岁发明电子电视。他是全世界公认的电子电视的发明者,被称为“电视之父”。第二节电视接收机技术的发展一、彩色电视1902年芬伯兰克提出三基色原理20世纪50年代初,最具意义的是彩色电视的兴起。美国是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彩色电视的三种制式:美国“点描法”通称为NTSC制前西德所发明的彩色电视系统,简称为PAL制式法国所发明的彩色电视系统简称为SECAM制二、高清晰度电视---HDTV扫描行数由525、625行增加到1125行第三节采录及制作技术的发展以前,人们制作电视节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电视胶片把节目拍摄下来,冲印,再通过电子扫描播出。采用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的缺陷,是无法进行电视节目的实况转播。另外一种是用摄像机直接把信号播出去。这虽然满足了那些希望目睹现场情景的观众的需要,但是它不能记录和重放,失去了作为资料的历史价值。可见,以往的制作方法都有一种无法克服的缺憾。录像机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有了录像机,人们可以丝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在纽约制作的节目带到世界各地播放,让人们同享欢乐。1、磁带录像技术到数字摄录技术1951年,美国的克罗斯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磁带录像机;1956年,美国安培克斯公司推出了新式磁带录像机60年代到70年代,各种新型盒式录像机等相继出现录像机由摄像机、录放像机和像电视机那样的监视器3部分组成。录像是将图像的光信号经过摄像机转变成强弱不同的电信号,然后通过导线传到录放像机,再由录放像机的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磁场变化信号,记录在录像磁带上。放像时利用录放像机的磁头把磁带上的信号转换回来,成为电信号,通过监视器或电视机显示出图像,放出伴音,这就是重放。2CCD(ChargeCoupledDevice)摄像器件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可靠性高、工作电压低、无图形扭曲及灼伤,不受电磁场干扰等一系列光导式摄像管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电视摄像机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闪速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借助于计算机的处理手段,根据需要和想像来修改图像。CCD由许多感光单位组成,通常以百万像素为单位。当CCD表面受到光线照射时,每个感光单位会将电荷反映在组件上,所有的感光单位所产生的信号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2、电子新闻采集系统---从ENG到SNG受技术和磁带尺寸的限制,早期的摄像机与录像机是分离使用的,操作时需两个人配合或者将录像机背在身上,十分笨重。上世纪70年代初,ENG出现。它摄录一体,使新闻的制作播出速度大为提高。SNGSNG(SatelliteNewsGathering)是“卫星新闻采集”的英文简称,特指装载全套SNG设备的专用车,可称为“卫星新闻采访车”。作为一个移动式发射站,电视台工作人员可随时将所在现场的信号通过卫星传送到电视台,电视台再从卫星接收信号播出,因此,SNG成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技术支持手段。在国外和我国的台湾,SNG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许多重要新闻事件都是通过SNG率先报道的。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DSNG)则是把采集到的模拟视频和音频信号数字化后,进行压缩处理再进行传送的卫星新闻采集系统。它能在减小系统尺寸和降低系统造价,使用空间段更少的前提下保证采集到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得到高质量传输。因此,现在说起SNG系统一般均指DSNG系统。SNG技术在80年末和90年代初开始得到应用,近几年,各新闻传媒机构为保持其竞争优势,对新闻采集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它们的日常运作中,开始大量使用SNG系统。由于卫星通讯技术和视频与音频信号数字化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SNG系统的成本不断降低,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电视台和传媒机构所接受。因此,SNG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各地电视台和新闻传媒机构经常使用的传输手段。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除跨国性的大型传媒机构外,一些州县的小型电视台也纷纷使用SNG系统。SNG系统在我国也得到广泛应用,中央电视台等购买了SNG设备,并使用亚洲卫星进行新闻实时转播和采集工作。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祖国庆典,黑龙江漠河地区的日全蚀观测,三峡大坝合龙庆典,1998年海湾危机以及全国甲级足球联赛等重大新闻的转播均使用了SNG系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后,四川卫视、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成都电视台、湖南经济电视台和湖南卫视采用SNG系统24小时直播,为广大市民带来了最及时直观的报道。车体长度为12.2米,宽2.5米,高4米,采用VOLVO车头,整车长度为16.3米。车体内部分为4个工作区:导演制作区、技术区、音频区和慢动作制作区,所有工位均按国际标准设计,车内配备:6台SONY高清摄像机和2台SONY高速高清摄像机,4讯道高清EFP系统可和转播车系统进行级联,扩展为12个讯道。SONY公司的MVS-8000GSF2.5M/E切换台,Euphonix公司的MAXAIR大型直播数字调音台,2套6通道EVS慢动作服务器。转播车采用了大屏分屏显示技术和动态源TALLY管理系统。系统最大可接入16讯道高清摄像机,可同时制作两版节目,兼容高标清格式,具备5.1环绕声制作能力。能满足大型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各种直播、转播任务。悍马新闻直播车该新闻直播车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集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视音频技术、通讯技术和发电技术。这辆直播车使用3种供电方式,市电供电;普通发电机供电;取力发电机供电。其中,取力发电机供电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高科技军事技术,它利用悍马车的大功率发动机带动取力发电机转动而产生220V,5千瓦的电源。在没有市电时,携带普通发电机不方便的时候,使用该供电方式非常有效。例如移动直播,在地质灾害现场等。系统配有3路摄像机讯道,2路无线、1路有线。无线摄像机移动起来非常灵活,系统中的无线摄像机使用的是英国GIGAWAVE生产的数字无线摄像系统。该产品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和赛事转播中被大量使用,它采用先进的COFDM调制技术,能有效抑制多径发射,和有效利用绕射。信号传输有两种方式,既卫星传输和数字无线微波传输。。通过以上系统构成的这辆新闻直播车,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任何气候条件下快速地组建直播系统,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把信号以直播的形式传回电视台。第四节传送技术的变化一、有线传送有线电视最早出现于1948年的美国,当时是为了解决多障碍地区(如山区、高楼林立的城市等)和远离电视台的弱场强地区的电视接收困难而开发的共用天线系统(CommunityAmtennaTelevision)。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欧美一些国家及日本日益增多。因而也叫“闭路电视”或“电缆电视”。有线电视(CableTelevision,CATV),也叫电缆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分配系统,将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它是集节目组织、节目传递及分配于一体的区域型网络。具有线路损耗低、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强、成本低等优点。最初发展有线电视都是为了解决电视信号的稳定收视问题:无重影、无静电、抗干扰的电视画面和声音质量上的技术进步。共用天线是有线电视的雏形,不同在于前者仅仅是改善用户的无线电视接收效果,后者则向用户提供包括自办节目在内的更多的电视节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也经历了一场大的变革,经历了共用天线、电缆电视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的综合信息网。其传输方式也由单一的电缆传输向光纤、电缆、微波、卫星等数种传播媒体相结合的方向发展。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地球上第一次收到了来自人造卫星的电波,它不仅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也意味着一个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时代即将到来。1962年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的实验通讯卫星--电星1号。这颗卫星上装有无线电收发设备和电源,可对信3号接收、处理、放大后再发射,从而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7月23日,电星一号将美国发射的电视节目传送到欧洲,又将欧洲发射的电视节目传送到美国。通讯卫星上天,开创了全球电视的新纪元。1962年12月,美国发射了“中继通信卫星”,1963年7月,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同步二号”,并于1963年11月24日用卫星进行横跨太平洋的电视传输。肯尼迪遇刺身亡,卫星及时传播了这一重大新闻,23个国家超过5亿人通过最新发射的通信卫星与美国人一起经历了事件的始末。1965年4月,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和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一号”启用,世界正式进入了卫星通信时代,电视节目的国际传送和转播成为现实。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飞机“阿波罗11号”经过76小时的航行,最后到达月球。整个登月过程通过卫星转播传送到
本文标题:第二节广播事业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7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