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导学案)教师版
1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编写人:周曦编写时间:2013-8-10[考点概括]考点概览考向定位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4)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6)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1.从知识的考查看:立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重点考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义2.从试题类型上看:试题多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政治参与的方式,以及政治参与的意义。材料题多以意义类和措施类为主,重点聚焦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高考复习策略]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立足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发展,强调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四个途径。民主管理是核心,民主选举是前提,民主决策是途径,民主监督是保障。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立足我国国家性质,强调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实施过程,也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所以立足单元结构必须处理好公民政治参与途径,政治参与的意义和政治参与原则的关系。立足教材结构看,必须认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公民与党、公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3.本课时的主线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认识民主选举的方式和意义。②结合社会听证、座谈会等民主决策形式,特别是网络参政,分析民主决策的途径和意义。③结合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分析民主管理的意义。④结合“三公”经费公开分析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意义。(一)知识回顾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及本质是?3、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4、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有?(二)考点突破考点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基础知识检测]1.我国的选举方式(1)从投票方式看: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2)从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看: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特别提示】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采取何种选举方式要依据本国国情。请完成所订资料书P67页“基础知识梳理”的表格,判断下列情况分别适用哪种选举方式?A、直接选举B、间接选举C、等额选举D、差额选举1、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比较适合采用的选举方式是?22、能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的选举方式是?3、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是什么?4、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的选举方式是什么?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的选举方式是什么?6、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的选举方式是什么?2.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1)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______________、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________,并与________、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3)我国当前选举方式:我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选举方式。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行使好选举权利的重要性①行使好民主选举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________和________,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②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________高低的体现。(2)如何行使好选举权利: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________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__________________,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判断并说明:1、差额选举优于等额选举,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采取何种选举方式要依据本国国情。2、选举权等于民主选举权利。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利的范围更广,包括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还包括其他选举权利,如选举村委会干部等。3、“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族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点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③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深化拓展】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适用的范围分别是?直接选举适用于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选举。间接选举适用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各级人大代表、乡镇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对应训练】1、(2010·广东高考)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C)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3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安徽芜湖繁昌县杨柳村的2000多名农民迎来了一次特殊的村委会选举。在县乡两级特聘观察员监督下,他们一票海选村委会成员。这是安徽省首次试行“一票直选”村委会干部,也是将无候选人的“一票直选”、观察员制度及定岗选举制三项改革在村委员选举中“捆绑试点”。一票直选的选举方式属于(C)A.等额选举直接选举B.差额选举间接选举C.差额选举直接选举D.等额选举间接选举3、某省2009年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与“海选”相比,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D)①节约选举成本②减少选举人之间的竞争③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12·潍坊质检]从1998年以来,在我国先后进行了诸如“公选”、直选、“两票制”、“三轮两票制”和“海推”等乡镇长或乡镇党委书记选举方式的改革。选举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A)A.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B.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增强5、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下列对我国目前这一选举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D)①乡镇一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②县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③县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④省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10全国)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这一规定(C)A.是对选民平等权利实现的保障B.是对选民人格尊严权利的保护C.是对选民自由表达意愿的保障D.是维护选举秩序的重要措施7、(10年山东)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C)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考点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及意义1、[基础知识检测](略)2、深化理解:(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填写下列表格并对照P68进行参照)4▲判断并说明:1、民主决策就是公民直接进行决策。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决策,但国家的重大决策不是由决策机关与公民共同制定的,公民也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2、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内容方式依据意义间接方式民主选举制度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民主选举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直接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可以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增强决策的民主性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论证会、座谈会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公示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社会听证制度决策部门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举行听证会,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听证会决策机关拟订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有利于决策利民结论公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表明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都可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5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深化拓展】直观认识四种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社会公示制度一般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专家咨询制度征求的是专家的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征求的是各方面代表的意见。2.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意义(1)从决策者角度看: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________;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________。(2)从公民角度看: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__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________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提示】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根本上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公民的广泛权利。【对应训练】1.[2012·合肥模拟]2011年10月1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就《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开始向全国征求意见。你作为一名学生,想为国家安全生产建言献策,你可以通过哪种途径表达意愿(D)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B.专家咨询制度C.社会听证制度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2.[2012·西安模拟]2011年,各地政府相继制定“十二五”规划,为使这一规划更为科学,政府可采取的措施包括(D)①拓宽民意反映渠道,让人民群众来决定②听取专家意见,集中学者智慧③进行社会公示,听取群众意见④举行听证会,及时发现决策中存在的问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2012·杭州模拟]杭州市政府高层官员定期到杭州政府网与网民互动交流,每次都有一个围绕大局的选题,事先在网上预告,让大家都能够有准备地进行提问。政府官员之所以与网民定期交流,是因为(A)①信息是决策的基础②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③公民是我国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权利④只要拓宽民意渠道,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11安徽六校测试改编)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用电价格低于供电成本。为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兼顾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就《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大家踊跃参与,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各地的电价调整方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论证,提高方案的科学性,严格履行听证程序、报批后实施阶梯电价。用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就实行阶梯电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依据及其意义。答案:(1)依据:①我国是人们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有参与决策的权利。②我国6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征求意见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体现。(2)意义:①政府就实行阶梯电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政府就实行阶梯电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政府就
本文标题: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导学案)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3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