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五单元冲突详备人范菊英单元分析:本单元围绕着“冲突”这一主题选编了5篇课文,有中国的戏剧、古代的寓言、有外国的小说、记叙文。这些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家庭、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正确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类矛盾冲突,是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重要任务。这些文章多数都是写少年儿童的故事,贴近学生生活,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和思想感情。学生易于读懂,易与理解,易于接受。教学目标:1.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上着力下工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读懂课文所编的这些较为浅显易懂的文章。2.着力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善于提出问题,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去分析问题,最后获得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问题的正确认识。3.本单元围绕冲突这个主题组织的文章多是与学生同龄的孩子的事,他们是怎样化解矛盾冲突,处理好生活中各类矛盾的,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教学过程中要着力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向自己的生活延伸。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生存过程中无所不在冲突,社会的发展,人生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地处理矛盾、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要使学生提高对这个主题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围绕冲突这个主题组织的文章多是与学生同龄的孩子的事,他们是怎样化解矛盾冲突,处理好生活中各类矛盾的,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时分配:《寓言二则》……2课时2《小抄写员》……2课时《大自然的秘密》……2课时《我看见了大海》…………1课时《甘罗十二为使臣》……1课时语文天地…………3课时寓言二则矛与盾教材分析:《矛与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话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教学构想: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道研究探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为进入中学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议、说、演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文章。教学时间:1课时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文言文,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吗?2.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白话文吗?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寓言两则》中的其中一个寓言故事《矛与盾》。(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写好“矛与盾”三个字)4、说说读了课题,让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矛与盾各是什么样的,分别用来干什么?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二、揭示方法,指导自学(一)解题1.解决什么叫矛?什么叫盾?(确切地说,矛用来刺,盾用来挡。)引导学生了解矛与盾各自的作用。什么叫矛盾?(说话前后不一致。)2.作者简介:韩非,他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别人评论韩非学说的文章而编成《韩非子》一书。韩非善于用寓言故事来阐述观点,说明问题。在他的著作里,留下了许多情节简单,含义深刻的小故事。例如:《滥竽充数》《讳疾忌医》。3.课文围绕着矛与盾写了一件什么事,请把课文读一读。(二)读通1.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吐字清楚,注意断句停顿。yùmáodùnyùwú鬻矛盾誉吾2.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3.指名2-3名学生读课文,由学生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4.齐读全文。(三)读懂(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件什么事?)1.自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如果有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语句,就在书上标出来。2.全文几句话?请看第一句,有谁读懂了?指名单独解释:鬻:卖;者:人;誉:夸耀;吾:我的;坚:坚固;莫:不;陷:穿透。(1)句子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A:学生尝试说句意,教师引导学生用现代语言说明白,说通顺。B:想一想,“誉之曰”的“之”指的是什么?4C:这个人是怎样夸赞的呢?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读第一句话。同学们很夸耀,那个楚国人是如何夸他的矛的?请看第二句话,学习的二句话。(2)句子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A:提示:于,对于。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尝试说句意。B: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男生夸耀盾,女生夸耀矛,分组读。同学们真会夸耀,我又想买矛又想买盾,还是先看看口袋里的银子够不够,正当我准备掏钱的时候,同学们,难道你们不想对我说些什么吗?学习第三句。(3)句子三: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A:这一句谁读懂了?引导将“穿透”换一种说法。板书“何如”B:想一想,问话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问这句话的?应该怎样说好这句话?(引导学生以年轻人和老年人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来说好这句话。)3.理解最后一句(1)楚国人被这样一问,哑口无言了。请看第四句,谁知道意思?理解“弗”:不;应:回答。(指名解释句义)(2)将故事完整的复述一遍。(3)请一位同学把全文读一读。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四)明理(解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练习把整个寓言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讲。总结:《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物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2.进一步讨论:你觉得这个人可笑吗?可笑在哪里?三、拓展延伸:1.这个人被这么一问,自知失言,灰溜溜回到家里,他长吁5短叹,非常懊丧,这时,他的一位好友来到他家中,了解了情况后,就热心地开导他。就请你扮演他的朋友来开导他,好吗?(教师扮演卖矛与盾的人,请学生在稍作准备后上台表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明确寓意。)2.现在,我们也用“自相矛盾”比喻语言和行动不一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与同学交流一下。四、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排练课本剧《矛与盾》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鹬蚌相争教材分析:《鹬蚌相争》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教学重点: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6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教学构想: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道研究探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为进入中学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议、说、演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文章。教学时间1课时学习过程:一、成语故事导入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给大家讲一讲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请学生告诉老师“鹬”“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鹬。4.教师简介:《战国策》5.齐读课题,质疑。二、初读感知1..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生自己练习朗读。(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2.指名读:交流识字方法。3.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1.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指导:(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2)蚌毫不示7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4.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5.体会寓言的魅力。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板书:寓言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四、拓展延伸,创编故事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五、作业设计: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板书设计:鹬蚌↘↙相争(互不相让)渔夫得利课后反思:小抄写员教材分析:8《小抄写员》通过小学生叙利奥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仍然偷偷帮父亲抄写邮签挣钱养家的事赞扬了小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恰当地处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3.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构想:本文浅显易懂,要求学生抓住叙利奥的心理活动和爸爸的动作神态来进行交流,很自然地体会到了叙利奥的品质。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落。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文章的作者。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质疑、解疑。什么是抄写员?本文说的小抄写员是谁?(抄写员指照着原文抄写的人。)文中的小抄写员指的是叙利奥。)93.了解本文的作者。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1)读准字音。(2)认识生字,掌握字形。(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一味:单纯地、一个劲儿地。迸出: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瞟:斜着眼睛看。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2.指名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3.学生汇报。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1—4自然段。)第二部分: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5—24自然段。)第三部分: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102.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在旁边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五、作业设计: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板书设计:小抄写员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
本文标题:第五单元教案六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