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学案单元重点与难点:1、重点:(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历史意义。(2)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条件、政权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3)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的历史意义。(4)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作用。2、难点:(1)如何全面认识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2)中共工作重心的两次转移、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3)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4)如何正确认识国共两党的关系及其影响。单元线索1、学习本单元,要抓住一条主要的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践。2、注意从客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指导理论的产生——各国革命实践活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注意把握其中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过各国的革命实践活动印证、丰富和发展了自身。★单元基本知识☆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空想社会主义:1、出现的背景:(1)工业革命后,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2)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他们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了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代表人物国籍主张圣西门法国主张新社会实行实业制度,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预言家。傅立叶法国傅立叶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欧文英国是社会主义的实验者,创办“新和谐公社”,实行生产工具公有、按劳分配、共同劳动、人人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3、评价: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没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他们的实践最后都失败了。但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1、思想基础:(三大理论来源)(1)德国的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两人思想的合理部分,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2、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内容:(《宣言》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①《宣言》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历史观;②《宣言》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③《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④《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⑤《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2)意义:《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划时代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1、原因:(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军围困巴黎,巴黎人民奋起自卫。(2)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普鲁士媾和。(3)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2、三月十八日革命: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命令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巴黎人民起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逃往凡尔赛,起义取得胜利。3、巴黎公社的成立:(1)方式:由普选产生。(2)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3)成立时间:1871年3月28日。4、“公社”的性质:是世界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5、“公社”的特点:(1)是巴黎人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全国性的政权形式。(2)巴黎公社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个民主政权。(3)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政权。6、公社的革命措施:(1)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2)经济:维护劳动者利益;组成工人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3)教育: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7、公社的失败:(1)标志:1871年5月28日,巴黎最后一座街垒失守,公社失败。(2)原因:①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②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③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8、意义:(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3)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4)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9、教训:(1)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2)没有乘胜追击,消灭逃往凡尔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存在,阻碍俄国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仍然落后,且社会矛盾尖锐;3、“一战”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苦难,也暴露了沙俄的腐朽与落后,沙俄各种矛盾激化。(二)、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1、革命的爆发: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要求面包和停止战争,旋即转变为武装起义。2、主力:工人和士兵。3、特点:自发的武装起义。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结果: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同时,起义者工人和士兵也在起义中组织自己的权力机关——工兵代表苏维埃,但仍然承认临时政府是俄国合法的全国政权。6、革命后的形势: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三)、《四月提纲》:1、提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列宁回国,发表了被称为《四月提纲》的重要演说。2、内容:列宁在提纲中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3、意义:《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四)、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1、时机的成熟:(1)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激化。(2)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2、起义的发动:1917年11月(俄历10月24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政权建立:(1)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大会的召开。(2)政权:人民委员会。(3)革命措施:①《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②《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2、苏维埃政体的确立:1918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3、苏联的成立:1922年,苏联成立(四个加盟国)(六)、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它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期内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4、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七)、十月革命的特点: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实践得以实现,使俄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从革命道路上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大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3、从革命阶段上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两个不同性质的阶级革命。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来看,由设想和平夺取政权到动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八)、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1)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2)背景都是大规模战争,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3)都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不同点:(1)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十月革命”是在列宁为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2)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中俄国无产阶级有自己的同盟军——广大农民。(3)革命胜利以后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发动进攻,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4)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2)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陈独秀上海)2、建立:(1)党的一大:①召开:1927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②内容:A.大会通过党的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B.大会还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张国涛、李达组成中央局C.意义:“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2)党的二大:①召开: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②内容:规定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③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3、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二)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时间:1922年3月—1923年2月。2、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3、主要的工人运动:①香港海员罢工。②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③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4、第一次高潮失败的教训: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的失败说明,中国革命的敌人强大而凶残,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三)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时期):1、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1)1922年6月,中共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了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2)中共“二大”正式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3)中共“三大”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正式决定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3、北伐战争(1926年7月):(1)性质:是中共和各革命阶级联合发动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2)作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支持的封建军阀,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4、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5、教训: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本文标题: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