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4课时)
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明清时期人口的增长、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对外贸易增长以及在此基础上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等具体案例,了解明清时期社会呈现的繁盛景象及原因。(2)尝试运用多种资源,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明清时期的繁盛景象。(3)尝试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把中国与同时代西方国家进行比较,以历史辩证的眼光科学、全面地认识这段历史。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明清时期繁盛景象的具体表现。教学难点:分析中国明清时期出现繁盛景象的原因。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可分小组扮演“机工”与“机户”,设计合理的对话;搜集各种反映明清北京风光及社会生活的图片;学生搜集京剧的材料。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视频]播放北京风光片段(如故宫、长城、天安门、四合院等)。[提问]这是我国哪一个城市的风光?你对这座城市了解多少?学生发言后,教师指出:我们知道北京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历史上明、清两朝的都城,今天的北京有很多建筑都是那时候留下来的,那么我们对明清两朝的历史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时光隧道,回到600多年前,看一看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新课教学)[展示]教师边展示中国历史年表,边叙述:当西方各国陆续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向工业革命迈进的时候,中国进入了明清时代。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呈现出一派盛世景象。[活动]教师展示材料,学生阅读课文和材料,分小组活动。活动要求如下:中国人口历来是世界第一时间人口夏朝1350万西汉5959万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5987万明永乐元年(1403年)6660万清乾隆六年(1741年)14341万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2亿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3亿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4.12亿1950年5.5亿1970年8.2亿1995年12月16日12亿(1)绘制人口增长柱状图。(2)分析明清时期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3)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人口增长。[总结]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应指出:明清时期人口的增长,固然给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面;但人口过快增长必然加大人口对土地的压力,造成土地的过度开垦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直至今天,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活动]教师展示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并组织学生讨论新航路的开辟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人口带来何种积极影响。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总结:新航路的开辟使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粮食需求的压力。[展示]教师出示两段材料:材料一:自明代中期开始,浙江许多地放出现了改田(种植粮食作物)为地(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棉、麻、桑、茶、花生、烟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杭嘉湖一带成为全国蚕桑生产中心地区,收入超过种稻,出现了买卖桑田的市场,桑基农业开始形成。材料二:宋代有句民谚“苏湖熟,天下足”。“苏湖”是指苏州和湖州。到了明清时候,民间又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湖广”是指湖南、湖北等地。[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材料一,谈谈你材料二的理解。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当时苏湖地区农业十分发达,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多,而江南地区的土地已经开发到极致,人口对粮食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湖广地区逐渐成为最重要粮食产区。江南地区人口粮食的压力减少,因此经济作物的面积就大幅度提高,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原料,从而促使江南地区手工业的发达,其中尤以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为最。[展示]教师展示以下材料:材料一:在丝绸业出现了“以机杼致富”的“机户”和为“机户”纺丝织绸的“机工”。“机户”一般拥有一定数量的织机,雇用工匠数十名、多的甚至可达数百名,形成了“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材料二;“机工”各有专能,一般有固定的雇主,按日计酬。找不到雇主的往往“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延颈相望”,如果失业,则“衣食无所”。材料三:有位技术精湛的熟练织工,因对所得报酬不满,要求机户增加工资以遭拒绝,便愤而辞职。另一位机户见他熟练、产品精致,认为“得此一工,可胜十工”,就同意以双倍工资雇用他。[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6-8人),各组均推选几位同学扮演明代的“机户”与“机工”,设计合理的对话情景进行对话表演。学生表演后,教师总结:明清时期,手工业超过前代,江南地区的棉纺织业、丝织业特别发达,从这些繁盛一时的手工业起步,孕育出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寻达,形成了一批商帮,著名的有微商、晋商等。[展示]教师出示材料:“商贾聚集”而成集市。进行贸易的地方为市,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镇。仅嘉兴一府就有几十个这样形成的镇。其中有不少已成为专业性的市镇,如以丝织业著名的濮院镇、王江泾镇、乌青镇、王店镇、、新塍镇、以棉织业著名的魏塘镇,以生产陶瓷著名的千家窑镇,以食油加工业著名的石门镇,以及以港口贸易闻名的乍浦镇等。[提问]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专业性市镇在江南遍地开花。在你身边,就可能有这样的市镇,你能说说它的历史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发展,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反映明清经济繁盛的一面。[展示]教师展示以下材料:(1)图5-59、图5-60(2)表格: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变化表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变化18世纪60年代300万两/年1720年181600千克18世纪80年代1600万两/年1800年10442000千克[活动]组织学生阅读上述材料,分小组讨论:(1)为什么出现图5-59、图5-60所映的情形?(2)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哪些变化?(3)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是否对中国有不利的方面?(4)利用表格材料与西方发生的变化,来分析明清的繁盛景象。教师总结: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工艺精湛,商品发达,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产品大量出口到欧洲,使大量的白银流到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但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又促使它们千方百计地要改变上述的状况,积极地拓展海外殖民地,富裕的中国成为它们首当其冲的目标。明清繁盛的背面隐藏着危机。[展示]教师展示以下材料:(1)反映明清社会生活的历史图画或图片,如茶馆、酒楼、戏园等。(2)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的资料。学生根据材料,思考下面的问题:为什么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风俗产生何种影响?教师总结:明清经济的发展促使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对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活动]教师展示教材第35页“陆楫说过的话”,并组织学生讨论下问题:你觉得他们谁说的有道理?这段话对每位同学有何启示?教师总结:今天,每一位同学都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正确地看待当今社会的消费现象。(课堂小结)虽然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相当发达,呈现出一派繁盛景象,但在中国封建制度统织下,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浙江较早出现资本主萌芽的地区(城镇)有哪些,它们的城市和经济状况如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所持的不同态度,体会“明修长城清修庙”的内涵。(2)了解明清两朝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内地的文化交流等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3)学习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与分裂势力进行斗争、维护祖国统一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分裂的爱国情感和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通过讲述清朝疆域培养学生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责任感、使命感。■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所持的不同态度。教学难点:从明清统治者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内地的文化交流等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中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重难点突破: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搜集资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课堂讨论。■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和历史小故事等。课前推荐学生阅读、搜集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历史小故事,帮助学生编写历史课本剧。⊙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明清时期的疆域地图,设问导入新课:○明、清两朝疆域图相比,可见清朝疆域比明朝大了许多。中国古代凡是统一的王朝都很重视边疆的巩固,那么明清政府是怎样巩固边疆,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的呢?(新课教学)【展示】教师展示长城图片和明初的边疆形势图。【活动】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如搜集土林堡之变等战役的有关资料等。【提问】○明代大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这反映了明代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持何态度?学生结合课本思考、教师点拨:明朝初期,蒙古贵族虽已退出关外,但仍不断南下攻扰明朝。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原王朝修长城是一种防御。这体现了明代统治者主要以防为主,实行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展示】材料:清朝时,一位守关的将军收到下属的报告,说长城有一段已经损坏,需要修理。然而这位将军却说:“长城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想当年太宗率领大军进军中原,入关时城门大开,大军长驱直入,灭了明朝政权。长城根本未起丝毫作用。国家只要强盛了,根本就不用害怕敌人的进犯。”【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上康熙的言论组织学生讨论:○明清政府在对待长城的态度上有何变化?你认为哪一种态度更为可取?为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指出:清朝不再重修长城与它所奉行的民族政策有关。由此进入下一部分内容的讲解,并出显避暑山庄的图片。【提问】请结合下面材料和教材上的内容,回答:○清朝皇帝为什么要修建避暑山庄?它与莫干山这样的避暑胜地相比,有什么特点?材料:康熙皇帝修建避暑山庄,就是为了巩固边疆四邑,对少数民族实行一整套的怀柔政策。康熙皇帝几乎每年都有半年的时间住在避暑山庄,处理政务,接见蒙古族首领。那些远道而来的少数民族首领不必各行其是途进京就可以在这里觐见皇帝,并以轻松的心情参加狩猎,无形之中拉近了和中央政府之间的距离。康熙皇帝曾说,在避暑山庄奉行的怀柔政策,使蒙古各部落安心防备北方的边境,比修筑长城更加重要。因而避暑山庄素有清朝“第二个政治中心”之称。学生在阅读教材和材料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避暑山庄的性质:避暑山庄是清朝统治者避暑、围猎的场所,更是他们实施“怀柔”的民族政策的场所,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展示】展示避暑山庄的相关图片,如外八庙中的溥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及庙前的御书石碑(《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等碑文),此外还可选取万树园等建筑。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说明,避暑山庄不是一座普通的园林,它和清代康乾时期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有密切的联系。这里曾上演了一幕幕民族团结的历史活剧。这些古建筑是清代民族政策的见证物之一,它们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丰碑,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巍峨象征。【活动】以“山庄风云”为主题,利用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事件,如土尔扈特部回归、六世班禅东行觐见乾隆皇帝、乌兰布通清兵大战噶尔丹等,开展教学活动。活动一: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然后由学生简述土尔扈特部回归的经过。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反映了祖国儿女的思国之心和伟大祖国对游子的无限关切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光荣传统,体现了祖国儿女反压迫、不畏强暴、不畏艰险的英勇精神。活动二:模拟导游。活动设计如下。假如你是避暑山庄的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六世班禅东行觐见乾隆皇帝》?(解说词中要有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的册封,驻藏大臣的设置,金瓶掣签制等相关内容。)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小结:清政府对少民族地区的统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利用宗教领袖的影响。达赖与班禅是西藏宗教领袖、两大活佛。1625年,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60年后,康熙帝又封驻日喀则的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18世纪初,清朝又设立驻藏
本文标题: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4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0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