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八单元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高二(下)政治单元测试题第八章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千里铁道线上有2万多名青年志愿者燃起了“冬天里的一团火”,开展学雷锋综合包户活动。“中国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服务计划”就是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或一名青年志愿者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提供定时定内容的经常性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医疗保健生活服务、家教服务、科技服务科研成果整理等。在活动中,青年志愿者坚定了群众观念,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的活动是A.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C.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D.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2.在古希腊的神话里,有一个英雄名叫安泰,是海神与地神的儿子。据说,安泰对他的生身母亲——大地,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之情,当他与敌人搏斗时,只要往母亲身上一靠,就可以获得新的力量,谁也不能战胜他。斯大林用安泰和大地的关系,比喻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他认为,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离开了群众,他就一事无成。这说明A.任何杰出个人的力量都来自于人民群众并服务于人民群众B.人民群众主要的部分是劳动群众C.任何杰出人物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D.人民群众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发展3.2003年10月ll日至14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践之所以能够证明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是因为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实践是主观能动活动C.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4.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我们党向来高度重视理论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C.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5.十多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的不懈奋斗,我们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这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B.科学理论对实践发展起决定性作用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6.2003年10月1日至14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要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因为A.主观能动性是改造世界取得成功的关键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阶级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在历史变革中起领导作用7.《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之所以要以实践来检验一切,是因为A.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活动B.实践是变革客观对象的活动C.实践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D.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8.依据上题材料,我们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因为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B.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沈阳市委提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真信、真懂、真用。真信,就是真正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真懂,就是完整准确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正确把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真用,就是真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指导实践。据此回答19-21题。9.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真信,这是因为A.科学理论和信念能够成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支柱B.一切理论都来源于现实C.在一定条件下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10.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真用,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11.吉林省农科院课题组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世界首个大豆杂交种,并于2003年3月通过国家和吉林省有关部门的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大豆杂交种比目前当地的主栽品种增产20%--22%。同时,制种技术取得突破,利用切叶蜂传粉,结实率达70%以上,每公顷种子产量可达1000公斤。由此可见,科学实验A.是科学工作者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B.能提高物质生产的水平,使社会获得进步C.能提高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D.既包括改造自然的实验,也包括改造社会关系的实验12.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就要做到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这主要是因为A.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是同一个过程B.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C.学习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指导实践D.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13.2004年暑假,四川各级团委和高校纷纷组织大中专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其哲学依据是A.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惟一途径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14.依据上题材料,青年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表现在①有助于全面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的弱点②有助于完善、拓展、深化自己的知识结构③是各地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④有助于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2004年8月16日出版的《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当前,要引导青年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在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掌握蕴涵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青年学生必须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因为①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②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③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④这样才能实现促进客观世界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突出地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回答16—17题。16、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7、强调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意味着A、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听从上级指示B、书本知识对于认识事物没有价值C、不必强调理论创新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8、2004年11月10日,瓦努阿图政府发表声明,宣布瓦努阿图部长会议作出决议,撤销11月3日在台北签署的所谓瓦台“建交公报”,重申瓦努阿图政府遵守联大2758号决议,坚定奉行在1982年瓦中建交公报中承诺的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事实再次证明,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图谋是不得人心的,也是没有前途的。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19、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蚊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④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生磁,磁生电”科学原理,创立了电磁感应定律。1866年,发明家西门子根据这个原理,采用了电磁铁技术,制造了发电机。1876年,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89年,发明家威斯丁豪斯又发明了交流电,使得电能能够达到远距离输送。从而使人类进入到了一个伟大的电气时代。这表明A、实践具有社会性B、认识是无限发展的C、实践决定认识D、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局部”“有时”“零星”等词汇将逐渐被请出气象预报业务,天气预报将加强在时间精度、空间精度和量级精度上的准确性。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目前北京市已经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天气。据此回答21~22题:21.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表明人们A.对天气变化的规律认识越来越准确B.已经能控制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D.只要认识了规律就能预测事物的未来22.天气预报之所以要更加准确,除了2008年奥运会每个场馆需要具体气象信息外,其他一些重大活动也在要求气象预报越来越精细。这表明A.只要人类需要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发展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3、北京一名大学生,用浓硫酸验证黑熊的嗅觉是否像书本上说的那样灵敏,而使北京动物园的5只黑熊惨遭伤害。面对这一发人深醒的行为,专家指出,新形势下的生态教育已不容回避。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展开的,忽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应该将环境教育纳入德育的内容中。提议将环境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中,表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尊重客观规律B、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C、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D、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24、“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我们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要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是因为A.党的工作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B.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正确的给一分。每小题3分,共27分。25.200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立,应立足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并上升为理论,揭示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规律,确立基本经济范畴,形成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较为完整的经济学说。材料表明的哲学道理有A.科学理论来自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科学理论属于理性认识26.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D.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7.2003
本文标题:第八单元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0452 .html